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伊拉克战争自由”的军事行动,先后进行了“斩首行动”、“震慑行动”、“地面行动”三个阶段,经过20多天的激烈战斗,美英联军夺取了伊首都巴格达。在这场战斗中,美军使用了一些秘制高科技战地救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1998年12月17日~20日,美英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了连续4天的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空袭,成为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导弹大战。沙漠之狐作战后,新年伊始,美军与伊拉克又多次发生空中军事冲突,伊拉克在南北两个禁飞区设立的多个防空导弹阵地被摧毁,其  相似文献   

3.
在世人瞩目的伊拉克战争中,美英所拥有的先进作战飞机,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空军的参战人数达54955人.超过了陆军参战人数,仅次于海军陆战队(尚未计算陆战队内的航空兵人数)。大规模战斗结束后,美英军队根据其实战经验,立即开始调整其作战飞机的研制、装备和改进工作。本文将对伊拉克后美英作战飞机的发展动向做一些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战争结束了。在战争报导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空袭”,看到最多的电视画面也是美英联军狂轰滥炸的镜头。自开战以来,美英联军主要依赖其空中力量,向伊拉克境内投放了3万多枚炸弹及激光制导导弹。大规模的空袭行动,打掉了伊拉克的所有军事目标,摧毁了伊军的重型武器装备,同时也给成千上万的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失去了制空权,伊拉克近40万的军队竟在20多天的空袭中溃不成军,从而放弃了对首都巴格达的防守。在退守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的战斗中,伊军宣布投降的唯一条件就是停止空袭。由此可见,在现代战争中,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的美国士兵面临一系列让人困扰的威胁。自从美英联军于2003年春季占领该国之后,伊拉克反叛部队用红外制导导弹击落了美军的直升飞机,沿着美军护送线路在路边引爆炸弹,并且向美军基地附近发射迫击炮。最让美军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敌人的神出鬼没,叛乱分子通常在美军对攻击做出反应之前就已溜走。  相似文献   

6.
海湾战争中美军情报保障工作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冬敏 《情报杂志》2000,19(1):89-90
在海湾战争过去九个年头之际,波斯湾上空的硝烟又起,美英两国对伊又大动干戈,使人不禁又想起当年的海湾战争。美英的有恃无恐与两国,尤其是美军有效的情报保障工作是分不开的。这里,有必要再研究分析一下当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情报保障工作的特点,这将有助于我们认清情报工作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免蹈伊拉克的覆辙。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57-59
美英的民众开始对政府“秋后算账”了,到底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哪里?无论是核武器、化学武器还是生物武器目前都没有发现。不过美国人不会忘记,9.11之后“炭疽袭击”给美国带来的恐怖。这种有着诡异名称的病菌,就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生物武器。  相似文献   

8.
魏庆 《百科知识》2009,(2):56-57
士兵在战场上连续作战,除了面对枪林弹雨外,最难对付的可能就是疲劳与瞌睡。于是,军事科研人员在睡眠上打起主意,研制奇异的“睡眠武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难道美军是钢墙铁臂——机械人,可以不吃不喝,连续作战吗?其实不然,美军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敌人进行战斗——疲劳。由于最初的地面进攻及向巴格达推进的速度太快,不少美英联军士兵几天之内都没有睡觉。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打响以来,美英联军陆续使用了多种现代化武器。从战斗机、坦克到各种导弹,武器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果在服役期内投入了战争,则会在生灵涂炭的同时造成各种环境问题,即使它们报废后也还会对环境造成隐患。那些报废的武器又将如何处理呢? 事实上,报废武器的处理并不是什么新的环境问题,只是因为各  相似文献   

10.
董为 《百科知识》2004,(12):16-18
2003年的国际10大新闻之一是美英联军发起“倒萨”战争,并在攻占伊拉克后经过八个月的搜寻活捉了躲藏在一个地下室里的萨达姆。而这个经过巧妙伪装的地下室就是用地质雷达探测到的。人们对现代科技的力量自然印象很深。然而在捕获萨达姆的前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与法国电力公司和法国道路桥梁研究中心的工程师们一同用同样的仪器对周口店遗址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微波炸弹     
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2002年12月4日表示,联合国核查人员将证明伊拉克不拥有任何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并不能避免战争,因为美国一定会找其他借口对伊拉克宣战。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2002年12月4日表示,联合国核查人员将证明伊拉克不拥有任何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并不能避免战争,因为美国一定会找其他理由对伊拉克宣战。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28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证实,两名日本记者27日傍晚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遭袭击死亡。这是自从日本政府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以来,日本人在伊拉克首次遇害。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是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体现,但美英等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期间实行新闻管制,对信源操控,形成舆论霸权以及西方媒体高度“自律”配合政府军方,形成新闻舆论“一边倒”的事实表明,西方所谓的不受限制的、绝对的、全民“普遍权利”的新闻自由一旦与阶级利益发生冲突就会出现名存实亡的矛盾景况。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战时新闻管控和运作进行剖析,揭示其实质,初步探寻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结束已经三年多了,虽然至今美军还深陷在伊拉克的泥潭里无法自拔,但三年多前的那场战争堪称是一场现代经典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到2003年5月2日,美军在短短的40多天里即占领伊拉克全境,基本结束战争。号称雄兵百万的世界准军事强国伊拉克几乎没有进行过一次像样的抵抗。很多人都以为,美军完全是凭借高科技武器击败了武器落后、孤立无援的萨达姆政权,但仅有高科技武器是无法在如此小的伤亡下取得迅速胜利的,这里,一场不为人知的现代间谍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拉克军队在哪里?2003年3月19日,夜色朦胧,伊拉克临近约旦的西部边…  相似文献   

16.
蓝翀 《中国科技信息》2005,(18A):195-195,203
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是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要体现,但美英等国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期间实行新闻管制,对信源操控,形成舆论霸权以及西方媒体高度“自律”配合政府军方,形成新闻舆论“一边倒”的事实表明,西方所谓的不受限制的、绝对的、全民“普遍权利”的新闻自由一旦与阶级利益发生冲突就会出现名存实亡的矛盾景况。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战时新闻管控和运作进行剖析,揭示其实质,初步探寻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秘密研制20年的“战斧”式多用途巡航导弹,一走向战场,便杀气腾腾地向伊拉克劈了四板斧: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的第一板斧,主要攻击目标是伊拉克的指挥控制机构、核生化武器设施、防空阵地、萨达姆地下住处和指挥中心。1月17日凌晨2时,美军从“密苏  相似文献   

18.
<正>7月9日,伊拉克总理兼武装力量总司令海德尔·阿巴迪宣布,政府军在收复摩苏尔的战役中取得胜利。摩苏尔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的第一个主要城市。阿巴迪的这条消息意味着,随着在摩苏尔的完全败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控制区域也仅仅剩下了伊拉克西部的沙漠与乡村地区。那么,摩苏尔是怎样一座城市?"伊斯兰  相似文献   

19.
在北约向南联盟的狂轰烂炸中,“向帕奇”武装直升机又出现在巴尔干上空。海湾战争中武装直升机曾经大显身手。1991年1月17日凌晨,由“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机队,从低空闯入伊拉克防空区域,对伊拉克军事目标进行空中袭击。  相似文献   

20.
周京平 《情报杂志》1992,11(4):76-78
海湾战争从1990年8月20日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爆发,到1991年9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开战,空战用了6000个小时,地面战仅用了100个小时,就胜利结束。战争结束后,人们把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完全归功于美国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军事指挥员的才能和各盟国的密切配合,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是人们不应忽略另一条战线,即情报战在这场战争中所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