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习比热容     
1.比热容的含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2.
一、比热人们取各种不同物质1千克,使其温度升高1℃,测量它们吸收热量的情况时,从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这表现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上的不同,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符号是C,单位为焦/(千克·C).实验证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对例如水的尸h热是4.2X103焦/(十克·℃),这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3.
比热容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学生对比热容很难理解,原因有二.1.概念很抽象.2.学生要反推实验结论.比热容的概念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而实验原理是吸收相同的热量看温度上升的高低.需要学生反推结论,学生本来就对抽象的问题很难理解,更何况再要转一个弯,使抽象的变得更抽象.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 ,比热容概念是一个难点。关于比热容首先要搞清楚它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在物体状态保持不变时 ,物体吸热或放热后温度将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改变量以及构成物体的物质本身都有关系。为了方便比较我们用相同的质量 ,相同的温度变化来讨论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更简单的是相同质量数取单位质量 1kg ,温度改变量取 1℃ ,所以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 (或降低 ) 1℃时所吸收 (或放出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其次对于同一种物质 ,比热容的值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从比热容表中查知某种物质的比热容,我们就知道了1kg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如果质量不是1kg,温度升高(或降低)不是1℃,能不能算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从铝的比热容入手,  相似文献   

6.
对于比热(比热容)这一概念,应着重理解下面几点: 1.比热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重要特征之一,同密度一样,它的大小不  相似文献   

7.
基本知识扫描一、对于比热容的理解根据比热容的定义,我们可以判断出来:相同的物质,不论其形状、质量、温度的高低以及地理位置如何,它的比热容一定是相同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种物质,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同一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其比热容是一定的,但是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二、热值以及燃料的燃烧过程热值只和燃料的种类有关,也就是说,不同质量的同种燃料(比如木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虽然不等,但它的热值相同.关于热值,我们还要领会其中的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限定了讨论热值时必须取…  相似文献   

8.
许多学生对物质的比热容感到难以理解。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为什么用“比热容”这三个字?比热容这个名词生活中不常用,大家感到陌生、抽象。比热容的概念涉及质量、热量、温度三个物理量,学生对定义中为什么要同时满足“每千克”和“温度上升1℃”这两个条件感到不可理解。比热容的单位为什么这么复杂?还有不会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的生活、自然现象。为突破这个难点,建议采取下面几个层次,帮助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比热容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学生对比热容很难理解,原因有二.1.概念很抽象.2.学生要反推实验结论.比热容的概念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而实验原理是吸收相同的热量看温度上升的高低.需要学生反推结论,学生本来就对抽象的问题很难理解,更何况再要转一个弯,使抽象的变得更抽象.针对这一个教学难点,我这样处理:首先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感觉这个问题不抽象,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0.
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中,教材安排了测量比热容的学生实验,实验器材是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的加热时间。通过比较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让学生发现不同物质的容热本领不同,从而引人比热容的概念来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能否做好该实验是学生能否理解比热容这一概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比热容"是重要的热学概念,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由于它涉及物质的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3个物理量,故做好比热容实验十分重要.在通常条件下,人们是给等质量的对比液体,用相同的热源对它们加热相等的时间,通过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但升高的温度并不相等,进而推导出它们"吸热的本领通常是不同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从比热容表中查知某种物质的比热容,我们就知道了1kg的这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如果质量不是1kg,温度升高(或降低)不是1℃,能不能算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从铝的比热容人手,以初三物理教材P22例1为例,分几步逐步归纳热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物质的密度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物理量.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质量为1 kg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相似文献   

14.
1正确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例1由比热容的定义,可以得到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Q成正。B.物质的比热容与m成正比。C.物质的比热容与m△t成反比。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物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上“比热容”一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拿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升高比水快。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就要比煤油的长,也就是水比煤油吸收的热量多。是通过这个演示实验的观察,说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在这个别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引入“比热容”概念。  相似文献   

16.
在忽略卷曲效应的情形下.计算(6,0)管的电子能量、群速及能态密度三个参量.然后利用这些参量推算重要热学量电子比热容.结果表明:在低温段.电子比热容的值很小,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电子比热容才开始变大,然后又随温度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1 巧用比例法   例1 甲、乙两块用同种物质制成的质量相等的金属块,加热到温度为t金=98 ℃后分别投入水和油中,能使质量为m水=55 g、温度为t水=20 ℃的水温度升高到t=33 ℃,使质量为m油=55 g、温度为t油=20 ℃的油温度升高到t′=42 ℃.求这种油的比热容.……  相似文献   

18.
一、比热教学的困难众所周知,物质的热学性质主要由物质的比热来表示,物体间传热前后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物体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放热量多少的计算等等都依赖于物质的比热。首次学习比热概念是在初中,一般方法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时,吸收了不相等热量的结果后,为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出了比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1]。  相似文献   

19.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物理量。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新旧教材都选择从实验人手,通过实验来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以此引入比热容的概念。但是,这些实验都存在以下问题:(1)用普通温度计来显示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因而,比热容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一、利用比热容鉴别物质例1取100g某种液体,测得它的温度是20℃,把80g的铁块加热到100℃后投进液体里,测出液体的最后温度为32℃,请鉴别这是什么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