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5,(24)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试图将云计算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以缓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本文首先对云计算的定义与特征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云计算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虚拟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与数据存储技术;最后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源异构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呈现出交叉性、多元性、变化性等新特征,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对数据融合产生新需求,在此背景下数据融合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扩展。广义的数据融合包含对数据资源的融合、模型方法的融合及决策者知识和经验的融合。文章分析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在数据层、信息层和决策层 3个不同融合层次的特点,探讨了数据融合在存储、使用、分析技术、数据管理及价值确定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政府等各类主体高效管理数据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数据融合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捷 《未来与发展》2022,(1):66-70,20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安防产业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杭州市智能安防产业为例,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方法,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智能安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如何实现数据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构建基于智能安防系统的智慧城...  相似文献   

4.
正招商银行不断坚持创新驱动产能,以科技创造价值,依靠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聚焦便民、惠民等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智慧金融服务。1全面拥抱云计算招商银行在2014年启动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总行行长、首席信息官率队赴美国对先进云计算企业技术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5.
基于融合基础架构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空间构架的云数据离散调度逼近算法,在对系统节点进行数据采集任务分配的基础上,研究基于云计算的IAAS层基础设施自动化快速供应的技术方案,对云数据离散分配任务进行评价和估计,描述了云数据采集和特征空间融合架构方法,构建云数据采集和特征空间融合机制,进行融合特征空间构架下的数据离散调度逼近算法改进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云数据离散调度的压缩性能很稳定,有效节约了任务执行时间,云数据离散调度逼近的收敛步数较少,收敛性好,展示了较强的实用性和优越性,为云计算的顶层设计PAAS与SAAS提供技术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
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可以说是云计算的竞争;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可以说是大数据的竞争。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IT行业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对企业组织架构、企业决策、业务流程等均将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关于运营商对大数据的需求,对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建设进行研究,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几十年来,纵观世界范围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从1941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1995年,是以单机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阶段;从1995年到2015年,是以联网应用为特征的网络化阶段;从2015年至今,开启了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化阶段。应该说,是大数据催生了信息化的3.0。与此相伴,"智慧城市"也应运而生,旨在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最新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风口上,快递企业应顺势而为。在对传统快递业盈利模式的不足之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形势下快递企业应积极创新和转型路径,利用云计算、互联互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产业融合扩展的新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吴晶  张瑞  水静 《现代情报》2013,33(6):129-132
文章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数据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根据专业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征,深入探讨云计算、云存储及大数据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具体应用和面临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当前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并且可以直接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架构,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建议,帮助专业建构一个稳定安全而且适用的数据环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三者的融合使用方式开展分析,同时对三者未来使用的具体方向和总体构架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新态势,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保证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基础,也是实现"双循环"战略的根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不断涌现,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最新驱动力。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强调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不断提高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加快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朱寿华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I0017-I0017
书名:《健康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作者:谭志明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3-5900-5出版时间:2019年3月定价:98元随着网络技术、云计算、5G移动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各类高新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渐渐被推广应用到医疗领域中。  相似文献   

13.
贺冬梅 《科教文汇》2023,(17):35-40
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向载体形式多样化、载体应用系统化、信息承载适宜化转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精准化、智能化、虚实融合化转变。但数智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还面临缺乏适应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算法和人工智能、缺乏专业的数智教育应用系统、数字资源针对性不强、存在价值风险等应用难题,需要通过建立制度和规范、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应用平台和开发数字思政教育资源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区块链技术的本地化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区块链技术的本地化云计算大数据使用理论支持区块链的本地化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形式为主要依据,从网络框架层面介绍、数据结构以及运算效率层面、智能合约层面、数据中心方面架构使用、云计算中心架构、通信形式选择、区块链和本地云计算专有网络服务融合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本地化云计算大数据在区块链技术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普及,带动了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主要探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通过调研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分析大数据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应用于参考咨询服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进行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用户、馆员与系统空间的参考咨询服务系统的大数据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对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地理分布、主要国家PCT布局、技术热点、未来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人工智能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东亚和西欧地区;中国专利数量已赶超美国,但大部分集中于技术应用层面,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国巨头均重视专利全球化布局,国外机构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数的50%;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能教育、智能驾驶6个方面的新兴技术主题,与人工智能热点技术存在较强的交叉关联,创新机构需对上述热点与新兴技术加以重点关注。本研究可为中国相关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云计算信息处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 《科技通报》2012,28(8):100-102,106
研究面向云计算的智能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与集约化数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面向云计算的智能管理系统原型,数据空间的模式规范化理论和需求归约化方法,实现云计算个性化管理;采用分离式管理架构,实现按需双向动态一致性维护,多源、非结构数据的抽取、融合与分析;建立面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安全体系结构,保证系统中各类数据的安全和可信。  相似文献   

18.
张鲜艳  王振宇 《科技风》2022,(11):14-16
数字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晶,综合了文化与数字领域的特点,带动着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的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新业态.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能量,推动着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析数字文...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将继续全面快速推进6G技术研发。在各类新兴领域,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通信技术不断融合并亟须6G技术为其提供支持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大力推动6G技术研发和应用可谓“正当其时”。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奏,6G这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构架一个地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融合的全连接世界,  相似文献   

20.
翟雷  邢国春 《情报科学》2019,37(11):127-132
【目的/意义】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已经引起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尤其在 教育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而把人工智能引入教育领域会使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也为教育带 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方法/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以及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 度融合,然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未来教育的影响,深刻探讨了推动个性化服务、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因素。【结 果/结论】大数据下人工智能有效助力智慧教育,其在教育人工智能和教育数据挖掘方而发挥的作用也是其他技术 无法取代的,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定会不断推动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