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二难推理属于假言选言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日常思维中熟练而灵活地加以应用,就会感受到逻辑智慧带给我们的极大便利,尤其在辩论中如果能运用自如,更能展示出二难推理不可抗拒的绝对逻辑力量。其所展现的绝不仅仅是书本和口头的精彩,而在于增添人生智慧,展示人生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逻辑学中,二难推理其实是假言选言推理,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包含两个肢的选育命题构成前提的必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思考解决问题、辩论问题时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了人们解诀一个问题时左也不好,右也不理想,进退两难的状况。反映辩论问题时,辩论的一方提出两个二者必居其一的假言前提,对方不论肯定或否定假言命题的前件和后件,结果都对自己不利,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窘境。二难推理之所以叫“二难”正是这个缘故。《诗经·豳风》中有个比喻:“狼跋其胡,载踬其尾”。意即“老狼往前则踩住自己领下的悬…  相似文献   

3.
二难推理是假言选言推理中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辩论工具.传统逻辑学认为二难推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肢数与假言判断个数相等的相容选言判断作前提推出一个简单判断或选言判断的推理形式.然而,二难推理的假言前提不仅有充分条件,而且有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选言前提有相容的,也有不相容的.二难推理共有28种有效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证了逻辑学界较为流行的“二难推理”的分类方法——以结论判断的类型作为区分“二难推理”简单式与复杂式的根据,是不科学的,并指出目前将“二难推理”分为简单式与复杂式是取决其结论,而分为构成式与破坏式则又取决其前提,这种分类的繁琐性。从而提出:应以“二难推理”所含假言肢的繁简为区分简单式与复杂式的根据;应以“二难推理”其结论是肯定或否定假言肢为区分构成式与破坏式的根据。最后建议将构成式和破坏式改换称谓为肯定式和否定式。  相似文献   

5.
二难推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假言选言推理,它常用于论辩的场合使对方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其中的哪一种可能,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困境.也是认识、表达或提示人们思想困惑和内心矛盾冲突的思维工具.正因为二难推理的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得它在司法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6.
从推理的形式上讲,"……也不是,……也不是"表达的是假言选言推理简单构成式,是不相容的;从推理结论的语义上讲,"……也不是,……也不是"表达的是二难推理.  相似文献   

7.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日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李恢的话包括一个简单破坏式的二难推理,用符号表示即:如果p,那么q;如果p,那么r。非p或非r:总之,非P。其推理过程是:如果马超不投降刘备又要生存下去(p),那么就要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q);或者制止张松的流…  相似文献   

8.
第六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学习本章,应注意掌握的重点是:1.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2.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3.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4.什么是假言选言推理?它有几种形式?5.什么是负判断?什么是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和等值推理?重点掌握四种负性质判断及其等值推理、六种复合判断及其等值推理,要记清其等值式。6.掌握用真值表判定两个复合判断是否等值的方法。对上述内容应能做到:第一,掌握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的规则,能正确识别、分析其任一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能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还要能写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第二,掌握各种负性质判断和负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故事包含着二难推理,本文试图对其作些逻辑分析: 用二难推理进行劝降、规劝等.如李恢劝马超投降刘备时说:……"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日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相似文献   

10.
李密《陈情表》历来被视为抒情文的典范之作,其实,《陈情表》承载更多的是旧臣李密和新君晋武帝之间的逻辑博弈,可以用作逻辑学解读的研究范本。教师梳理和探究文中的选言推理、二难推理、归纳推理、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等推理形式,能让学生从逻辑的维度充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也有助于达成“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等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仅有推理形式而没有明确的关系性质,推理无法进行;关系性质虽然确定,但推理形式却是非形式的或并非形式有效的,就既未完成推理形式研究又不能教给人正确的逻辑知识。怎样摆脱这种两难困境?出路就在于正确揭示关系推理的结构关系并给出有效的推理形式。这对完善普通逻辑或关系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含有预设的推理与推理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理的全部前提可以看作这一推理的预设。日常的具体推理往往是省略的推理,有些前提并未明确给出,在这种情况下,对预设作全面的分析就尤为重要。与此相关,考察经典逻辑和模态逻辑中的某些推理规则,讨论这些推理规则在日常推理中的有效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结果表明,英语阅读中虽然上下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英语学习者猜测词义,但它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上下文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使得学习者不可能单纯依赖上下文获得生词词义,原因是有些单词与上下文联系并不紧密和上下文本身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英语学习者自身在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上有差异。实验还表明,英语学习者的词汇量与猜测词义能力并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凯尔森在晚期著作《规范的一般理论》中,提出了规范逻辑问题,即标准真—假逻辑中的特定原则,特别是矛盾律和推理原则是否能够适用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问题。凯尔森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规范没有真值,它们不是语句而是存在,所以规范之间的冲突不是语句真假上的矛盾,由一般规范到个别规范的过程也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矛盾律和推理原则都不能适用于规范,也就是说,逻辑是不适用于规范的。凯尔森的规范逻辑观点本身包含着概念上的混淆,他所说的"逻辑"问题也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逻辑问题。但正是他后期的规范逻辑理论反映了其规范思想的重大转变,反映了他从理性的规范理论向非理性主义规范理论的转变,反映了他对康德主义原则的怀疑和背弃。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综合推理的优点,提出自然稚理方法的改进,设制了新的证明格式。改进后的方法优点有二:第一,证明过程中,前题和结论非常靠紧,假设较易引入;第二,并列推理,逻辑线路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16.
“合情推理”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亚的"合情推理"模式引进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后,就成了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关键词。然而,"合情推理"的科学性尚需考证:(1)它的中文意义不明确;(2)它不满足推理模式的客观性要求,存在明显的缺陷;(3)过分强调"合情推理模式"则是过分强调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容易割裂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休谟认为人的归纳认识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一个习惯心理过程。罗素为解决休谟问题而提出归纳原则。金岳霖等人力图证明归纳原则是永真命题,但未对可能命题作出语义解释。该文用欣迪卡的认知逻辑理论及其模型集语义刻画归纳推理,证明罗素的归纳原则在这种逻辑中是有效的。我们还得到另一个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高校逻辑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学科。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逻辑教学自身的不完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的逻辑教学陷入了困境。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逻辑课程,建议将普遍开设的普通逻辑更名为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9.
试论模糊逻辑及其一般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糊观念为前提而建立的模糊逻辑是当代哲学逻辑的重要发展,它的研究重点是模糊逻辑推理和可能性理论。模糊逻辑不仅具有推进人们深层思维的科学认知功能,而且在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软科学中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