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辉 《早期教育》2004,(3):U001-U001
瑞士政府对学前教育极为重视。他们的口号是:“婴幼儿是我们明天的世界。”瑞士的幼儿园招收4~6岁的幼儿入园。一般每周开园5天,幼儿每天在园4小时,每班幼儿人数在26~30之间。园内设备及配套设施完善,活动室大多是平房并配有花园。花园是孩子们玩沙、荡秋千、做各类游戏的场所。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幼儿园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幼儿入园年龄,多数幼儿园的入园年龄是4—6岁。政府也没有对幼儿园的教育制订统一的大纲。多数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有以下四项: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共事;2、通过教音乐、美  相似文献   

3.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幼儿园与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使幼儿能愉快地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此,从幼儿园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做好这些即将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使他们能主动去做好自己孩子的入园前准备,这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开好家长会一般来说,幼儿园至少应提前两周召开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家长会上,教师应告诉家长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为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可向家长简明扼要地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作息制度和生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通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接受和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何帮助幼儿清楚、准确地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相似文献   

5.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通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接受和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何帮助幼儿清楚、准确地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罗潇琦 《成才之路》2014,(21):65-66
幼儿入园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情况。为了让幼儿充分适应新环境,减少其不适应感,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幼儿入园前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心理、交往、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努力帮助幼儿克服入园障碍,多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活动,家园互通,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入园工作。一、家庭应做的准备(1)生活方面。幼儿人园前,家长要先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活动时间安排及相关规定等,这样可以有目标地帮助幼儿做好适应工作。家长要提前了解幼儿园日常的作息时间,帮助幼儿调整在家的作息习惯,逐步与幼儿园衔接。进入幼儿园,教师不可能去陪伴每一个幼儿睡觉。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幼儿在家独立入睡的习惯。另外,幼儿午睡的习惯也要提前培养。午睡对于幼儿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午睡,幼儿的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此外,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既可以保证幼儿在身体发育阶段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可以保证正常作息时间,一举两得。教导幼儿在入园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掉在桌上和地上的食物不能吃、饭后要及时漱口等。  相似文献   

7.
张博 《幼儿教育》2000,(9):10-11
二、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对策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方面,一方面,我们比较强调家长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比如,在幼儿入园之前,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入园愿望;带幼儿到幼儿园参观,并告诉他,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这里是他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的地方——生发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强调教师如何使幼儿尽快适应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期是幼儿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入园适应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化进程与性格发展.通常我们会这样理解孩子的入园适应:当幼儿能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不哭闹,基本顺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乐于参与各项活动,说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因此,我们关注刚入园小班孩子,帮助他们顺利过渡适应期,并期待他们因此获得良好心理和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幼儿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伤害。对于在园幼儿来说,他们所遇到的伤害事故主要是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所谓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幼儿园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幼儿园组织的园外活动中,以及在幼儿园负有管理责任的园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园幼儿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尽量避免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想就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和幼儿安全防范教育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看法。一保证幼儿在幼儿园以及…  相似文献   

10.
<正>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他们往往因不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而产生厌食、哭闹、内向等入园焦虑情绪。幼儿园应高度重视焦虑情绪对幼儿的负面影响,采取多种有效策略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使他们“爱上”幼儿园。一、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爱上”幼儿园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并对幼儿园建立信任。小班幼儿离开家长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停留较长时间,难免会产生分离焦虑,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使自己成为“爸爸或妈妈”或让幼儿自己做“爸爸或妈妈”,  相似文献   

11.
让家长参与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但应该教师动手,幼儿动手,还应该发动幼儿家长参与。家长参与创设环境,不仅能在物质上、体力上、方式方法上给幼儿园以极大帮助,还能从精神上感染幼儿,使得幼儿更热爱幼儿园,更乐于积极地投身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之中。我们通过家长会和书面倡议等形式发动家长,让他们带领幼儿寻找可利用的废弃物,与幼儿一起设计和制作教玩具、活动室、装饰物,在节假日以及工余时间,请他们来园帮助布置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朱丽梅 《成才之路》2010,(19):20-20
每年9月,幼儿园都面临着一批新入园的幼儿。在最初的几周,教师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帮助他们减轻入园的心理压力,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相似文献   

13.
高英 《福建教育》2014,(7):28-30
新入幼儿园的幼儿,暂时离开了依赖的成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节奏和规则,往往会产生入园焦虑和适应困难。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的玩具、不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等多种不适应行为。在我园,经常都会有国外的幼儿入园,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不同,帮助这些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更是有难度。从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经验,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幼儿适应,更应悉心观察,时刻关注幼儿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辅导,才能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常规教育就是对幼儿在园期间的一切活动进行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小班幼儿有其特殊性,由于他们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对周遭的一切都不熟悉,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基于此,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鞍山市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上社会生活的第一步,难免会对陌生的环境产生负面情绪。在新环境中,幼儿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这需要教师及家长共同配合,帮助幼儿消除焦虑。文章基于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具体表现,分析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根本原因,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活动等多方面出发,提出帮助小班幼儿消除入园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学前期是幼儿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入园适应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化进程与性格发展。通常我们会这样理解孩子的入园适应:当幼儿能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不哭闹,基本顺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乐于参与各项活动,说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因此,我们关注刚入园小班孩子,帮助他们顺利过渡适应期,并期待他们因此获得良好心理和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在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中,我学习到个体心理特征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反思在集体普适性的入园适应引导中,我是否关注、思考过个体心理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的八、九月份,往往是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最难熬的一段日子。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因为他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进入另一种陌生的环境,他们对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大家庭既充满着好奇,又有着焦虑、不安和恐惧。那么,如何帮助幼儿跨好入园这道"槛儿",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其实,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的,比如前期做些思想沟通和入园准备工作等。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利用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提高幼儿入园适应能力正引起幼儿园、家长的广泛关注.顺利入园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良好开始,但是据观察和调查,很多幼儿入园时会出现自理能力差、饮食不适应等症状,影响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怎样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能力,成为新入园幼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就家长、教师以及家园共育这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新人园的幼儿年龄小,对家人有较强的依恋性,因此他们大多不适应新环境。他们在入园时有的啼哭不止;有的神情紧张,坐立不安;有的虽不哭不闹,但非常任性,自由散漫。那么如何帮助幼儿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使之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