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子平 《出版参考》2006,(8S):15-15
暑期是图书销售的黄金季节。太原书城为创造新的销售高潮做了全方位准备。针对暑期销售的特点,书城提前备战。加大了暑期中各种活动、学习用书:社科、文艺、少儿、科技、文教等品种的进货力度,保证货源。就暑期书城店堂内人气旺盛,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的状况,书城进一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并努力把休闲和购书合理结合。通过精心布置店堂购书环境,努力营造书香氛围;有针对性地丰富图书品种、优化图书结构、提高图书品位;并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媒体宣传等大造声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许多出版社与各地书店纷纷建立了特约经销关系。我们漫步于上海街头,时常可看到在一些书店门市部的大门口,悬挂着“某某出版社特约经销处”的招牌。读者们走进店堂,也确实能感受到这里的图书陈列、环境布置都颇有特点。有关出版社的图书品种齐全、备货充足,到书时间也比其他书店提早十多天甚至两三个月。有的书店还为特约经销的单位设计布置了专题橱窗,形象地介绍了出版社的性质、任务和出书方向;有重点地为该社开展了新书预订、缺书代办或外地邮购等业  相似文献   

3.
正3月21日起,上海市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古籍书店、上海外文书店、朵云书院、上海三联书店、钟书阁等58家实体书店,联合推出"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春季图书大联展特别活动。活动期间,各大书店在实体店堂特设展销专柜专架,悬挂书店特色活动海报,以八折购书优惠,集中展销超过100种精选图书。同时,参展书店也积极运用和拓展网络渠道,如通  相似文献   

4.
大书城与中小书店完全不是“大小”上的区别,它有很大的本质差异。“大书店绝对不简单是中小书店的放大。国内的中小书店鉴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销售规模的局限,许多书店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很难扩大经营;而大书城的管理水平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没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大型书城是不可能正常运转、生存、健康发展的。其经营手段也不同。小书店的经营相对比较简单,图书定位、产品采购等如果认真经营,则大多数会盈利;而大书城则不能简单经营。中小书店的图书品种多是集中在少数的几大类图书,并且以一种图书经营为主;而大书城陈列的图书品…  相似文献   

5.
叶新  李漓 《传媒》2004,(11):58-60
编者按:"买图书到书店,买杂志到邮局",井水不犯河水.这是读者长期形成的习惯,更是我国书刊发行体制发展的结果.但是现在一切都在改变,邮局在销售图书;而书店也开始经营杂志,在超级书城设置杂志专区,在连锁书店摆放杂志专架.  相似文献   

6.
大书城概念     
开雅 《出版经济》2004,(12):16-18
大书城在中国不过短短几年的历程,普遍来讲并不是很成熟,或者说还没有一条阳光法则可遵循,但大书店与其他行业的大型零售有着一定的共性,当然也有很多书业独有的鲜明个性.不论是翻看国内外书业的实际经营领域,还是查找世界各地图书行业的理论著作,你很难找到有关大书店的基本概念,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论述.毫无疑问,大书店是一个全新的零售领域,书店人在欢乐与痛苦的管理经营中摸索前行.就目前国内大型图书零售企业普遍经营的水平,以及生疏的管理状况来看,大书城取得骄人业绩绝非简单的事,但在中国,大书店的确有着光辉耀眼的商业前程.这里,我们根据多年对多家大书店的了解,以及亲身体验,以点说面,讲述一个大书店的基本概念.大书城并不神秘,但大书店与中小书店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图书发行的主力军新华书店在各省市县随处可见,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因应社会需求以及民营书店带来的冲击,新华书店组建了一批如北京五道口的外文书店、高等教育书店、西单的科技书店等专业书店。近几年,新华书店开始实施以组建集团和连锁经营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如新成立的新华驿站及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另外一批大型书城也相继建成,如深圳书城、海淀图书城、上海书城、广州书城等。  相似文献   

8.
《出版发行研究》2003,(12):26-26
11月23日,辽海出版社与中图读者俱乐部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联合举办了《领导》读者见面会。 《领导》是辽海出版社从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的,2003年9月正式出版,即在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当月全国非文学新书销量排行中位列第4名,此后在全国各大书城财经类图书排行榜  相似文献   

9.
当学术文化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一度受到冷落的时候,坐落在上海绍兴路上的一家学术书店却办得很红火,建店刚一年,即以其弘扬学术文化而博得读书人青睐。最近记者慕名到这家书店——上海联合学术图书发展公司门市部采访,踏足店堂,一排排书架并肩而立,具有文化内涵和学术底蕴的高品位图书似繁花杂陈,引人瞩目。人们到这里如进入文化净区,行销于市的低劣平庸之作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一些书城里面设立了小专柜,根据不同读者的需要,为其推荐和搭配各类图书。除了为家庭藏书服务,同时还为单位的书柜、书架、图书室配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渝东门户:个性化书店是对大书城的有力补充,也是大书城在某一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同样,大书城个性化书架的诞生,无疑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眼球,在指导读者阅读,引导读者消费方面,更具有前瞻性和可塑性,同时也更进一步提升了书城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了竞争力。高压电子:这种做法用营销术语来说,就是最新的4R理论中的“关联”。其实市场由此还可细分,比如专门设立“老板书架”之类的,其实…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4,(10):25-25
读者更乐意购买期刊的地方是大型书店和书城,那里的卖场环境和书刊集中度。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销量不大就否定书店和书城的期刊销售潜力,而应当对读者进行适当的引导,现成的渠道在那里了,再加上适当的宣传和促销手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去书店和书城购买期刊。  相似文献   

12.
天地图书书店虽坐落于并不繁华的地区的一个地库里,但店堂环境很幽静,经营图书门类广,品种多,满足率高,不仅能吸引远近的读者,而且能留住读者选购。我曾两次逛天地图书,都见读者选购图书十分踊跃,生意兴隆。正因为天地图书这家大型书店生意兴隆,使得临街的附近3家小书店由于经营品种不  相似文献   

13.
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红火热闹令人兴奋不已,而且许多业界人士认为这次订货会基本确定了2004年的阅读"风向标".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待于我们对每月最新书榜的及时分析.综合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上海书城、中原图书大厦以及西南书城四大图书卖场2月27日至3月4日的综合类图书销售榜单,当前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版社之间同类题材的品牌争夺战和相关系统的渠道资源争夺战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4.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30):7
"茅奖"图书热销的启示《光明日报》报道:"茅盾文学奖"成为这段时间的一个热词。不论是网上书城还是实体书店,5部最新获奖作品都占据了首要的位置;部分往届的获奖作品也被重新集中陈列,成为吸引读者选择的热点。不少读者表示,自己正是被"茅奖"吸引而关注到这些书和作家。茅盾文学奖对图书市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超级书店、大型书城,在方便读者购书的同时,也使得图书发行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同时也对大卖场图书陈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3月15日,中国经济出版社在北京西四北大街创办了一家经济专业书店——中国经济书店。它的诞生,恰似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在首都书市上激起朵朵浪花。从开业头十天的情况看,可以用16个字来评价:开门大吉,生意兴隆,预料之外,情理之中。开业头一天,恰逢星期日,风和日丽,春意盎然。店门一开,购书的人群如洪水般涌向店堂。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6点半,人流不断,书架则愈来愈空。预定展销10天的图书,不到半天就有约五分之一的图书告罄。由于读者太多,两层店堂均有人满为患,书店不得不暂停进人,采取放出一批顾客再放进一批顾客的办法。晚上下班后,店门又被一批外地来京购书心切的读者敲开,书店一直营业到晚9点。一天之中读者约七八千人。  相似文献   

17.
新华书店开架售书方便了购买,迎来了众多读者,特别是教育“减负”,学校不统一征订教辅书,店堂大大增加了“看客”。前不久,笔者到过多处门市调查研究,发现不少营业人员轻视书店“看客”,有的还以生硬的态度、难听的语言相待。在店堂里,对于看书时间稍长的顾客发火、说脏话,甚至恶语中伤。这里,我要大声疾呼,同志,你不应该!新华书店开架售书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方便读者,提高书店竞争力,以扩大图书销售。读者既然可以在个体书店、书摊前,自由自在地看书、选书、购书,作为具有几十年光荣传统的图书发行主渠道──新华书店更应…  相似文献   

18.
◆女性阅读率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并在2005年度首次超越男性3.8个百分点,男女阅读率总体比率达到12∶13。◆2003年至今,读者群体一直是未婚者比例较大,而且在近三年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未婚读者的比例占72.3%。◆19岁至35岁的中青年为我国的核心读者群,占73.1%。本科学历读者比例为42.7%,硕士及以上学历读者只有6.4%。◆读者对书店类型的选择上,相对独立书店、专业书店,读者更愿意选择去大书城和图书大厦购买图书。2005年,有83.9%的读者选择在大型书城购书。◆56.5%的读者在2005年的购书消费比前年有所增加。但不容乐观的是…  相似文献   

19.
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民营实体书店的数量稳中有升,但是那些极具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却避免不了接二连三倒闭的命运。经过探究不难发现,当前个性的民营实体书店经营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网络书店和大型书城的冲击,另一个就是图书价格原因。由于它们的发展定位于小众读者,因此造成发展规模和运营  相似文献   

20.
大书城对读者不是神力无边的书店,读者也不是对大书城顶礼膜拜的读书人.没有哪家大书店,能够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使顾客百分之百满意;也不是所有读者,对大书店所能提供的服务,都感到十足的称心如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