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法律术语的翻译是法律英语翻译中的难点,因为法律翻译既要求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又要求法律功能的对等,而翻译中却经常没有确切对等词,面对的是接近对等、部分对等和不对等几种情况。因此,针对法律术语英译中的这种不完全对等现象可使用功能对等词、扩充词义和释义等方法来翻译法律术语。  相似文献   

2.
形象词是人类语言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词,富含民族文化内涵,它使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和俏皮,所以该如何翻译这些形象词是翻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好的泽文可再现"原作的丰姿",而拙劣晦涩的译文则是在"替作者拒绝读者","破坏原作的名誉"。笔者认为,翻译中形象的处理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用对等形象代换尽管英汉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具有不同的文化渊源,但是由于人类语青、文化和思维的共性,也逐渐沉淀了一些形象对等或基本对等的共性词。这些词在翻译中较好处理,只需用译语中对等的形象代换原文中的形象,且保留了各自语言的个性及民族色彩。如:  相似文献   

3.
学作品中的化联想词已成为跨语言,跨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一大挑战,原因之一是由于化联想词意义及感情色彩的差异性;之二是原与译的类似物或对等词的内涵不对等。为了达到化联想词信息含量的对等传递,做到把外国学作品中的“实物-逻辑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面前,使交际成功,应正确地采用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处理化联想词,从而使翻译达到对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原型理论视域下的习语界定核心特征是概念原型和表层词项特征。英汉习语概念原型和表层词项特征的对应关系形成了对等习语、概念对等习语、形式对等习语和不对等习语四种原型对应关系。对等习语有两个次生范畴:完全双对等习语和相对双等习语。不对等习语也有两个次生范畴:语义透明的不对等习语和语义隐晦的不对等习语。每一种习语类型在英汉互译都有其特定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生物学也不例外,同样吸收了诸多的外来词汇。但是由于有许多外来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词汇,因而产生了许多词汇性新词,并且这些词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发展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词语的发展历史,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尤其是生物学中的许多名词、概念。如果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不能在生物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除了科技词汇以外,英语和汉语中几乎没有两个词在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上是完全对等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大量的例子充分地证明了英汉词汇在内涵意义上存在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主要体现在语义错位和词汇空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双语词典释义的实质是提供词目词在目的语中的对等词,对等词通常是以近义词的形式呈现,因此有必要对对等词进行辨析,帮助词典使用者选择合适的词语。在研究对等词表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内向型汉英词典对等词辨析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系统的不同,语言中对应的词汇所包含的语义范围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词义不对等、精确性不一致的现象。从英汉一词多义现象、构词模式和上下义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可发现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广、词汇的概念化程度较强,且其具有形态化的语言标志,所有这些使得英语词义的精确性高于汉语词义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说别义词     
别义词是汉语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一类词。像反义聚合一样,别义聚合也是在人们心理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反义聚合强调的是词与词之间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别义聚合强调的则是词与词之间意义上的区别。反义聚合是双向、对等的,别义聚合是单向、不对等的。别义词是由于有参照词的存在才产生的,也是在为强调与参照词的区别时才使用的。别义词使用频率大大低于相应的参照词。词典上对别义词作出说明,有利于读者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英语表达与汉语意义存在不完全对等有许多方面。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要讲解选注词在课文中的应用,还要对选注词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扩展,将语境包裹其间,一同传授给学生,即同时融人语言实践,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英汉双语之间词的不对等现象,利用英国学者Mona Baker的"词层的对等"理论,分析汉语在英语写作学习中的迁移作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午晴 《文教资料》2013,(35):10-12
词品与人品的关系是文学批评史上文品与人品的关系这一论题的余绪.这一关系主要表现为对等和不对等这两个分支,不对等较为特殊,笔者着重从词的特征以及词人的词学修养等方面探讨不对等关系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对等词是双语词典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因为双语词典的根本任务是提供对等词。如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语言间词汇词义的不对等与对等问题成为词典编纂者思考的重点。双语词典的编纂应该从多维度揭示词目词在目的语中的词义,以便词典使用者更好地使用,从而减少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中的误会。  相似文献   

14.
于娟 《英语广场》2015,(7):53-56
修正后不对称模型说明了双语者的跨语言加工应当呈现不对称性。最新解释表明启动词和目标词语义因素不对等导致了跨语言加工的不对称性。实验通过对两位数字的加工实现语义对等,考查英语水平对跨语言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颜色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民族特点。汉英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汉英颜色词的不对等。  相似文献   

16.
英汉远近称指示词互译时既对等又不对等。据统计,在汉语语篇中“这”使用的频率要高于“那”,英语语篇却与此相反。究其原因,有的学者从语篇照应用法上做出解释,有的从心理因素的视角去探讨。然而,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应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来剖析产生在汉语语篇中“这”使用频率高于“那”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原文里的部分词语在译文中几乎没有与之相当的对等词。因此,对颜色词语的翻译应考虑文化的影响,采取灵活对等原则,避免走入翻译误区。  相似文献   

18.
夏立新 《现代语文》2010,(7):159-16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双语词典释义对等词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分析了对等词说的主要优点,同时,指出了对等词说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两种语言的完全对等极为罕见,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部分对等,甚至无对等。因此,双语词典的编纂不能满足于寻找对等词,而要从多方面、多维度揭示词目词在目的语中的语义,以便词典使用者更好地使用。  相似文献   

19.
赵翔 《海外英语》2012,(7):50-51
翻译的目的是力求译文与原文在意义上忠实对等,而不是使译文与原文在词的数量上对等。因此,词的数量与原文相比就可能有所变化,要么增多、要么减少。所谓减词,是指将原文中需要而译文中又不需要的词语省去。减词的目的是保证译文简洁明快、严谨精练。需要说明的是,减词法不能更改或漏译原文的内容,不能随意删去难懂或难译的词句。采用减词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英语、汉语是英汉民族各自的文化产物,因而在语言中必然存在许许多多的反映各自文化特征的文化负载词。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确切的对等词,从而形成语义空缺,这些空白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将从四种空缺类型分析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