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很多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提出的新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把握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3月25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数学课标》”)印发,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在“结构体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与改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也提出了许多建议。那么,《2022年版数学课标》新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工作思路上有三个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问题导向。从问题导向的角度来说,在数学课程方面有一个反映比较集中的具体问题:考试评价与课标要求不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这一点上有了两方面的增强:一是在描述课程内容时,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的新变化、新理念以及落实课标中的关键问题,修订组组长曹一鸣教授、厦门市大同中学廖辉辉老师就“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义教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等重要话题展开对话。——编者  相似文献   

5.
方齐珍 《福建教育》2023,(27):37-40
<正>课程标准对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的党和国家的政策必定要有所回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是在“双减”大背景下出台的,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修订,为教师落实“双减”政策指明了方向。下文,笔者尝试基于“双减”政策的内涵,理性审视2022年版课标的新变化,探讨教师可以在教学层面开展哪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丽琴 《天津教育》2023,(8):116-1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在核心素养、课堂结构、课堂内容、评价策略、学科融合等方面有了全新的理念。新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教学的指导性和学段的衔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教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教学应该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独立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针对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7.
苏明强 《福建教育》2022,(18):13-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特点。本文阐述了课程标准在整体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四个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给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的颁布,阶段性与整体性、一致性一起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广泛关注。“课标2022年版”中有关“阶段性”的表述比比皆是,如:课程理念中,“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课程目标中,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刘莉 《湖北教育》2022,(8):8-10
<正>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指向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实验学校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讲、落”活动和“学科课程实施手册研制助力课程教学高质量实施行动”中,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大单元教学优化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深入推进了学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栾长伟 《辽宁教育》2022,(21):17-2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相对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有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组内离差平方和等新知识的同时,也对简单随机抽样等知识的能力要求层次进一步提高,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笔者对新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对新增加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通过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目录对比和词频比较研究发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2011年版的继承与发展;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并详述了具体的学业成就表现。建议:深入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进一步挖掘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掌握变化特征;加强课标、教学、考试命题一致性的研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程颖 《天津教育》2023,(35):171-173
<正>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单调、教学内容单一、学习活动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比较突出,基于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课程标准编制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则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作为五大课程理念之一,并赋予其重要的价值定位——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于2011年底正式颁布,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新修订的课标教材。《标准(2011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为帮助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解决学习《标准(2011年版)》过程中的困惑,本刊特邀请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撰写了系列解析...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需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回答“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三个问题。教育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进教育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改进教育评价”中提出:“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8.
《青海教育》2022,(Z3):42-51
<正>青教办函[2022]75号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进一步落实《青海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青教基[2022]6号),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对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新的课程理念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如“教—学—评”一致性、数概念的一致性、数运算的一致性等,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的理念和方向,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惑。为何要提出运算一致性教学?运算一致性教学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运算的一致性?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提供了数学教学的相关标准。准确理解和把握数学教学标准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