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根据本科新生培养的特殊性,相继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并通过多元化、学科交叉、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师组强化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方位引导。这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模式改革。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教育改革的先声,深入探究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和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本科导师制特点,将有助于在基本理念、平台运行、制度保障、工作思路四个维度上着力加强导师平台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推进通识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多学科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辅导,是当前通识教育下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立足于研究本科培养模式下,如何更加高效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组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发展的三个阶段,介绍了元培博雅计划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基本路径,以资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15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十年院庆之际,来自海内外的本科教育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研讨会为元培十周岁送上祝福。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15所大学25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  相似文献   

5.
历经六年元培计划实验班的通识教育试点之后,2007年9月6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正式建立,这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学院、只有学生导师而没有学科教师的学院。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教育改革肇始于2001年,2007年9月正式成立元培学院。元培学院的第一种制度优势是给予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学生入学时不确定专业,在三学期后经过通识教育以及若干专业的学习尝试之后再选择专业,选择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年的探索,通识教育在我国已被普遍接受并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改造特征,形成了三种理想类型,即精英模式、大众模式和传统书院模式。三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模式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模式。三种模式在设计上借鉴了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而非欧洲大陆国家的做法。三种理想类型为中国化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尝试,但是,三种理想类型的本土化改造在理念认识、制度设计和示范价值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通识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与学生知识结构生成的矛盾、通识教育知识化、通识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等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高等理科教育》2010,(2):F0002-F0002
元培学院(以下简称“元培”)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推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的一个部分。元培计划试验班历经六年后,北京大学于2007年9月正式成立元培学院。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国内最早探索人才培养的本科学院。本文介绍了20年来元培学院在跨学科专业建设、弹性学制、学生自由学习、住宿制学院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科试验班类、理科试验班类 北京大学:可以说,试(实)验班为北京大学首创。北京大学于2001年开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9月成立元培学院。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写“文科试验班类”或“理科试验班类”,也就是说,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了解后.  相似文献   

11.
元培学院以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命名,是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基地,借鉴世界优秀大学的成功经验,贯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方针,建立中国特色的博雅教育计划和北大风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前瞻性课程体系,创建全方位的高水平导师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住宿制书院,搭建宽广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领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定义及局限出发,对北京大学元培学院9年多来在通识教育基础上促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建立跨学科专业的实践进行梳理,探索元培模式在大范围推广的可能及局限,希望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贡献本土经验。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始通识教育改革实践的两所大学。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作为通识教育试验点进行小步探索,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再做推进,是改革代价较小、比较稳妥的一种选择。复旦大学全面推进的方式为通识教育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和氛围,让处于其中的师生更容易理解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重视通识教育。复旦学院的建立为通识教育提供了组织基础,利于开展多方合作,更易得到专业院系的支持。北大和复旦的两种模式各有千秋,笔者从通识课程设置、教师资源、学生管理、住宿制度四个方面比较了两所学校通识教育培养的特点。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通识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如通识课程挑战度、学生投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等,以期能为通识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深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就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对学生实施分流培养、因材施教.新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以往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5.
"学生满意度"是一个舶来概念,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是指高职学生对学院提供的各项服务的主观评价,高职教育满意度测评比较抽象,因此,有必要收集数据、构建具体的模型开展测评。本研究以高职教育学生为满意度测评对象,抽取长株潭地区486个样本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整体情况较好,与学生对创业就业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学生对辅导员管理满意度测评最低;"教育服务"和"教学师资"因子对高职教育满意度测评的影响较大,高职学院应继续注重高职教育的整体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优化教育服务,加大实验实训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处于思政教育边缘化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培养处于思政教育边缘化的学生的三大基本措施,即培养思政教育边缘化的学生要求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培养思政教育边缘化的学生要求改革教育方式:培养思政教育边缘化的学生要求创新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生视角研究和反思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实施效果将有助于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制度与实践。基于此,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了解X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研一、研二和毕业一年3个阶段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对培养效果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各届学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最高,对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普遍认为现有课程有助于提升理论水平;在读生对基于高校—政府—幼儿园合作的专业实践模式的满意度较高,但提出实际运行过程有待完善;毕业生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满意度比在读生更高。因此,建议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制度框架,加强对实践导师的培训与监督,大力改善基于高校—政府—幼儿园合作的专业实践模式的运行效果;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增进学生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理解,强化成人学习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为例,以探索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更好的班级学生干部培养模式为目的,分析了阳明学院目前的学生干部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评价高职院校办学优劣的核心指标就是学生的满意度与企业满意度,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学生和企业这两大客户需求。通过构建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实施专业群分类,建立企业学院与企业冠名班,拓宽学生继续教育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等教学改革举措,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毕业生质量,满足企业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国内高校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和培养模式凝固化的缺点,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宜宾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宜宾学院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并对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体系、校内综合性实践基地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创新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