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对青少年道德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道德问题已成为网络发展中仅次于技术方面的第二大难题并愈显突出。德育心理一般规律提示,内化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个紧密相连的方面,教育网络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冲击,促使学习者必须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然而,青少年正处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上网成瘾,网络道德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焦虑的难题。本文将谈谈笔者对青少年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引发诸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网络德育——青少年德育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信息奉献给青少年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德育问题,如道德认知障碍、道德情感障碍、道德意志障碍、道德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德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在学校开展网络德育应加强:构建优良的网络环境;干预学生网络心理行为;学生加强自身控制;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创健康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上网成瘾,网络道德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焦虑的难题。本文将谈谈笔者对青少年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引发诸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季 《教育导刊》2002,(8S):28-32
网络化的影响给青少年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与青少年德育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面对和解决这些矛盾。开展网络教育,净化网络化环境,建设网络道德化,培养青少年道德自我完善能力,是“E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网络化主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化修养。特别对当代青少年群体的成长空间构成了挤压与冲击,并引发了诸多亟待解决的心理不适和道德问题。本旨在通过剖析网络化对青少年道德的正负面影响,从而使青少年能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日益勃兴的网络化,趋利避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以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韩文根 《娄底师专学报》2007,(6):160-162,171
网络视域下的文化丰富多彩而又内容庞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构建现代德育观,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网络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世界因为它的复杂性和无序性,导致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各方面出现了各种不正常的表现。大学德育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受到网络的冲击后产生的问题,网络道德认知教育、情感培育、意志训练和行为矫正等应该成为大学德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已渗入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各个领域,文章分析了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挑战,指出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独特性,提出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作为考察对象,指出现有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管理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这使我国大学德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德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思考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二、顺应时代发展,实施大学德育进网络工程.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网络大潮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应积极应对。通过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建立专门网络,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工作;重点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队伍;探索高校德育工作在理念、内容、方法上的新途径等方式,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由于网络的即索即取全球交互特征和传播内容的隐匿、自由、开放、异化等特征,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及日常行为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网德失衡"现象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应尽快制定科学的大学生网德行为准则,建立系统的网德行为管理和监控机制,优化网德教育环境,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质,同时,还要加强与世界网德教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建设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枳逼,另一方面也使高等学校思想政冶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研究,采取积极措施,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主动出击,占据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实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对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渠道和手段以及德育效果等多个方面。面对网络环境,学校德育必须作出积极回应。通过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复杂性影响,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来保证网络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便利和新的舞台,也对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树立开放的德育理念,趋利避害,一方面加强对网络和青少年网民的严格管理,另一方面更要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网络加强正面引导,才能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疏导的方式,转变观念,树立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德育意识;加大网络道德的教育力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运用网络功能与青少年进行思想交流;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新型的班会和课外活动,提高家长的网络知识水平和网络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一直是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十分必要.心理健康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个体道德的表现,个体道德的核心恰恰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与根本,本质上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属于德育范畴,道德与德育的概念有必要重新建构:道德是指人在处理与自我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态度和行为符合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规则;把人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也纳入道德的范畴,是德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社会的到来是全人类的一件大事,它赋予了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崭新的内涵:网络社会的实质是网络化,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拓荒,在创造网络化的同时也在受到化的改造。网络化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并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 ,上网成了青年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和爱好 ,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德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