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语的教学不能是纯粹地讲读,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引申义,要将词语在语境的浸润下,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建立深入而广泛的联系,让词语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因此,本文提出要在情境中体悟,关注词文联系;在想象中体验,丰富认知意蕴;在联系中感知,强化追本溯源;在理解中突围,关注运用表达。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重点内容之一。词语教学要基于一定的语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高效化的词语学习。借助语境,可以强化词语感知、引领提炼概括、强化体验品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词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语境帮助学生灵活理解词语。如借助文本创设语境,在对话中推促词语理解;借助对比创设语境,在比较中推促词语理解;借助拓展创设语境,在延伸中推促词语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组织学生展开词语学习。借助板画理解字理,结合视频立体化识记词语,在口语交际中具体使用词语,结合生活实践深化对词语的认知。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具体感知的能力,能提高词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相对而言,词语听写比较呆板枯燥,学生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转换,让词语听写在体态语境、基本意境、课文情境中洋溢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蕴,感知词语三维,拓展词语运用。  相似文献   

6.
词语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习得语言的核心。因而在低段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核心词语的意义;要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讲求以词语为支点,深入语段内部,在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深化理解。  相似文献   

7.
依托语境 理解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在词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生语境,引领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词语,体会词语意蕴,是优化词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依托语境理解词语的策略有:勾连上下理解词语;激活经验理解词语;虚拟语境理解词语;辨析多义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8.
假设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能够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理解、体验和运用过程提供多维视角,让语文学习走向深入。教师应结合具体语境的深化,帮助学生内化词语意蕴;紧扣言行细节假设,引领学生体悟人物形象;依循表达本位假设,强化学生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品析词语,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握词汇意义,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词语教学需要细腻,需要彰显"三多":多点体验,引导学生感知更正确;多点辨析,引导学生认识更明晰;多点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更深入。  相似文献   

10.
李希 《现代英语》2021,(8):23-25
本研究探讨了在特定的英语媒介教学语境中,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英语学习给养的感知,承认了语言生态视角在洞察语境因素和感知给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的益处.它增加了对一个研究不足的问题的实证理解:学生如何感知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和课堂活动有益于中国文化英语学习.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为"推动式"和自主输出创造大量机会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体验的时机和快乐。下面结合课堂教学略作说明。在词语中学习体验。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的词语整合起来的词语去理解和应用,在合成运用中加深对词的体验和感知。如陈钟梁老师在教《背影》第一段时是这么做的:先讲“祸不单行”、“奔丧”、“变卖典质”、“惨淡”、“赋闲”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根据意思默写词语,再让学生用有关词语复述课文。这样依托课文内容,不仅时间利用率比较高,积累了词语,而且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体验了作者的心境,语言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相似文献   

12.
正创生语境,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词语,才能让词语展示其形象、鲜活、灵动而有生命力的色彩,使学生体会其深层的意蕴。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为深入阅读去障"的传统词语教学模式,离开具体语境教学词语,忽视了对词语内涵意蕴的开掘,造成学生理解上缺乏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在表达和习作实践中也不能得体地运用词语去表情达意。因此,加强和改进词语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对词  相似文献   

13.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呢?我认为,词语教学要走出“就词解词”的误区,而应该“还原语境,理解词语”。因为语境和理解词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还原语境可以将词语融入到特定的语境中,使学生一接触到词语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立体形象的画面,从而使词语教学显得更加鲜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还原语境,进行词语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走进词语的感性世界之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效益。教学中要做到:由体表及内在遁入,感知词语有基础;由浅近向深邃遁入,揣摩词语有内涵;由前因向后果联系,品味词语有逻辑;由课内向课外链接,辨析语词有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意蕴中去感知词语的内在关联,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领学生紧扣关键词,提升解读文本的整体性效益:联系整合,在立体解读中理解关键词语的精妙效果;敏锐补充,在动态生成中探寻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三下《争论的故事》一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浅显质朴的语言讲述了兄弟俩因为毫无必要的争论而让大雁白白飞走的故事,揭示了任何事情都必须要脚踏实地的道理。这篇课文无论是词语的运用,还是结构的设置,都值得第二学段学生进行借鉴与品析。提出要由定点到群组,在联系拓展中强化词语感知;由表层到内核,在揣摩辨析中积累言语句式;由单篇到类群,在感知模仿中关注结构设置,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最终是由词语组成的,对于词语的教学能够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语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缺少对词语的真实感受。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脱离语境进行教学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词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是现阶段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写作要在中学写作的基础上有实质性的跨越,从文学写作这个角度上说,强化学生的形象化表达显得尤其重要.强化形象化表达要强调形象化表达的意义,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形象化语言的具体感知.对形象化表达的理解可以用换词语或句子的方式,就是说把原句和并不形象或者有形象,但不理想的句子作比较.形象化表达要注重新意.要加强课内和课外形象化表达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词语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综合起来可以看到,词语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将语境还原,让学生经历其特定语境背景下的感性现实,从而获得情感升华,深入理解鲜活立体的词语。那么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20.
如果将阅读教学按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突出的弊端,那就是对第一阶段的教学即"感知"课文很为粗略。由于感知不够充分,学生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课文内容的表象,因此,接下来的深化阅读和深入理解也就失去了基础,长此以往,造成阅读教学“耗时多,效率低”。因此,在阅读教学第一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形成课文内容的明晰表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