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为了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行为及其特征,采用《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初二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初二学生基本都有上网经历,平均每周上网4次左右,上网时长大多3小时;上网地点集中在家里;上网行为以聊天和游戏为主;上网目的以娱乐和交友为主;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家庭层面提出关注初中生网络使用习惯、针对不同性别开展教育、加强家庭网络监控、预防网络成瘾倾向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析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南大学本科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结果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大学生上网现状的特点,简析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徐运 《上海教育》2002,(5):54-55
关于小学生上网之事,有关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对此褒贬不一。有的认为上网能增加信息量、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有的则认为小学生还缺乏识别能力,网上的不健康信息会误导孩子的成长。那么,现在的小学生上网的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以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此次调查,共发问卷478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虽然调查对象范围有限,但多少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学生网吧上网的现状,剖析网吧上网的危害,阐述预防和制止学生上网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手机上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伴随着危害,为了促进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及附近大学城的高校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进行探析。一、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调查显示,超过98%的人使用手机上网,并且超过85%的人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大学生手机上网渐成习惯,超过九成的大学生每天都会手机上网,并且超过八成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查阅资料等方法,对幼儿师范专科学生上网现状进行调查,深刻分析学生上网心态和特点.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科学驾驭网络工具.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在上半年邀请了一位精神科医生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上网情况,作了一次心理调查。调查对象:职业学校的二、三年级学生;范围:本市五所职业学校。从调查表可发现,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以满足个人爱好、结交朋友为主,上网内容则以游戏、聊天为主,上网的地点是以网吧为主,浏览过色情网站高达57%以上,从中也可以看到,网络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无多大帮助,而带来的消极后果却让人心惊。在国外,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网络成瘾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并进行了大量认真而卓有成效的调查与研究,我国…  相似文献   

8.
任广宏  李凤红 《教师》2013,(27):16-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文化不仅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固有的文化发展形态,而且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高中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手机网络文化对传统的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深层次调查手机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我们对高中学生手机上网做了一个调查。1.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60份,回收率为93.3%。2.调查结果数据显示:47%的学生表示每周上网不超过2次,38%的学生每周上网3~5次,15%的学生表示每周基本不上。关于上网目的,45%表示是为了观看影音视频和观看讯息,29%表示是为了玩游戏,15%表示是为了帮助学习,11%表示为其他目的。就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问题,37%认为上网和学习往往是冲突的,35%表示上网有时会影响学习,10%认为影响很小,18%认为上网学习是相得益彰;56%认为上网会影  相似文献   

9.
3G时代大学生移动上网行为与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和分析了大学生的移动上网的行为。通过对大学生移动上网行为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3G时代大学生信息行为和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3G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最”网站     
《海外英语》2013,(1):32-32,64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1/10的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这项通过对上网习惯的调查显示,占比例最多的是上网看各类新闻的人,占34%;17%的人主要看体育新闻,14%专注于网络购物。经常上网的你,有自己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网站吗?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1387名高中生为被试,通过问卷对在校高中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网络成瘾特征以及家庭功能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网络使用、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有密切联系,网络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以及家庭功能得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每周上网时间≥38.5小时、在网吧上网、玩网络游戏、家庭总的功能对个体网络成瘾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4)
关于初中生上网情况的调查:1、上网时间:每周为212分钟,42.2%的初中生几乎每天上网,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初中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9%,而周末则达到了16.1%。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的上网时间。  相似文献   

13.
手机上网因其高效、便捷受到不少大学生青睐。它给大学生带来必要帮助同时,也带来了对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多方面不利影响。2012年暑假,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校学生手机上网调查"课题组,根据目前手机上网中存在问题,针对手机上网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及自律与自我教育能力,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利用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4):123-124
随着智能通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前信息欠发达地区的中国市县级高级中学学生越来越多地介入网络并受到日益增大的影响。本文以研究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市县级普通高中学生日常上网行为及影响为目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上网的目的、影响、安全意识、网络道德等八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没有明确上网目的,上网缺乏计划。加强中学生上网的监管、引导及网络德育,是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着重关注的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5.
解玉红  冯炘 《考试周刊》2015,(52):147-148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九个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了某工科教学班学生网龄、学习成绩、日上网时长、上网场所、上网目的、上网原因、上网习惯、上网工具和学生是否有用网络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习惯等方面问题。结果显示:网龄分布性别差异不大;日上网时长女生远远高于男生;学生上网的原因主要是空虚,上网是为了排遣时间,有的学生把上网当成了习惯,而控制不住自己上网的选择,这种情况女生比率远远高于男生;全班为了学习上网的人数女生远远低于男生;大部分同学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购物,很少有人为了学习而上网。通过调查,了解了该教学班的学生状况与其受网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教学改善方案,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中学生上网成瘾带来的种种危害也紧紧伴随而来,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扰。该文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调查和分析,寻找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探究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对迷恋上网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日前,笔者在我校范围内对各专业、各年级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大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回收888份,回收率88.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迷恋网络无法自拔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3%,全校约有1100余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而严重影响学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9%,约有800余人。本文运用个案调查方法,对部分迷恋网络、严重影响学业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访谈以面谈、电话访谈、网上访谈、辅导员走访等方式进行。以下是对8名很具代表性的迷恋上网大学生个案的访谈记录,并分类整理如下(8名访谈对象以英文字母A、B、…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上网,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对中小学生上网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中小学生导航网站.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分析阐述中小学生上网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构建中小学生导航、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以及制定相关上网规定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05,(7):10-10
共青团武汉市委与武汉大学于2004年暑期,在武汉市进行了一次“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以实证互联网对上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程度。调查组对全市21个社区和少管所的7—18岁的2300名未成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查。调查数据显示,在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中.有97%的人热衷于上网,而在所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上网行为中,网上聊天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网上游戏和影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