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经常质疑,可以激活思维。发现问题提出来,则是将思考的内部语言  相似文献   

2.
<正>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要乐于学习,必须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动机,增强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4.
李飞 《新疆教育》2013,(9):18-18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精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一个现代的学生不怕他问题多,不怕他质疑能力强。而是担心他没问题,没有能力质疑。当他有了问题和疑问后,他才会去积极寻求答案。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可贵之处在于有疑问。有疑问才会去想方设法去解决,才能够在探究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问的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巧妙地设疑,帮助小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知识,在层层解疑的过程中逐渐看清问题的本质,提高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华章》2007,(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思路的可能。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  相似文献   

9.
潘欣  潘旭 《山东教育》2012,(Z4):82-83
小学数学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即:问题、探究、过程。"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疑问。缘于疑问生发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寻求问题答案的倾向。可以说,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围绕问题,才有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具体的"过程",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综上所述,"探究"是学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质疑。质疑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习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疑问,因为不懂,因为有"疑",所以要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疑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结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去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淑治 《成才之路》2013,(10):38-38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教师要克服恣意滥问,提问随便,问不得法等不当做法,学会运用正确恰当的提问。一、问处有疑而不随意疑问疑问,有疑才问。教师要善于在有疑问处发问,增进师  相似文献   

1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有疑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5.
明代教育学家陈献章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问始于疑问,有疑才产生问题,有问才引入深思,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创新学习始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设置问题,我认为除了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学识水平,紧扣教材内容以及抓住提问时机等因素外,更还应考虑以下三性:  相似文献   

16.
陈年媛 《广西教育》2012,(29):82-83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培养学生自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之一,也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马面 《语文新圃》2008,(4):34-35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看了盛教授的文章<提不出问题是个大问题>.所谓提出问题就是提出疑问."有疑处方无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没有疑问的人,事实上到处都是疑问,只是自己还不知道罢了.就此而言,"提不出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质疑氛围,让学生有"疑"可质,不但要激发学生积极质疑,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是一种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活动。解决疑问是课堂关注的重点,对此,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本着"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理念,笔者坚持以问题导引为切入点,通过生疑、析疑、破疑、查疑,着力解决学习疑惑,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以人教版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为例,谈谈如何用问题导引,做到疑起疑落。一、巧置问题以设疑,于不疑处有疑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有创新,因为"疑"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