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种艺术样式,一件艺术品都会使人的心理产生千百年来所谓的"美"感,理论家们也在费劲心思在人类的文明中给予它一个准确的坐标,可是到目前为止,一切看来都是煞费苦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放下急切的心情,会感觉到美最终会让我们的心灵发生变化的,那是一种媒介的力量,是人的欲望所驱生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这样英语教学才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英语课堂也会永远地琴瑟同奏,和谐美妙,魅力无穷,英语教学就会成为一项精美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夏晓华 《科学大众》2013,(9):96+180
《新纲要》把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的范畴内,强调了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的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这是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而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孩子,孩子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对美的敏感性得到了发展,使幼儿具备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观看艺术作品是一种享受,但很少有人认为阅读论文也同样是一种享受。其实,对于艺术品的体验会产生一种人们称之为美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习惯,因为一个数学家可以理解一篇数学论文的美,他也可以把其中某一个步骤称为太精彩了,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5.
云帆 《百科知识》2007,(5S):54-56
记忆从仰观一座城开始 我们这里说的北京大城墙,是明清北京城城墙。说北京的“城墙”,我们会想到它的三道“墙”:宫城(紫禁城)墙、皇城墙和大城墙(大城又分内城与外城)。北京的大城巍峨壮观,建制庄严。当年,徜徉在北京大城墙之下,这一伟大建筑的空间和时间纵深感,曾令我深深陶醉。如今,北京大城的城门和城墙几近消失,但它的科学美、艺术美、城市设计美与历史文化美,永远铭刻在记忆之中。  相似文献   

6.
口红之惑     
古力 《百科知识》2007,(3X):41-42
口红与性吸引力 无论提到什么高度,口红只不过是装饰之物或装饰之道,涂上口红也不过是让人看起来更美一点,更性感一些。但为什么涂口红就会让人更美一些,或让人更性感一些呢?  相似文献   

7.
魏欣超 《科教文汇》2012,(11):165-166
玉文化是一个设计元素极为丰富的宝库,如果把它们的美,用在景观小品的形式表现上,将会有很大的开发前景。我们在景观教学中可以适量引入有关玉文化与景观小品结合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个充满神秘性的文化体系,并在以后的设计中能更好地把握它,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有利于开发和再创造这些拥有民族特色的文脉。  相似文献   

8.
正旅行至一处山美湖美的地方,同行的几个朋友都不愿匆匆而过,于是大家来到不远处的村子,租了两间房子住下。房东对我们说:"这里的湖不但景色美,里面的鱼还很多。对了,说起打鱼,我们村里有个渔翁最会打鱼,只要撒下网,几乎没有空网的时候。"对于这话,我们几个人全都不信——这么大的湖,绕一圈都要几十里,谁能对它哪里有鱼、哪里没鱼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9.
佚名 《知识窗》2006,(8):42-42
宴会泄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商人途经华沙时应邀赴宴,同桌有一位德军高级参谋傲慢地说,美国支持英国和法国也挽救不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我们将在凡尔登发动一次决定性进攻。美国商人迅速将此信息报告了美驻波兰大使馆,美又向法通报,因法国人已有防范,从而使德军在凡尔登战役中遭到惨败。  相似文献   

10.
人情的法理——以司法实践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韫斐 《科教文汇》2008,(33):212-212
“人情”之于中国社会,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是一种评价正义与否的标准。中国人以法律是否合乎人情来评价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情况。本文认为法意与人情是统一的,只有法意与人情协调相融,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意与人情有时会发生冲突。本文分析了法意与人情发生冲突的原因,提出法意与人情关系重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 美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十分密切 ,从高山大川、日月星辰 ,到花草树木、鱼虫鸟兽 ,从人类社会生活到艺术世界 ,都包含在美学的视野之中。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美学命题。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处处都能发现美 ;一片淡淡的游云 ,一缕金黄的阳光 ,一株苍翠的老松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甚至劳动人民那黝黑的皮肤 ,那由于劳累过早长成的皱纹里 ,人们也可以发现一种闪烁着勤劳的美 ,一种坚韧人格力量的美 ,作为语文教师 ,让学生写观察日记 ,用心观察感悟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王书松 《大众科技》2006,(6):175-175
据美围广播公司(ABC)报道,美围得克萨斯州一家啤洒公司说,尽管有人表示怀疑,但他们已经酿造出一种加入维生素的啤洒。对于啤酒爱好者来说,加入维生素的啤酒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这种啤酒不仅增加你的营养摄入.而且还会减轻醉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正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我们所说的美是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大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其内在美,理所应当地认为它是枯燥乏味的。但作为科学语言的一种,数学具有和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在内容结构和  相似文献   

14.
面对“木子美”现象,我们浮躁的心灵不应只停留在它的表面,深究其中的“质”,会使很多问题变得富有内涵。本文总结了当前对“木子美”现象的各种观点,并从文学与性的角度对“木子美”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长亭古韵     
高建军 《百科知识》2007,(6X):53-54
亭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常见、特别富于诗意的一种传统建筑。我们在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时,时常与亭不期而遇,在游赏之余,我们还可以走进亭中,坐下来切身体味一番亭给我们带来的古典韵律之美。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物理课上,我们学习过简易望远镜制作的原理,这里简单的分析了望远镜的功能结构和成像的原理。使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制作简易的望远镜,明白它的制作原理和成像的原理,用简单的望远镜来发现生活中忽略的细节美。许多业余爱好者喜欢制作自己的望远镜。一些人喜欢花时间打磨反射镜或透镜,切削镜筒,安装光学元件以及制作支架。使用自己亲手制造的仪器会给人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7.
跳出圈子     
<正>记得泰国有这样一种风俗,女人从十三四岁起就往脖子上套金属环,金属环数目越多、脖子越长,人们认为她越美。在非洲大陆,有一个民族更奇怪,女人喜欢在鼻梁、肚脐上穿孔挂环,认为这是很美的装饰。更多的女人则爱佩戴金项链、挂耳环、戴戒指和手镯,以有圈子相伴为美。装饰用的圈子是有形的,它圈住的只是人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圈子是无形的,它圈住的是我们整个人、每个人。从出生  相似文献   

18.
吕皓 《科学生活》2008,(1):46-47
"我们要告诉孩子,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l科学生活]:首先,您能告诉我们,在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  相似文献   

19.
冯永艳 《科教文汇》2007,(3S):100-1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音乐课,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避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做到愉快教学,极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快乐地遨游。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的测量技术(二)(美)阿玛拜尔著肖云龙译三、创造性测试法以前测量创造性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对产品进行客观分析,一种是对产品和人进行主观判断,另一种是人们广为使用的创造性测试。最流行的创造性测试在形式和实施上与通常的智力测验相似。这种创造性测量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