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乡土历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当补充乡土历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4.
赵廷贵 《成才之路》2010,(26):52-52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近几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止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还可以进行身体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桂花 《湖南教育》2002,(1):25-25
历史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形成开放意识、国际意识,自觉继承人类的优良道德传统。历史课的功能不可忽视。然而,据调查,有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甚至讨厌上历史课。为什么会有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历史的现象呢?第一,历史现象、历史史实纷繁复杂是部分初中学生厌学历史的一个客观原因。历史史实发生在过去,历史现象不能重现,师生在教学中只能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想象。历史年代的久远、历史知识的浩繁、历史现象的复杂,对一部分初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教育理念由过去注重应试教育的培养,发展到现在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通过对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体系,并且掌握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针对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思维的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叶从军 《考试周刊》2012,(91):133-134
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历史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历史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认识世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我。面对二十一世纪。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当前。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推广.教育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仇立忠 《考试周刊》2013,(88):135-135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五四精神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五四精神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五四精神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近几年,我校历史科组对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之一,如今民俗教育已倍受人们的关注。文章对民俗内容的教学实践展开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民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民俗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另外,对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还要有一定的适度性、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