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对棉花区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将参加新疆自治区2008年棉花品种区试(早中熟2组)的11个品种包括早熟性、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7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总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42%,反映了所考察性状绝大部分变异信息.根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以各因子对总变异的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各品种的综合得分并排序,列前3名的依次为40428,THK-331,锦科255,它们高产优质,综合表现突出.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将11个供试品种从早熟、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聚为4大类.第Ⅰ类有THK-331、40428、K-263、锦科255共4个品种,属较高产、中上质类品种;第Ⅱ类含99-6、M2、中49(CK)3个品种,为中高产量、中质类品种;第Ⅲ类有康地3052和99-9两个品种,为中产量、中下质类品种;第Ⅳ含X11006和9816两个品种,属高产、较优质类品种,并指出各类品种的主要产量与品质性状改良目标.综合评价结果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棉花品种改良及亲本选择提供信息,运用聚类、判别、多元方差等分析方法对参加2011年黄河流域中熟常规棉区试A、B两组共20个品种的产量、早熟性、抗病性及品质指标共12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以枯萎病指最大(25.36%),黄萎病指次之(19.45%),皮棉产量、株铃、铃质量、麦克隆值及纺纱均匀指数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及整齐度的变异系数较小.聚类分析(minkowski距离,ward方法)将20个品种聚为4大类,基于聚类结果再进行判别分析,误判率为0,表明分类结果可靠.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类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第I类属早熟、较高产优质类;第II类属中早熟、中产中质类;第III类属较早熟、高产中下质类;第IV类属中熟、中低产中上质类.针对各类品种的特征提出合理利用的价值和改良目标.百棉985、中植棉1017及锦科棉11号3个品种性状表现突出,在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2005年黄河流域区试B,C两组17个杂交春棉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0.84%.通过聚类分析,从纤维品质的相似度上将17个品种划分为四大类,并对各类品种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第1类为优质棉品种,第Ⅱ类为亚优质棉品种,第Ⅲ、Ⅳ两类为中质棉种。同时,对各类品种的品质育种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甜叶菊为试材,采用正交法对影响其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的5个因子进行优化,进而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SRAP反应体系影响大小顺序为:MgCl2,Primers,Taq,dNTPS和DNA。20μL的SRAP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2.7μL,10×Buffer(含15mmol/L MgCl2)溶液3μL,2.5 mmol/L的dNTPS 0.8μL,10μmol/L的前后引物各0.75μL,20ng的模板DNA 1μL,5U Taq聚合酶;品种内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为0.24~0.69,当遗传距离为0.48时,可将上述12个甜叶菊品种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5.
使用合丰25等来自13个育种单位的13份大豆(Glycine max)品种对大豆20个连锁群上的100对SSR标记进行筛选,最终保留了扩增稳定且多态性较高的43对SSR标记,分析了黑龙江省83个主栽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共鉴定出等位变异157个,每个位点2-7个,平均为3.65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216-0.937,平均为0.638 4,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大.故拓宽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模型Yij=μ+βiIj+δij对2000年河南省玉米区试(套种组)品种在多个试点下产量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间产量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属于高产稳产类的品种有:新单22、郑单518,高产不稳产品种有4个,低产稳产品种1个,低产不稳产品种有8个。  相似文献   

7.
正看色与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想拍好菊花,先得懂得菊花的品种及花形特点。第一看种型,以花径大小分为大菊和满天星;第二要看花瓣,主要有桂瓣类、管瓣类、平瓣类、匙瓣类;第三要看花形,主要有荷花、莲座、反卷、芍药、管盘、舞环、松针型;第四看花色,大体分为黄、白、紫、粉、红、茶、绿、墨、杂九个色系,每一色系又有明暗和浓度的变化。菊花色彩缤纷,即便是同一颜色的花朵,其色  相似文献   

8.
籼型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群的RAPD和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个籼型杂交水稻亲本进行RAPD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小,在0.0589~0.3913之间。15个亲本按类平均法可聚为不育系Ⅰ和恢复系Ⅱ,其中恢复系类Ⅱ又分为两个亚类不含明恢63血缘的Ⅱ-1和含明恢63血缘的Ⅱ-2。类群间遗传距离、杂交表现及优势分析表明三者均为Ⅰ/Ⅱ-1小于Ⅰ/Ⅱ-2,这揭示出当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很难超过汕优63的原因可能在于亲本间遗传基础狭窄,差异小。要提高水稻的杂种优势,在遗传距离较大的类群间配制杂交组合可能是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生清 《生物学教学》2004,29(12):48-49
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般为单基因遗传,可分五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及伴Y遗传。究竟如何简捷判定其所属遗传方式,常使师生感到棘手,抓不住核心本质特征。现特介绍一种更为简捷的判断方法——病男病女法。  相似文献   

10.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3个品种(系)及8个杂交组合F1的幼胚作为供试材料,取12-16日龄的幼胚接种在附加2,4-D2.0mg/L和6-BA1.0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3-5d后所有供试材料都具有愈伤组织。筛选出适宜的继代培养基为:MS+2,4-D4.0mg/L NAA0.5mg/L LH500mg/L 0.5%蔗糖+0.85%琼脂;大穗2、昌乐2号、抗锈204、品系38等材料愈伤组织生长较好。植株再生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 6-BA0.5mg/L 0.3%蔗糖+0.85%琼脂。抗锈204、昌乐2号、优265/昌乐2号、优265/京选6号、优265/有芒白4号等5个供试材料分化率较高;杂交胚与常规品种比较,幼苗分化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六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中有这样一道题:a、b、c均为自然数,二次函数y—ax‘+by+X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不同的交点为A、B,且A、B到原点的距离都小于1.试求a+b+c的最小值.《初中生数学学习》杂志在今年7—8期((1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答及部分试题背景探源)}中给出了如下一种解法.【解]设A、B两点的坐标为(X;,0)、(。‘。,o)且XI<XZ.依题设卜;卜1,卜。KI,又a、b、c>0,b抛物线的对称轴X—一大<0.。。。——。。,’。、J、。一山又抛物线y二ax’+bx+c与y轴的交点为C(O,C)且C>0,;…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敏感玉米品种苗期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50/50以上浓度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半无叶类型、普通类型豌豆为试验材料,对小叶突变体基因位置与子叶颜色基因、初花节位基因的遗传距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突变体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呈完全隐性,小叶突变体基因af、子叶颜色基因i、初花前节位lf表现连锁遗传,且位于第一染色体,测得小叶突变体基因af和子叶颜色基因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71个遗传单位,小叶突变体af基因和初花节位基因lf的遗传距离为37.73个遗传单位,三对基因之间的顺序为lf,af,i。  相似文献   

14.
玉米农艺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的300个杂交种的农艺性状的分析发现:农艺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为抛物线,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但决定系数较低,聚类结果与材料的血缘关系不明显,在进行种质聚类时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和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敏感玉米品种苗期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50/50以上浓度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弥勒市8个主栽葡萄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以这8个葡萄品种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组多态性检测,从40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用于ISSR扩增.结果显示,筛选出的这10条引物共扩增出81条谱带,其中66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百分率较高,为79.9%;根据ISSR的扩增结果进行相似性系数分析,8个葡萄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0~0.78之间,平均为0.647;通过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处,8份试材分为2大类群,其中第1大类群包含3份欧美杂种品种和1份未知来源品种,第2大类群包含4份欧亚种品种.由此推测未知来源的这一品种属于欧美杂交种品种.  相似文献   

17.
1.可充电电池类题目 例1(天津第7题)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19.
三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敏感性及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三种麦田常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除草剂对不同品种玉米根的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在玉米苗期试验中,供试的三种除草剂对玉米的生长均呈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大田残留试验中,异丙隆的残效期最长,麦佬次之,杜帮巨星最短。  相似文献   

20.
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0个大豆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可由3个相互独立的主因子所代表,F1是生产力源库因子;由株高,茎粗,有效节,百粒重和株粒重组成;F2是籽粒生产力因子,由有效荚,有效粒,株荚重组成;F3是分枝因子;由分枝数单一性状组成。其中F1的作用最大,F2的遗传不稳定。为有效地提高粒重和量,首先要注意株荚数,株粒数的必廊,根据诸供试品种的主因子得分向量,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