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因为正是由于心里“不宁静”,朱自清先生才想起在月夜里去看看日日走过的荷塘,才能看到静谧恬美的荷塘月色。而在分析这个文眼时,以前的老《教学参考书》一般是从两方面解释的,大意是说,朱先生那几天心里之所以“颇不宁静”,一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一般的观点认为是“这儿天心里颇不宁静”。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眼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那句话,也是最能反映怍者情感的那句话。《荷塘月色》一文中流露出的情感,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而“心里颇不宁静”是不是反映这种情感的,说里面也含有哀愁尚可;说它有喜悦,则显然讲不通。 那么,将哪句话作为文眼更好呢?我以为应当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这篇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案,但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做法。着重对《荷塘月色》的时代背景、作者“不宁静”原因、文眼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写愁,遣愁是中国古诗文的一大主题。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继承了这一传统,是一篇典型的写遣愁的文章。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宣泄出来是无法活下去的。对此,有人一醉方休浇块垒,有人依红偎翠得逍遥;有人抚琴长啸,有人长歌当哭,有人激扬文字。“一劲儿闷着,我是活不了的。”先生在《我的路》中如是说,为此他要寄情山水觅知音。这一意图,在《荷》的开篇就已表明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先生走上了去荷塘遣愁的路。往下文章正是按这一思路发展下去的。这里有必要先说说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乐游原》: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材都选人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两文都用到了“点缀”一词。《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叉如碧天里的星星,叉如刚出浴的美人。”在这里“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好像是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在文章中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如果将现当代散文当成一座大花园,那么朱先生的文章可堪大花园中最耀眼夺目的一簇鲜花,而《荷塘月色》可谓是里中“花魁”。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可堪情感真挚.构思纤妙之精品。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192 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荷塘月色》属于抒情散文 ,读抒情散文必须善于把握作品的抒情基调和抒情线索。《荷塘月色》一文的抒情基调 ,教参一般释为“淡淡的喜悦夹杂淡淡的哀愁。”重读几回之后 ,我发现 ,《荷塘月色》一文里 ,根本看不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来 ,只见作者的“哀愁” ,而且是“浓浓的哀愁”。何以见得呢 ?作品开始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由于心里颇不宁静 ,…  相似文献   

8.
月下漫步     
初春的傍晚,月光淡淡的。我揣着满怀的好心情,独自踏上公园幽径。我背着手,看着月光下斑斑驳驳的树影,听着远处孩子们的欢笑声,悠闲自在地踱步于环形小径间,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所写的一样:“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材都选入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两文都用到了“点缀”一词。《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这里“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好像是有意为之,“零星”的荷花装饰着“田田”的荷叶,小巧玲珑、多彩的荷花以“田田”的荷叶为背景,一番点缀一番装饰,便格外地令人赏心悦目了。舒展的荷叶层层叠叠地铺…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于1927年7月所写的散文名篇,由于作者的创作时间刚好与当时特殊的政治年份巧合,因此,对于《荷》文的分析,许多论者总是从它的政治背景入手。其实不然,朱自清先生的生前知交,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潜心做学问,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正如已故的学者王瑶先生所说:“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推敲”一典源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诗人贾岛,而经韩愈拍板的“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千百年来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当我们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后,顿时有了一种登高望远的胸襟与气度。朱先生不迷信、不盲从、求真求实的精神以及他那博大深厚的学问造诣令我们感佩不已。在朱先生的精神感召下,笔者斗胆谈一点自己对朱先生所谈“推敲”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经典名篇,自问世以来,人们百读不厌,受益非浅。有欣赏其高超语言艺术的,有感叹其缜密结构技巧的,而我更独钟它那“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内容———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对此我们该如何解读呢?一、披文入理,循“景”知“情”。《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文章。可以说,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根红线,文本的思想内容便一目了然。作者由“不静”开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抒胸臆,显出作者内心是…  相似文献   

13.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唯一一个有完整生活原型的人物。朱先生的生活原型是清末举人牛兆濂,也是程朱理学关中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不仅学识渊博,且有铮铮铁骨。但是,《白鹿原》书中的朱先生作为艺术形象超越了生活真人牛才子,朱先生从精神和心理上已经摆脱了生活原型的束缚,不但包涵着作者的人生经验和艺术体验,而且已经成为具有自己独特生命和个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学问我:“怎样才能读懂一篇现代文?”我的想法是: 一、从全篇着眼从全篇着眼,就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抓住文章的“文眼”,联系全文来领会,就定然易于读懂了。这里所谓“文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文章里体现文旨的词句,抓住它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心里颇不宁静”,不就是作品的“文眼”么?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是作者不满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幻想超脱现实,又不可能,因而思想上矛盾重重。而整个作品所表达的,也正是这样的思想感情。所以抓住这一句,对理解全文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眼”是我们阅读文章时必须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学告诉我们,文题是一篇文章的总挈,须准确、概括、凝炼。因此,教学一篇课文应把文题放在“乃一篇之警策”的高度,扣题、审题、析题毫不马虎,庶几理出行文思路,讲清课文。然而,有些我们熟知的名篇,因为其熟反为习惯性理解所驱使,忽略对题目的深究。 我教《荷塘月色》很多次了,每次都把文题“荷塘月色”的分析轻轻放了过去,以为题目的结构关系不讲自明,无需费舌。有一次,分析课文已近尾声,忽有一学生提出了疑问,问题目“荷塘月色”是什么结构关系。当时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从市场上买来一只母鸡。杀鸡的时候,妈妈犯了愁。过去杀鸡,都由奶奶充当“杀手”,前几天,奶奶到乡下走亲戚去了。这次杀鸡的任务由谁来承担呢?我看见妈妈愁眉苦脸的,便自告奋勇地充当了“杀手”。妈妈有些不放心地问:“你行吗?”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那有什么,不就是用刀这么一抹吗!”说着,我在脖子上做了个手势,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屠杀”开始了。我摆着内行的架式,一面往腰里系围裙,一面吩咐爸爸妈妈拿刀端碗。那只鸡好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拼命地拍打着翅膀。我拍拍它的头说:“鸡小姐,委屈你了。”随后,我…  相似文献   

17.
教读《荷塘月色》,我们的分析点评总得要让学生认同才行.而按教参里说的“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朱自清的命运感、历史感、宇宙感、忧患感”(苏教版教参二第138页),结果却是大部分学生显得很茫然。我自己也颇感怀疑:这篇散有那么厚重吗?写这篇章时朱先生的年龄未届而立,下笔之初有过如此深广的思考吗?其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除了保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之外,还选了朱先生的同事、朋友冯至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不但对中学生了解朱先生的为人提供了具体的材料,而且对培养中学生如何从为文与为人相统一的角度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与写作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19.
编选文章者,自然得“才”“识”“胆”兼具。“才”是“识”的底座,“胆”则是“识”的心脏。有“才”、有“识”的编选者若没了“胆”,就会昧“才”藏“识”,暴殄天物。现而今对《荷塘月色》还以完璧的做法,便是编选者跟风丧“胆”的结果。 《荷塘月色》完璧不完,这是稍具为文之“才”,稍有品文之“识”的能用自己头脑思考的读者的常识。  相似文献   

20.
《对“满堂灌”的再认识》一文(《语文学习》一九九0年第四期)的作者写他自己在“听到一位教学经验颇为丰富的教师讲授《荷塘月色》”后的感受,他断定“这节课无疑是典型的‘满堂灌’”;认为这堂课的“效果”好,为“满堂灌”说了许多“好话”,要求“恢复”“满堂灌”。这表明作者把讲授法与“满堂灌”简单地等同了起来。这堂课的效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