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场播音的基调不是简单的指播音员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强弱。基调是指播出内容总的感情色彩和播音员的态度。感情色彩有喜、怒、哀、乐之分,态度则有肯定、否定、赞扬、批评之别。把握基调实际上是要求理解与表达的统一,播音基调和播出内容基调的统一。而现场播音的基调是播音员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对新闻事实的具体感受和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把握的,然后再以声音的形式在话筒前充分表达出来。 现场新闻报道的导语部分,是以凝炼简明的语言表达新闻核心与精华,揭示新闻的主题,吸引读者阅读(或收听)全篇报道,可见导语部分的基调把握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如果把握不好基调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电视同期声,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或采访现场录制的伴随画面形象的同步声音,是电视新闻中重要的听觉元素,它与视觉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电视传播的功能。本文所指的同期声是被采访人的谈话录音、背景声、  相似文献   

3.
色彩装点大千世界,使之生机盎然,多姿多彩;色彩美化人类生活,使之生机勃勃,五彩缤纷;色彩之于广播新闻,也能使其生动形象,斑斓如画。人们爱美、审美,往往体现在对色彩的感受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受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对于新闻,特别是对于一听即逝的广播新闻,只要运用得当,则可以大大增强其宣传效果。一、色彩增强现场感我们提倡写现场新闻,也就是抓“活鱼”。所谓现场新闻,实际上就是通过事件发生地的环境及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形色、声情、动感等,让读者和听众如临其境,从而充分体现新闻的生动性和真实…  相似文献   

4.
用生动形象的图表来报道事件、阐释新闻,是报纸应对网络媒体挑战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用图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最大特点就是直观、形象、生动、准确。一幅图表新闻往往包括数字、线条、图案、色彩等多种视觉信息元素,运用得好,可以弥补照片无法反映而文字又表述不准的缺感。这一优势,在财经类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 2007年2月27日,震惊全球的重大财经新闻——"2·27"全球股灾,使国际报纸可遇不可求地集中展示了自己的图表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谈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指运用电视手段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法。在实践中电视深度报道这一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所接受并得以推广。但到底什么样的报道才是深度报道 ,一般报道和深度报道应该如何区别 ,怎样才能搞好深度报道 ?一、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性电视深度报道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 ,即必须有新闻由头 ,必须有新闻的基本要素 ,这是区别于其他节目的一种重要依据。电视深度报道必须具备思辨色彩。何谓深 ,何谓浅 ,具备思辨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考查标准。一般报道只注重事件的一面 ,一事一报 ,属新闻动…  相似文献   

6.
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固有的存在于新闻的传播活动中,因为新闻大多数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包含着各种价值元素。本文从价值论这个角度出发,对新闻传播的多样价值元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的一个亮点。灾难性新闻,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  相似文献   

8.
张广炳 《东南传播》2014,(2):129-130
"色彩:新闻佳作的核心"。如何使新闻报道富有色彩,本文分析探讨了新闻报道中色彩元素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提出了要恰当运用好色彩元素,力求做到自然呈现色彩、个性体现色彩和细节凸显色彩,让新闻报道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新闻语言的“文学味” 新闻语言的“文学味”指的是新闻语言在“准确性”基础上的生动,在“客观”前提下的形象。 新闻语言的“准确客观”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含义:即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形态、色彩等方面,即通常所讲的“五个w(什么)”方面,语言所指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对新闻事件的采访不仅仅是指针对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的采访,而是一个综合性信息采集过程,需要记者调动各部分感官,深入新闻事件,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战国名医扁鹊在其遗著中总结中医诊断方法,概括为"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  相似文献   

11.
事件性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的阶段性过程,非事件性新闻是事件性新闻的有机集合。非事件性新闻并不是不及事,而是将具体的“事件”集合为事物,升华为更高境界,具有更深的内涵。在非事件性报道中,背景、层面、过程是新闻素材的三大要素,也是新闻写作中立足“非事”找“事”、静中求动的“矿藏”。在非事件性报道中,发挥人物元素的作用,是报道成功的关键。办法有三:①让人的状态成为非事件报道的主体;②让人的观点成为新闻的主题;③让人的活动成为新闻的连线。  相似文献   

12.
郑迎新 《新闻三昧》2008,(10):32-33
电视新闻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连续摄取,以画面的景别、色彩和剪辑的方式,来反映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受新闻纪录电影的影响,在摄录和制作电视新闻时,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电视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明度等美学因素,而同期声作为新闻事件的伴生物,其本身就构成了新闻事实一部分的特质,则容易被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忽略。  相似文献   

13.
电视画面是电视记者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元素,也是电视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于艺术创作不同,其只能面对新闻事件现场进行选择,画面一定要清晰,且主题明确,还需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文章主要针对新闻事件中电视画面拍摄的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新闻突发现场新闻主要是指在社会新闻中,对具有突发性的事件进行报道采访,例如车祸、火灾、自然灾害以及责任事故等等,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过程中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突发现场,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进行采访。本文将对新闻突发现场的采访进行介绍,并且试论如何开展有效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传媒永远的主旋律,创新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在诸多的新闻元素中,新闻意识贯穿着对新闻事件或事实不断寻找、透视、表现、挖掘和思考的全过程.笔者认为,新闻创新首先应是意识创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报道是网络媒体展开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相关新闻报道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对事件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形成舆论压力,促使事件的解决。此类新闻报道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新闻网站,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监督报道;另一类是个人网站或主页、论坛、社区特别博客等自媒体的监督报道。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价值取向问题也必然存在。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是指始发于网络的舆论监督事件,因此新闻传播主体指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有句俗话:新闻的生命是真实。①这说明,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因素,离开了真实的本质,就颠覆了新闻的意义。新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实存在;另一方面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对所报道事件的认识与评价是否客观。真实贯穿于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新闻事实必须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而目。  相似文献   

18.
新闻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对于它们之间严格的定义,新闻界至今尚无定论,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事件性新闻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时间性,且是对于一个独立事件的事实的报道,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时间点上。相比之下,非事件性新闻对时间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它所报道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事件是发生在一个长的时间段上,也许还没有结果,事件也可以是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新闻事实的综合分析,诚然它的前提是必须有新闻价值,不过它的新闻价值不是依赖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摄影中,拍摄者一定要抓取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才能使新闻照片有较强的吸引力。所谓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是指在新闻事件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高潮以及突然出现的生动情节。拍摄者如果在新闻事件现场抓住了高潮与情节,便是抓住了典型瞬间。去年清华大学欢迎获得世乒赛七项冠军的我国乒乓球队的大会这一新闻事件中,郭跃华被大学生们抬起来的场面,是欢迎大会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现场气氛摄影艺术造型表现的术语。指摄影作品内容通过画面再现真实生活情景。转意现场短新闻写作,指现场短新闻作品能够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立体式的表现出来。现场气氛主要指:新闻事件中人物所表露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