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NMARC初学者的迷惑与掌握CNMARC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目数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高校很多图书馆已实现了计算机编目,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格式,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编目方式妨碍着机读书目信息的广泛交换和共享.CNMARC格式的颁布,解决了我国计算机书目数据格式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但只有计算机编目员熟练掌握CNMARC格式,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机编目工作.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是信息社会的一种必然产物.人们越来越重视书目数据的质量。对书目数据进行规范、整顿,是每个图书馆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任务。本文介绍了佛山市图书馆在进行中文期刊书目数据整顿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井就建库后期的数据维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馆藏古籍的计算机回溯编目已成为我国许多图书馆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任务.但如何完成这项任务,还有不少需要讨论并予以规范的问题.文章就图书馆馆藏古籍计算机回溯编目的收录范围、方式方法、古籍的著录单位、著录原则、著录内容的规范,以及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共建共享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实现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和书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我国少年儿童文献联合编目工作,不仅可以节省各少儿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提高少儿文献书目数据质量,更主要的是填补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工作的一项空白,为国家图书馆的编目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关于计算机编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计算机编目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无论国内外或各类型图书馆,也无论是一馆系统或网络系统,大多以此为重点,从这一环节起步。我国图书馆界自70年代末就在这方面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完成了《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的制定,中西文书刊书目数据的生产,主题与规范记录的制作,各种编目软件的开发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为计算机化书目事业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及时加以解决,以推动计算机编目事业更快的发展。一、书目信息的充分利用目前,我国约有600多个图书馆分别使用大、中、小、微型计算机,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所产生的书目数据已接近百万条。其中中文图书的书目记录北京图书馆为15万条,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编目工作质量管理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一项基础的业务工作,是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图书馆编目工作在内容、方式、手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手工编目到现在的计算机编目,从过去各个图书馆“单门独户”的封闭编目模式,向集中编目、联合编目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编目资源共享。编目质量的好坏,  相似文献   

7.
开放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图书馆目录的开放和社会化编目丰富了书目服务形式。现行的图书馆编目工作未能充分利用开放环境带来的契机,在书目数据制作、书目规范控制、目录功能等方面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广泛的信息需求。在分析国际编目动态和国内外编目实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图书馆编目工作的一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书目数据共建共享是图书馆数字化的一项基本工作,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现代化进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二级分中心——成员馆这种运作模式,将各级各类图书馆丰富的书目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网络联合体,其目的是要降低编目成本,提高编目质量,避免数据资源的重复建设,从而实现书目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9.
总分馆制下联合编目是当代城市公共图书馆实现书目数据共建共享的主要模式,目前存在书目质量控制未统一规范、编目人员良莠不齐、大量重复数据、编目系统软件功能有待提升、规范库建设与使用未受重视等问题。分析深圳"图书馆之城"近年来在中文图书书目质量控制方面取得的成效,建议总分馆制下联合编目进行书目质量控制的策略如下:各馆自觉履行数据建设和维护职责、建立统一书目数据质量规范、加强编目培训,动态考核编目工作绩效、重视规范库建设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略谈中文书目数据库回溯建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图书馆机读目录的迅速发展,回溯编目已成为图书馆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发展机读目录是"半路起步",因此对任何一个建馆时间较长,初具规模的图书馆来说,都将面临一个馆藏书目数据的回溯问题;而且往往是机读目录发展越快,对书目回溯的要求也越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