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中国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1984年即兴挥就的一幅梅石图。这年的5月9日,是笔者服务的《浙江日报》创刊35周年纪念日,我们特邀浙江美术学院和浙江画院的一批著名书画家前来笔会助兴。陆俨少先生也屈尊光临,在三楼会议室铺纸举笔,笔与宣纸成45度角,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十多分钟即画就了这幅精彩的梅石图。陆俨少先生以山水画名世,除山水画外,他画得最多的便是梅石图,似不经意却透射出浑厚的内在功力,寥寥数笔,价值数万,它现已成为报社的珍贵藏品。Lu Yanshao created this painting of plum blossoms and rocks on May9th.1984when he att…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山水画大家、"长安画派三杰"之一的何海霞诞辰100周年,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画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协等16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百年海霞·何海霞中国画作品展"于11月8日在西安长安画院正式开幕.本次画展共展出何海霞作品100多件,系统地展示了何海霞先生自上世纪20年代至90年代初的中国画作品,回顾了他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3.
著名画家姜宝林,1942年出生于山东蓬莱,1962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师从顾坤伯、陆俨少、陆维钊先生。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研究班,为李可染先生的弟子。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博士生指导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可染艺术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为浙江省九届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品传统功力深厚,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擅花卉大写意,用笔  相似文献   

4.
这幅十分珍贵的山水画藏品,凝结着两位书画大家之间深厚的友谊,在绘画史上留下了一段难忘的佳话。 此画作者为中国山水画大师陆俨少,1957年他在上海画院被错划为“右派”,降级减薪。1962年虽然“摘帽”,但每月60元工资难于荞家糊口。这时浙江美术学院缺少山水画教师,院长潘天寿正在着急之际,从上海调入浙江美院的花鸟画名家陆抑非当即推荐说:“有一个好人选,就怕上海不肯放。陆俨少是最适合的了。”  相似文献   

5.
信息集锦     
《文化交流》2010,(11):81-81
何水法获乌克兰荣誉博士称号 中国著名花鸟硒画家、浙江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何水法荣获乌克兰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荣誉博士。这是该院第一次把这样的荣誉授予中国艺术家。2010年5月27日下午,在著名的欧洲古都——乌克兰利沃夫市的民族博物馆内,专门为何水法先生举行了荣誉博士颁发仪式。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理事、利沃夫国立艺术学院教授瓦谢里·库比得博士,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秋,许乐平先生的名"墨痕刀锋"的书刻艺术展在临安市政协书画室展出。窗外是风景秀丽的青山湖。云影天光映入展厅,使一件件作品平添几许飞扬的气韵。各地书画界同仁的祝贺声和赞叹声不断。许先生的这一艺术展也在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展出。水木清华中,一拨拨热爱艺术的学子徘徊流连。一《留痕》是许先生书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许先生说,他对这件作品的创作构想是,体现远古先民对中国文字的创造发明和对记录事物  相似文献   

7.
《文化交流》2009,(11):F0004-F0004
潘鸿海.著名油画家、国画家.1942年生于上海梅陇。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富春江画报》负责人.浙江画院院长.现为浙江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会。  相似文献   

8.
郑百重 《文化交流》2010,(3):F0004-F0004
郑百重 1945年生于福州.师从陈子奋、陆俨少先生.擅长中国山水,花鸟画,兼工书法篆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画师,福建闽江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并任美国加州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现定居北京。  相似文献   

9.
施丹闻 《文化交流》2013,(5):80-80,F0003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2013杭州巡展持续到4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谢幕。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在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之余,与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等人组成"寒之友社",活跃于当时的中国画界。此次杭州巡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展示何香凝跨越五十余年创作的36件精品;第二部分展出、播映何香凝的历史文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何香凝与沪杭一带的文人、画家交往甚密。1934年何香凝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期间,创作了不少  相似文献   

10.
孙群豪 《文化交流》2016,(10):46-49
正美国时间2015年12月24日平安夜,徐启雄先生在美国南加州橙县家中因病离世,搁下了他心爱的画笔,"平安"地走了。徐先生曾任慈溪画院名誉院长,因工作关系,我与他接触的机会也多。20多年前的徐先生,已是满头银发,很容易让人记得。他衣着朴素,气质儒雅,看上去很"工笔",话语不多且语速不快、音调不高,一字一句有板有眼严密得很,这是给我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1.
阿童 《文化交流》2012,(3):44-47
今年的早春二月,寒气逼人。地处繁华地段的上海美术馆内,却是一派暖意盎然景象:巨大的展厅内,60余幅油画筑就了一个美妙的江南梦境;如潮的人流云集展厅,沉浸于气势恢弘的"江南"梦里。2月18日,当今中国画坛江南题材油画独树一帜的代表性人物、年届七十的浙江画院名誉院长、著名  相似文献   

12.
李忠 《文化交流》2011,(9):2-M0001
《留真——中国画名家像传》摄影展,日前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它记录了朱屺瞻、刘海粟、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唐云和关山月等14位书画家在1984年到1988年之间的人生岁月。  相似文献   

13.
栗子 《文化交流》2016,(9):21-24
正浙江与丝绸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桑田、蚕房、丝绸店铺星罗棋布地镶嵌在浙江大地上。浙江人用自己的柔美与温婉,造就出了中国丝绸史上一抹靓丽的风景。2008年8月9日上午,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中国故事"正式开幕。浙江的"祥云小屋"内也以绚丽的丝绸开讲江南的美妙。一幅数米见方的大幅织锦"西湖全景图"拉开了"浙江丝绸故事"的序幕。今秋邂逅G20,杭州丝绸将再一次向世界问好。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6,(4):52-60,2,241
正(1983-2015)黄征,又名黄徵,男,汉族,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南师大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常委、九三学社南师大委员会主委、九三学社江苏画院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南师大书画院院长、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祖籍江苏淮阴,1958年3月27日(身份证3月20日)生于浙江江山。雅好诗词、书法,逍遥散诞,故以"江浙  相似文献   

15.
余人 《文化交流》2011,(10):26-29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浙江省档案局(馆)与浙江日报等单位共同发起了辛亥档案征集活动。今年2月16日,被誉为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民国初年浙江省首任督军和省长吕公望先生的儿子吕师煜,将其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编述的有关辛亥革命的手稿,著作,及珍藏的辛亥次年孙中山先生来浙江视察的照片等若干件,捐赠给了浙江省档案馆。据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6.
"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最易走向世界。对中国来说,竹刻无疑是已经走向了世界的艺术,更多的海外人士正通过竹刻体味着中国艺术的特殊魅力。"这是当代竹人叶瑜荪写在《容园竹刻》专著中的一段话。近年来,浙江桐乡市竹刻艺术家叶瑜荪在竹刻之外,更多地从事竹刻艺术的学术研究。不凡之绩"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叶瑜荪,斋号容园,浙江桐乡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理事。他自幼深受乡里(桐乡石门)前辈丰子恺先生人品和艺品影响,青少年起学字学画,继学篆刻,勤于读书  相似文献   

17.
盛长荣先生真草隶篆诸体兼精,诗书画印文采斐然。经《华夏风采》理事会推荐为2012年第五期的封面人物。盛长荣在中国美院国画系进行了系统学习,以后又不断地拜师学艺,书画已自成一体。他的老师章祖安教授说,盛长荣对古汉语钻研很深,有了古文字根底来从事书法研究,就触类旁通了。刘江老师亲手教过盛长荣篆字篆法和篆刻,并夸他悟性很高,临摹汉印形神皆备。在吴山明为院长的开明画院,盛长荣是画院的"常客",他还担  相似文献   

18.
阿蔡的琴缘     
一位学习西洋乐器出身的女子,同时走上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道路,并薪火相传,成了浙派古琴的后继之人。知道蔡群慧其人,是因为读了她的关于学琴、爱琴的文章—《琴缘》。文章落笔娟秀,细腻描述了她拜浙派古琴大师姚公白先生为师的经历,以及她对弹琴这件事的见解。旁人告诉我,她秀雅脱俗、待人亲和,被音乐圈子里的人昵称为"阿蔡"。为了读懂阿蔡的琴缘,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冬日下午,在浙江昆剧团的小楼中,我与她见面。因缘:从大提琴到古琴叩门,"请进"。  相似文献   

19.
正袁枚,有中国古代"食圣"之誉,祖籍浙江慈溪。林语堂先生曾用英文评介:"伟大的诗人和学者袁枚写了厚厚的一本书来讨论烹饪方法。"那么在这本厚厚的《随园食单》中会记有哪几样家乡菜呢?  相似文献   

20.
陈利生 《文化交流》2016,(12):57-60
正昌化石每一块原石都是精华。钱高潮用之雕刻G20杭州峰会国礼各国政要肖像印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2016年秋,全球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峰会结束,外交部礼宾司有关负责人说,浙江选材昌化石创作的各国政要肖像印章,是G20杭州峰会上最闪亮、最有意义的礼物。一在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国礼背后,各有诉不完的衷情,道不尽的心里话……2015年11月,有关方面发出G20杭州峰会礼品纪念品征集函,要求作者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