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浓缩60年原创学术出版精品本刊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文库·新中国60年特辑》(第四辑)(以下简称《特辑》)出版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特辑》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2009年12月25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文库·新中国60年特辑》(第四辑)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中国出版集团公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12月25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文库·新中国60年特辑》(第四辑)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中  相似文献   

4.
1月 在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中国出版集团立志打造本集团的品牌标志性出版物,"中国文库第二辑"贺岁出版.  相似文献   

5.
步入新世纪,我国出版人在实行精品战略、推进出版改革与资源优化重组的同时,也在努力为建树文化丰碑、创立标志工程而不懈追求着。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发起并组织、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续修四库全书》历时八年编纂而成,被业内外人士誉为“旷世巨典”,可谓代表了我国出版人“为往圣继绝学,为来哲存真籍”的崇高理想。自此有了《续修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相配套,至1912年以前的中华重要典籍可谓大备。那么步入新的世纪,面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所发生的沧桑巨变,面对一个世纪所积淀的丰厚的学术文化思想遗产,以出版界“国家队”著称的中国出版集团与国内第一家组建集团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文库”的形式来集中整理、系统出版百年来已在我国文学、历史、教育、经济、科技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如果说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文库”其着眼点或宗旨是坚持打造“百年来中国文化经典,新时代中国书架工程”,那么世纪出版集团的“世纪文库”则在立足中国思想界的大师同时,以更开放的眼光,吸收了许多对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外经典著作,以打造人文教育的完整知识谱系为己任。无论如何,北京、上海,无疑是最能代表现代中国前进步伐的两个“缩影”,在出版业上也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两个重镇。《中国出版》杂志特约请这样两组稿件,向读者介绍两个“文库”,并且相信有足够的理由期待,新世纪的中国出版业有了这样两个《文库》,一定会增添更多的星光亮彩!  相似文献   

6.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闻出版署对《大中华文库》 (汉英对照 )第一辑的顺利完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始终关心和指导《文库》出版工作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直接参与《文库》第一辑编辑出版工作的各方面的领导和同志们。   《大中华文库》是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重大项目。在“八五”期间,我们制定了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规划共列入 1 000种图书,其中包括了像《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这样一些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标志性工程。在“九五”期间,我们制定的国家“九五”重点…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12,(19):22
正本刊讯(记者王化兵)6月29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承办的《三联经典文库》(第一辑)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等到会并发言。今年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80周年。为纪念三联书店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任剑乔  邓开锋 《出版视野》2009,(1):F0002-F0002
经过近五年的不断努力,国家“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下简称《珍本文库》)由西南师大出版神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并于2008年10月下旬顺利推出第一辑(共20册)。2008年11月26日下午,西南师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所共同举办了“汉籍之路”学术座谈会暨《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工作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日前,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第一批成果——《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一辑)于2008年10月正式出版,标志着这个项目的开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丛书系影印古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共同主持编纂,由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0.
“金苹果文库”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系列科普丛书,拟于2000年出齐五辑五十种。从书第一辑十种于1997年11月面世后,赢得广泛好评,短短数月销售量便逾万套。丛书第二辑十种近期出版后,反响一如既往。准确的定位、独特的创意和崭新的思维,使得“金苹果”犹如横空出世的黑马:正在跻身名牌科普读物之列。科普工作起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一项崇高事业,其要义在于以通俗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科普文章应是“科”’与“普”的统一,雅与俗的交融。不少中外名人都已在这方面开了先例。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写过…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04,(2):82-82
近日,国务院批准中国出版集团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此举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出版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中国出版集团原为事业单位,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主要成员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三联书店、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等12家出版发行单位。转制为集团公司后,将以资产为纽带,对所属企业实行资产或股权管理,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要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实施精…  相似文献   

12.
正学术图书虽然市场反响度低,但因为反映着民族文化的深度与厚度,体现了国家学术的最新成果,对于提高出版社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意义重大。2012年,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支持下,河北教育出版社整理出版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对民国时期高水平的社会工作著作校订重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同年8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社会工作学术文库》出版经验座谈会,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社  相似文献   

13.
中华泱泱,文明皇皇,百年沧桑,今朝辉煌。   一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型丛书《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简称《文库》)第一辑已于最近隆重面世。这是中国首次系统地向世界介绍中华文化经典,因而备受国内外关注。此项由新闻出版署策划组织、荣列“九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之一的跨世纪出版工程,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化各个领域的经典,版本权威、译笔精湛,是学术泰斗、译界名手、出版精英戮力合作的传世结晶,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   9月 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文库》出版座谈会上,与会的有关领导、学者、专家和出版社代表纵论世界文化走势,盛赞《文库》的出版意义和价值。本刊特汇集刊发讲话与发言,以志盛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业航母——中国出版集团再添新军,“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4月22日在北京挂牌成立。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为公司揭牌并讲话。组建“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提升传统出版产业,促进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相结合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十多年来,特别是1994年12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以来,毛泽东诗词研究出现了新局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毋须讳言,也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了一些质量不高、甚至是错误百出的毛泽东诗词研究的图书。笔者前不久就曾购到一本由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庆振轩、阎军编著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辑注》(以下简称“辑注”),不读不知道,细读之  相似文献   

16.
徐升国 《传媒》2003,(2):49
为了总结我国出版集团(出版、发行、报业、期刊集团,下同)经验,探讨出版集团科学管理道路,推动中国出版集团健康发展和中国出版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3-15日在京举办“中国出版集团管理实务高级论坛”。论坛的主  相似文献   

17.
“放歌30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精品展暨大型音乐会12月6日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展览并观看演出。“放歌30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精品展暨大型音乐会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出版集团以建设“中版特色”的主题出版体系为目标,明确提出“做响主题出版”,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对主题出版实施专项管理、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具有中国出版集团特色的主题出版产品集群、出版方阵和文化影响力三位一体的主题出版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月19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国家图书馆、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领导以及“中国典籍与文化”讲座部分主讲人、听众一同在热烈的掌声中迎来了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开办六周年暨《中国典籍与文化》第一辑出版的时刻。  相似文献   

20.
观点摘要     
吴尚之:出版成就靠标志性出版工程展示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在"《中国文库》第三辑出版"新闻发布会上说:从《中国文库》的出版发行中,我们有三点启示:一,一个时代的出版发展及成就,需通过一批标志性的出版工程和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来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