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等比信息题专题教学为例,阐明了化学教学中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定势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其它思维、教学艺术在其中的协调应用。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解决问题时不受常规、经验的束缚和影响而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变通性和灵活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一种思维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立意构思去安排材料,无论观察、选材、立意,甚至于修改都离不开思维。因此,教者必须将思维贯穿于作文训练的全过程。 在作文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笔者仅就“寓创新思维于作文训练中”谈几点: 一、指导观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它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的灵活性,其中的一个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观察力是一种特殊的、水平较高的认…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不依常规而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向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灵活性是指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改变思维过程,寻找新的思维途径;独创性是指求新颖、求独特、求发展、求标新立异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当问题的条件与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及时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它表现在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思考问题,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当应用习惯思路和模式不能解决问题时,能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寻找新的途...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途径刘辅臣思维的灵活性,即指善于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在条件变化的时候迅速准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离不开直观教学。例如:讲补充条件应用题时,不仅让学生把条件补正确,而且要根据补...  相似文献   

7.
唐春兰 《辅导员》2014,(8):97-97
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种训练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一个好方法,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有重要意义。从3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个几何命题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体强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5):86-88,90
利用数学自身逻辑性和系统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广阔性及独创性,在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基础上,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性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寻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具有四个特征:广阔性、迁移性、灵活性和精致性。  相似文献   

11.
思维品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缜密性、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讨,力图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合理的思维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是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发生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辩证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教会学生打破思维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该文主要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例,阐述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数学思维灵活性训练江苏丰县教师进修学校赵怀鹏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思维过程,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说思维的灵活性能摆脱心理定势。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善于根据题设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提出新...  相似文献   

15.
物理复习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题教学及解题训练。通过教学和训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一、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它们反映了思维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形象思雏和逻辑思维基础上的一种最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而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雏的核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认为中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应着重看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如何,学生能不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生能否有创新意识,即思维是否灵活。文章对培养中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7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几个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数学思维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心智活动,数学思维总是指向于问题的变换,表现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员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学生这个主体的参与状况如何。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一、转变观念事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