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摆一摆”、“做一做”,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亲自动手去摆一摆:个位不够减的应该怎么办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很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2.“拼一拼”、“剪一剪”,使学生认识事物 在教学“拼组图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不同的圆形剪一剪、拼一拼。这个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学科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2.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一、让学生多“动”所谓多“动”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学习 ,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具 ,多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 ,让他们自己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如教学“5”的认识时 ,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 5根小棒、5个圆片、5…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中,不仅要靠演算、类比、推理,从而建模,还可以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误区1:数学课或劳技课?
  曾经的数学课,计算教学总是那样单调、枯燥,几何图形知识的教学也常常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在如今的数学活动公开课(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教师先用美丽的图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可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剪剪拼拼:先剪两个三角形、拼这两个三角形-一剪飞机、拼飞机-一剪双喜,剪蝴蝶……整节课学生都在那里剪、拼、贴.剪剪拼拼贯穿着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是在上劳技课,而不是在上数学课.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理念哪里去了?数学味去了哪里?没数学味的课难道还能称为数学实践教学吗?  相似文献   

5.
图形剪拼是一种常见的几何活动,“剪”就是将整体的图形分解为各个部分;而“拼”则是把若干分散的图形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图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剪拼作为一种直观思维或动作思维,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来谈谈图形剪拼的一些教学功能.1发挥直观功能,激发数学思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性认识,即需要借助于直观来达到对抽象对象的把握.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大力推崇直观,他认为:“一切…  相似文献   

6.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让学生多动   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学习,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从低年级学生思维的规律来看,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多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如教学“ 5”…  相似文献   

7.
1.通过观察,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知道多边形的内角和如何去求。2.灵活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上示范指导课学四边形这一课时,我打算以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的操作作为探究的背景,以“实验不等于证明,剪拼量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为探究的深层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去理解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相似文献   

9.
宋仁雍 《云南教育》2001,(14):34-35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我们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以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内容为例,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四种方法。   一、操作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摸一摸、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这就是操作法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运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如教“长方体、正方…  相似文献   

10.
在未开展课改、未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学校,怎样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较好地融入“老教材”的教学中呢?实践出体会。例如,我在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这样来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我说:“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各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于是,学生便边思考边动手操作起来,还不时地与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然后,学生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做法,他们边口述边展示剪拼的过程。甲生乙生丙生……接着我问:“在剪拼的过…  相似文献   

11.
分析现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以‘拉一拉’活动导入课程不合理‘、数方格’法的片面化看待和不科学规定‘、分、移、补’活动中结论和剪拼方式不完备”等问题。据此,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完善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教研工作近15年,参与了数百次的数学课堂教学检查和省、地“教坛新星”及优质课的评选.从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选择“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节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这个课题有利于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如剪拼、折叠、作图等)引入新课,课堂上便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去证明定理.但即使是对这一典型课题与公开教学,绝大多数教师仍是强制学生按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模式和“套路”去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结构仍显呆板僵化.表面上看整节课师生双边活动活跃,师生忙忙碌碌,且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清晰有序.实际上这样教学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其要害是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尤其是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差异和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的思维特点,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学具。在动手中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数学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操作的实效呢?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根据这一理念,中考新题型——剪拼题应运而生,旨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特选几道剪拼题解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关于圆的面积的教学,小学数学教材采用了把圆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用这些小扇形(一正一倒)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但是怎样启发学生由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出发想到把圆剪成一些小扇形、再把这些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才是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关键。现行教材和许多老师的教学都直接给出了剪拼过程,而忽视了启发学生“想到”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剪拼过程成了无源之水,使教学成了一个生硬的灌输过程,而且丧失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极好机会,实为可惜。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段时间的“图形面积”的教学,学生对图形面积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我把“梯形的面积”作为我这个单元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并且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下出示梯形图,让学生质疑:“如何求梯形的面积呢?”在他们的疑问中,我拿出事先准备的活动材料,让他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  相似文献   

17.
<正>图形等面积剪拼问题在不少地区的中考题中都有所涉及.这类题充分考察了学生剪、贴、拼、探、猜、思、算等探究能力,带有浓厚的数学活动意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大难点.在学完了"勾股定理"之后,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图形简拼,尤其是正方形的剪拼问题的操作经验,但这对于解题还远远不够.从教师层面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发表的相关文献,大多数都比较重视如何将矩形剪拼成等面积正方形的问题.事实上,有  相似文献   

18.
李莉  王燕 《河北教育》2000,(1):33-33
“三角形面积”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转化成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一、巧数方格,蕴伏规律。 引入新课后,首先是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教师出示一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如图: 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方格…  相似文献   

19.
从单纯的对“教”的研究转移到重点对“学”的研究,这无疑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呢?一、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所谓从“学”着眼设计教学方案,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知识准备状态,设身处地想想,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应该怎样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弩力使自已“贴近学生”或“成为学生”,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例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推导公式时,学生需要用到“转化”的思考方法,而这种方法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已学过。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可以首先考虑诱导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是把三角形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已知图形,从已知图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为此,可复习提问:我们曾用剪拼、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