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隶书是古文字长期变化发展的产物,它进一步突破“象形”拘束而抽象化,拓展了书法的用笔变化和字结构的空间安排。隶书在汉代达到成熟,成为全社会的通行文字。现代遗存的汉隶主要有碑刻和简牍帛书两大类,碑刻尤其是东汉中后期的名碑是历代传承有绪的隶书艺术典范,而近现代出土的简牍帛书则呈现出一个更加广阔的隶书艺术世界。隶书在东汉末年逐渐走向衰微,清代隶书随学术风尚转变而复兴,总体成就直接两汉。  相似文献   

2.
目前所见传世医方,最早成书于汉末乃至更晚,真正能反映上古医方语言面貌的材料来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陆续出土的简牍帛书。这些秦汉简帛医方显示,上古医方在主观量、客观量和绝对量三个方面都大量使用模糊语言,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古汉语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出土简牍为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时至今日,中外学者利用出土简牍研究中国古代城市问题已取得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出土简牍资料的梳理与利用,从三方面推进了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进展:一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都城研究,二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普通城市研究,三是出土简牍与中国古代城市理论研究。共计有二十余种简牍资料在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用,城市分类与城市分级理论的植入,成为这些成果中的两个亮点。这些出土简牍的利用与城市理论的植入为中国古代城市问题研究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所谓出土文献,一般指以物化形态承载人类历史诸多方面文化的最鲜活的历史实物。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主张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更好地解读史料、还原历史真相。这里的出土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出土文献(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是指考古发掘出土(或经过鉴定、来源明确的馆藏品)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出土文献是指出土的书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书),主要是指20世纪出土的简牍、帛书和纸质文书等。从本质上讲,出土文献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历史遗物,是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百年以来出土的简牍文献,研究者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以简牍文献出土的地域为切入点,深入比较分析不同研究者对于简牍研究的主题特征,就会发现,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而使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由于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的研究侧重点存在着明显差异,由此构成了一个特征鲜明的简牍研究地域与主题分布的画卷。这一发现可望为简牍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中,将不同地域特征纳入其中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等出土文献越来越受到语言界的重视,利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材料相互印证的两重证据法这一方法来进行汉语史的研究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以土文献在材料的真实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世文献。这篇文章仅选取居延新简的一部分材料进行词汇方面的考查,以管窥貌,并谈一下《汉语大词典》在书证引用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简牍是中国古代书写甩的竹筒和木片,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甘肃以其重要的历史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我国发现和出土古代简牍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出土的简牍约占全国出土简牍的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数量和价值在国内外学坛上均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强化特色——简牍学课程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简牍出土数量日增,简牍学研究方兴未艾,高校开设简牍学课程也日显必要。西北师范大学是全国高校中最早为本科生开设简牍学课程的院校之一,总结其经验会对该课程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王堆出土帛书地图中的柱状物.谭其骧、周世荣先生以及林河先生等人的解读有不妥之处.经与我国各地出土物对照比较.帛书应是象征男性生殖器的人祖柱。  相似文献   

10.
从小篆到隶书,历来被视为汉字字体与书法演变过程中两个前后递进的阶段。这一观念长期妨碍了人们对新出土的简牍帛书文字作出公正的评价,北魏的郦道元曾在《水经·觳水注》中记述了临淄古冢桐棺上发现东周隶书一事,可惜后人宥于成见,未予重视;1980年四川省青川县战国土坑墓中的古隶木牍刚出土时,一些考古工作者仅以字的形体判断,误以为是秦朝建立以后的文字,使墓葬年代的确定走了一段弯路。出土的大量文字资料现已彻底纠正了人们的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11.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2.
《简牍学教程》是一部系统而全面介绍简牍及简牍学的著作,全书重点介绍了简牍的出土历史、文字流变、简牍中的政治法律、经济文书、军事活动、民族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简牍学教程》的出版,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社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分析能力,并将有助于提高简牍学课程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4.
李学勤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属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他在甲骨学、青铜器、简牍帛书、古文字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学术史、年代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5.
1973年出土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春秋事语》所记内容多有与传世文献互见者,帛书《春秋事语》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独具意义。在对《春秋事语》文本进行整理的同时,研究者着重于帛书性质、帛书与相关传世文献关系以及帛书的文体特征等问题的讨论,取得了很多成果。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文教资料》2009,(26):36-38
两汉是汉语上古音与中古音变化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从诗文韵部、注音材料、简牍帛书、梵汉对音、方音五个方面出发,叙述了汉代音韵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西北简牍材质主要为松木、红柳和胡杨三种,竹制简牍也有但出土数量少,仅限于甘肃南部天水放马滩秦简460余枚。可以利用这三类简牍材质本身的特点进行残简的缀合,同时在缀合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考古学中类型学和地层学的原理,在简牍内容和年代学上进一步确定简牍年代的早晚关系,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残简缀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近公布的敦煌悬泉置遗址F13出土部分简牍文书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简牍中出现的"小浮屠"当为汉代里的名称。对简牍文书中的人物、官职及东汉官方史学的编纂等也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敦煌悬泉遗址简牍整理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悬泉遗址进行了连续3年的发掘,又经3年整理,到1995年,已完成出土简牍释文初稿。本文就悬泉简牍的分类,汉代的邮驿制度、长安至敦煌的驿置里程、悬泉简牍对河西、西域史研究的价值等方面,对悬泉简牍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竹简《老子》1993年10月出土于荆门市郭店1号楚墓,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早100余年。文章通过与竹简《老子》共存的其他简文,竹简《老子》的分册分组及其具体内容与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所构成的演变关系,以及郭店1号墓的考古学年代几方面,对竹简《老子》的年代进行了分析。认为竹简《老子》抄定于公元前377年后,约入葬于公元前300年,与帛书传世本《老子》构成了由此及彼的演变关系,反映了《老子》诸版本形成的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