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受以演唱为中心的歌诗艺术实践影响,相和歌辞艺术形成了不同于一般徒诗、诵诗的独特个性:其曲题与歌辞的音乐、情感属性有密切关系;解艳趋乱对诸调曲、大曲歌辞形制有重要影响;附加套语提示着歌辞的艺术职能;相和唱奏方式形成了歌辞语言丰富多样的复叠现象;填词之设皆为演出的相和歌辞表现出独特的叙事形态和叙事技巧。凡此种种,显示了相和歌辞作为歌诗演唱文本的原生态艺术魅力,也启发了解读乐府歌诗艺术的潜在视阈。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义和本字,属于文字学著作;而后者则是打乱《说文解字》原有体系,建立自己的说解系统,属于语言学著作。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旧题《饮马长城窟行》是研究汉代文学作品中"长城意识"演变的典型文本。旧时多以《乐府诗集》中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一诗为其乐府古辞,但此说疑点颇多,存在较大问题。从诗文内容、用词用句、整体风格等角度来分析,结合汉代"长城意识"的演变过程与规律,发现:这一题目的乐府古辞并非是《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而传为汉末陈琳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才是这一乐府旧题的真正本辞。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是巨大的成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令人惊叹!但在这些赞美之辞中间,一些西方记者在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似乎总有一些酸溜溜的味道,他们一会儿说北京奥运会是"不惜重金,铺张浪费",  相似文献   

5.
魏笑 《文化学刊》2023,(8):244-247
刘勰指出“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原因会导致文学评论产生偏差,而其“六观说”能够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品。以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为视角,从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和宫商六个方面,对诗圣杜甫的诗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进行评议,探究杜甫诗歌蕴含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沉郁顿挫的诗风。以“六观说”为视角评议诗作,对于深入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刘勰的“六观说”在文学评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李白的诗歌意象、生平考证、诗歌思想的研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然而从诗与文的角度对李白的纵横话术进行解读方面却常常被前代学者忽略,导致研究成果往往大而不精。鉴于前人对李白的纵横话术解读不深刻、不全面的问题,该文对李白的经典诗文中的纵横话术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对李白的纵横话术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给读者树立一个不熟悉又熟悉的完整的李白形象,更准确地定位李白其人、诗歌思想和诗歌风格,认识李白对先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清晰地认识唐代文人的气质和为官之道,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莺啼燕语报新年”,2011年的新年已经来到。值此辞旧年迎新春之际,我谨向热情关心和支持《文化交流》办刊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文化交流》的广大读者、作者朋友以及《文化交流》的办刊工作者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文化交流》因你们而精彩!  相似文献   

8.
国内学者多从两个方面对美国金融监管法案进行研究,第一是对改革法案的不同角度解读,第二是对改革原因与效果的评价。然而,作为金融领域里一项重要法案,笔者认为有必要从金融法的规制和原则对改革法案进行解读。本文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体现了金融法的“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中央银行监管职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云岚 《职业圈》2014,(10):66-67
曾经有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以此看来,某些“庸才”或许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或许是被传统心理定势看偏了的“短才”。的确,在一个单位中,各方面的人才都会有,甚至可以说,人人有优长,人人是人才,就看你能否满腔热情地去发现。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关于唐人传奇性质与地位的判断构成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小说史之常识,而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其质疑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传奇源自汉魏"志怪"与"始有意为小说"。其实,"志怪"与"杂传"并不是一个逻辑层面的概念,两说并不矛盾。鲁迅立足于现代立场对于唐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部分——传奇文进行文体性质的追认,符合文学发展的基本历史,也符合文学研究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有其鲜明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12.
“可信”与“可爱”的悖反性命题 ,是纠缠王国维一生的根本问题 ,也引起后来学者对之的无数论证与阐释。本文以王国维前期文本为依据 ,通过对其所推崇的三种思维方式即充足理由原则、直观经验论、思辩原则的递进式考察 ,揭示其以“可信”求“可爱”的内在精神旨向 ,即追求一种“可信”所及的“可爱” ,及将之作为人文学术理想状态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德国生态哲学家萨克塞说,生态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告诉人们用广泛关联的整体观点看问题;美国学者卡罗琳·麦茜特则认为,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哲学扎根于有机论。①其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告诉我们的无非都是同一个信息: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东西都彼此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粗略地说这就是所谓的“生态观”。20世纪的下半叶,西方学术史上最具纪念意义的事件之一就是生态学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成了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全新的世界观。它与西方传统的科学世界观明显不同。在传统的科学世界观看来,世界是由一群基本而独立的…  相似文献   

14.
希腊"规则"     
  相似文献   

15.
"北大醉侠"     
  相似文献   

16.
"离婚"模式     
  相似文献   

17.
野猪"缘"     
  相似文献   

18.
论"师德"     
  相似文献   

19.
20.
百年"年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