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什么会凸显一个"茶"字?这是因为中华茶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农耕文化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正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耕思想,代代相传,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伴随着这一口号,  相似文献   

3.
华夏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耕思想,代代相传,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解放后更是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伴随着这一口号,出现了诸多宣传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及弊端,并以《向往的生活》这档节目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论述。首先通过地方性农耕自然风光、地方性农耕自然物候、地方性农耕生产生活三个方面来论述"传统田园""真实化"情景构建,其次从蘑菇屋家族程式+X、现场感体验化趣事、隐形日常生活流叙事来剖析家族日常化的叙事表达,描述了该综艺在视听娱乐中所展示的文化内涵,整体分析了该节目之所以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观众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作为追寻经济学家张培刚、社会学家费孝通等前辈的理想主义者,10多年以来,作者的脚步坚实地行走在黄河、长江、新安江、汉江、太湖流域等地,以自己的脚步和心量填补着中国如何踏上"富民强国"之路的空白。本书的作者张华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政治精英能否优化配置资源,决定了中国能否由农耕大国转向工业强国,决定了能否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决定了老百姓能否最大化分享福利!农耕文明是以分散的家族,在几亩  相似文献   

6.
庆阳是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民间剪纸之乡,与农耕相关的民俗活动是庆阳民间剪纸的创作源泉。庆阳剪纸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着独特的农耕文化内涵,原始图腾崇拜、植物崇拜、生殖崇拜等都是人们强烈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7.
媒介社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化社会的今天,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对传统农耕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且使其逐渐脱离农耕社会的文化土壤。但大众媒介又是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各种农耕文明的民俗文化经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现代媒介的加工处理得以重新展示,这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且开掘了这些文化的商业价值,起到了很好的展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撷取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相对主义这一视角,探讨蒙元时期出现于蒙古族或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文明与汉族农耕文明间的"华化"与"阿尔泰化"的本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华化"还是"阿尔泰化",都是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一个双向选择、互动式传播过程,而远非单向的同化。  相似文献   

9.
<正>保山是哀牢古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据说,当时在哀牢山脚兴建集市,官府号令全国百姓每年正月十五,都有要到这里交易犁耙等农具,以改进农耕工具制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犁耙会"因此得名,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0.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24):63-65
三画27干28工29土(士)27干"干",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文几乎都是"■"这个模样,像长杈之形。"干"本义是指树干,也是农耕时代人们方便制作、随手可操持的武器。"干"与"戈"结合为"干戈",就成了兵器总称,如大动干戈,也就不足为奇了。"杆"、"竿"中的"干"表义兼表音。  相似文献   

11.
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通过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乡村夜话”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正逐步“退场”,已无法再承担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的乡村图书馆,应该填补“乡村夜话”消失的“空场”,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事生产经验、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等传统农耕文化。因此,当前乡村图书馆应该以农民口述农耕文化为抓手,以乡居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断加强乡村图书馆资源、人员队伍和场所建设,从而积极发挥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凉山州买一个孩子只要2万~3万元,在河北卖出的价格却高达5万~7万元。而民间盛行的"两非",为在该地区进行贩婴,寻找"医疗合作者"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已导致了严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在农耕经济为主的邢台、邯郸等地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光影品鉴     
《新闻与写作》2021,(1):F0002-F0002
不负好春光春播正当时2020年4月7日,清明过后,气温回暖。广阔农村大地,复工复耕。连日来,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春耕春播的热潮,乡间沃野随处可见"人勤春来早"的农耕画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农民开始紧锣密鼓地春耕春播,确保今年的粮食收成。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什么会凸显一个“茶”字?这是因为中华茶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农耕文化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松嫩两江酹酒而歌,苍穹下就是故乡肇源.故乡曾是辽朝黄龙府之域,又是大金国"肇基王绩"之地.千年古韵,苍凉辽阔.近百年来.蒙汉杂居,文化双流,草原与驿站共处,农耕与渔猎相映.其文史光芒,足以兴叹.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为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西溪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并称"姐妹双姝"。其"野、梵、隐、俗、闲"的独特历史文化元素,在摄影师的镜头中呈现出别样的风情,引人遐思无限。  相似文献   

17.
汪新叶 《档案管理》2023,(3):99-102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享性原则,构建一个结构有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数据库”,切实有效地实现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最后,依托数字虚拟展示系统对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交互性的整体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渭北农村一带,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给孩子过满月、为老寿星祝寿,大都有酣畅淋漓、惊险刺激的骡车队表演。跑骡车相传源于先辈们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庆丰收习俗,是远古农耕文明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大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茅古斯"是土家族语的译音,意即穿草衣的古人.它从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技术手法,表演土家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内容,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揉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据专家们认定,这种表演是原始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构起人类伦理演进的"三阶论":前道德、二元道德与超族群道德,并以此为理论尺度,观审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伦理演进。发现中国神话具有较为早熟的伦理形态,而希腊神话则还表现为伦理失缺状态。同时指出,造成这一巨大伦理反差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农耕文明与希腊的海耕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