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比喻,文明的传承、科学的描述也离不开比喻。人类因为创造了无数经典的比喻,使交流简洁传神,使深奥的科学易于被人们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比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采用风趣、形象的比喻,试图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2.
比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一、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两种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比喻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表明,形象化、具体化、和实践相联系、与个人感受或利益相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学习和内化。比喻教学可以使知识的形态具体化,可以使知识的效用迁移到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可以使知识更容易被触摸、发散、扩展和延伸,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知识。对比喻教学内涵的理、解、比喻教学意义的分析、比喻教学对师生的要求以及对实施比喻教学应该注意问题的解释,能够澄明对比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文学创作中,人们对“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的运用,存在着“比喻定型化”的弊端,因而使比喻缺乏新颖性、创意性。作家毕淑敏主动跳开这一俗套的局限,突破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势,革新“比喻”,给它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她作品中的比喻修辞非定型化、反类同化。体现了她个人的历史主动性和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巧妙地运用比喻是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喻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个人的广博的阅历,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贴切得体、创意新颖的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生动,使人物本质显露,使人物特征突出,使事理浅显易明,使褒贬色彩鲜明,使讥讽隐晦含蓄,从而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姿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拘一格,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运用多样的比喻,只要能使学生接收知识、理解知识,所用比喻就是最好的比喻。  相似文献   

7.
<正>"比喻"是一种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恰当地引用"比喻",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生物教学中,碰到抽象性较强的概念或原理,选用适当的具体事物,用比喻的认知功能来说明微观、抽象的原理,用已知来开拓未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比喻,能使学生加深记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一、比喻和比喻教学的概念所谓比喻是利用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个事物(本体)比作另一事物(喻  相似文献   

8.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就是对语音、词汇、语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达到好的表达效果。下面仅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式,并谈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常见的辞格1.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里,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语叫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比喻辞格。比喻的作用,能给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也能把深奥  相似文献   

9.
人,创造了比喻,运用比喻,研究比喻。比喻的研究,是修辞学、写作学、文章学、语言学、语义学、心理学、逻辑学、关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许多学科所关注的,向来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比喻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的问题。聂焱《比喻新论》的最大特色是它的新颖性,使人耳目一新:新的观念、新的视野、新的体系和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10)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等。一、可巧用比喻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  相似文献   

11.
比喻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比方"。好的比喻可使文章的语言生动鲜明,使事物的特征形象具体,让人回味无穷,进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一、比喻要贴切。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二者之间又具有某种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人类思维的智慧闪光,是语言艺术绽开的灿烂花朵。诗歌是以高度凝炼的艺术语言负载情感的有韵律的文学形式。中国古典诗歌在比喻修辞的运用上形成了比散文更为灵活的运用形式,如互喻、倒喻、顶喻、共喻、双喻、连喻、骈喻、较喻、否喻、博喻等。这些特殊的比喻形式,使比喻这个语言艺术王冠上的明珠更加瑰丽多姿,使比喻更显示出具象性、会意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农雪明 《海外英语》2013,(21):177-179
政务新闻除了具备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广泛性等基本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满足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与规范。比喻的运用可以使事物生动形象,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但在政务新闻比喻的英译过程中要保持语义、修辞的对等却不是一件易事。文章通过分析政务网新闻中比喻英译的例子,研究并提出政务网新闻中比喻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漫画生动传神,幽默风趣,给人以愉悦和思考;比喻则使文章形象鲜明,悦人耳目。在《竹影》中,著名漫画家、文学家丰子恺将“漫画”与“比喻”巧手“嫁接”,形成独特的“漫画式比喻”,使文章形象传神、怡情启智,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一种最普通的辞格。它由三个要素组成:本体、喻体和相似点。使用比喻的作用是: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使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并能使描绘的个别事物增加思想容量。比喻虽然普通但并不容易写好,其中喻体的选择要慎重。本体和喻体要有一点相类  相似文献   

16.
刘勰运用丰富多样的比喻建构了《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体系。根据负载比喻的语言单位不同,《文心雕龙》中的比喻可分为词句比喻和语篇比喻,其中,词句比喻有正格和变式两种,是刘勰分析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理论的主要方式;语篇比喻旨在突出刘勰理论批评的核心,同时体现语言艺术的整体美。比喻作为提升语言表达效果而对其进行修饰的辅助工具,使《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委婉含蓄、形象可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刘勰运用丰富多样的比喻建构了《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体系。根据负载比喻的语言单位不同,《文心雕龙》中的比喻可分为词句比喻和语篇比喻,其中,词句比喻有正格和变式两种,是刘勰分析作家作品、阐述文学理论的主要方式;语篇比喻旨在突出刘勰理论批评的核心,同时体现语言艺术的整体美。比喻作为提升语言表达效果而对其进行修饰的辅助工具,使《文心雕龙》的批评话语委婉含蓄、形象可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修辞手法     
比喻考点分析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二者的词语)组成,它包含明喻、暗喻、借喻、博喻、通感五种。构成比喻的条件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物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擅长“比喻”,其比喻机智幽默,富有哲理性。他小说中的比喻类型多,喻体选择准确,所用的辅助手段使语言表达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语言形象化的手段之一.是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巧妙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出神人化,熠熠生辉。作家秦牧说:“美妙的比喻简直像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赵捷也说:“比喻,它犹如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放射出五花八门的瑰丽图案,它好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从锦囊里抽出五颜六色的彩绸。比喻使诗歌语言增强形象性:生动性、深刻性.加强说服力、感染力、诱惑力。它有助于敲发人们思想的火花。激荡起人们感情的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