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型课程"。"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时下也没有一个教师会怀疑生活对品德教学的重要,但课堂教学却不能是简单的生活引入  相似文献   

2.
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师生共同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结合学生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必须常抓不懈,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假、大、空"的问题迎刃而解,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小学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杨菊芬 《广西教育》2014,(5):121+127-121,127
正爱是一种情感,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以下简称"三爱")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正能量。"爱祖国"是个人成长的根基,"爱学习"是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准,"爱劳动"是学生走向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促使小学生走向生活、适应生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会做人的重要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和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需要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社会生活是课标的基础;提高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习德     
严佩芳 《现代教学》2012,(Z2):105-106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显性德育课程,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起着奠基作用。下面以《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的《健康校园你我同行》一课为例,来分析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绿色指标"品德行为指数。我在教学中充分聚焦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程与生活连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习德,努力践行"生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不难看出,"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品德与社会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一、寓教育于活动中,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正《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以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带有显著的社会化、生活化的学科特征。本文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主题下"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内容为基础执教的一堂延伸性社会课《火灾发生时》为课例,对这一特征进行说明。一、构建社会化的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变化较大的领域之一。小学低年段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段设置《品德与社会》课。新课程力图为学生的品德学习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已成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也成为新课程实验重要的理论支撑。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帮助学生参与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正>当"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后,笔者开始实践以"学"为中心的"先学后教"模式。由于课堂结构的改变,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学习开始出现滑坡,并且对自主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如何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的出现,让这一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容易。将课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制作成短小的微课,通过微课与前置性学习单的配合使用,充分发挥前置性学习的效能,使前置性学习适合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课程是变化较大的领域之一。小学低年段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段设置《品德与社会》课。新课程力图为学生的品德学习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已成为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也成为新课程实验重要的理论支撑。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根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课堂上应"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立足课标,通过对执教《衣食的来源》一课,探索在课改中结合教学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激活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我们要针对每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身边生活实际着手,抓住"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体验活动,使品德教学做到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本文将以《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品德课堂的体验活动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来组织。本课程的"内容标准"都是从儿  相似文献   

15.
孙艳生 《教育》2012,(19):4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文明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大多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如何使这门课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这就对执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传统的品德教学过分注重思想内容的灌输,人为割裂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表现在教学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课旨在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品德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优化德育教学情境,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下面笔者以《认识广告》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教师、同伴、他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对话?本文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来当市长》一课为例,从"课堂对话方式"的变革这个角度来浅谈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的一些策略与作用,促进课堂对话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19.
杨昌礼 《教师》2011,(4):90-90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李英子  张伟 《学子》2016,(6):31
品德与生活课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鉴于其非应试科目之故,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家长们也多关心孩子的语、数、英三大主科成绩,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很难形成正确认识,再加上长期以来该课程的学习多局限在教室内作"封闭""静态"的解读,缺少孩子们的主体参与,更缺少课外家庭、社会的体验实践,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可谓是"有形无实"。这些年,我注重把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