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是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世界的1/5,到2020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从现在的7%增加到11.8%。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相应地扩展了老年电视受众的人数比例。在此背景下,关注老年电视节目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5,(1):F002-F002
20年前的1月3日,她在一张旧桌子上诞生。现在她拥有数百平方米的现代化采编平台;当年她只有6.3万读者,1998年发展到48万11990年她的广告收入最高500多万元。2002年达到1500万元;从当年的周刊发展到今天的日报,并在哈尔滨、北京、南昌、西安、石家庄建立了5个分印点……  相似文献   

3.
陈方 《声屏世界》2008,(6):25-26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到2014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意味着老年电视受众人数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4.
英美免费日报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凯 《新闻记者》2005,(4):69-71
在全球报纸发行量日渐萎缩的大环境下.免费日报却风景这边独好.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04年举行的世界报业协会年会公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世界免费日报发行量比上年增加了16%.过去的5年中,在有数据可查的国家增幅达24%。  相似文献   

5.
徐德友 《新闻实践》2005,(12):20-21
瑞安日报经历了由小报到大报,再由大报到小报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瑞安日报事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瑞安日报报人不懈探索的成果。特别是2004年3月这次由大报到小报的改版,是瑞安日报认识上的一次升华,理念上的一次突破。我们从实际出发,适应市场需求,对报纸进行全面改扩版,合理设置版面,调整报道方向。实践证明,改扩版后的瑞安日报,形式上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内容上新闻性、可  相似文献   

6.
《老年日报》要凭地域优势,做强本省发行,还要将省外作为发行的突破点,打好发行战役。《老年日报》的版面内容,要偏重打造服务类版面,力求在众多的老年类报纸中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7.
胡滨 《新闻实践》2008,(1):54-55
从1992年复刊《义乌日报》,1993年创刊《小商品世界报》,到2004年1月两报合并为《小商品世界报》,再到2006年1月更名为《义乌商报》;从四开四版的周二报,发展到对开十二版的日报;从发行量几千份的小报发展到发行量达9万份的大报;从一个农业  相似文献   

8.
费德明 《新闻界》2003,(1):51-51,61
《南充日报》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以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从1952年4月4版周3刊小报发展到1996年扩为对开4版大报。1987年《南充日报》成为日报,2001年创办了子报《南充晚报》,实现了报纸跨越式发展。发行量也由创刊时的1.5万份上升到1986年的16万份,这一数字一直保持了10年。1996年改为大报后仍发行8.6万份。加入WTO后《南充日报》与全国市州报同行一样,生存环境受到挑战,特别是广大农村推行费税改革后,,将使地市报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与压力。因此,唯有与时俱…  相似文献   

9.
缙云县壶镇镇胡宅口村有315户,949人,其中老年147人。该村老年文化活动创始于1988年8月,历经十五个春秋,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丰富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人民体质。曾多次得到缙云县委、县政府、县文体广电局、县老年协会和镇委、镇政府授予的先进单位的称号;曾荣获丽水市农民门球比赛1999年、2000年、2001年“三连冠”,2000年还得到“满分奖”金杯,囊括丽水市门球协会所设的4只金杯。他们的事迹多次在《丽水日报》、《缙云日报》、缙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报道。  相似文献   

10.
唐瑞 《今传媒》2003,(3):18-19
老年人究竟应当怎样安度晚年?请读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老年日报》吧。她会给你启迪,给你智慧,给你帮助,给你力量,让你的心胸开阔,焕发青春活力,愉快的颐养天年。 《老年日报》原为《老年报》,创办于1983年,当初一周几个版面,去年发展为日报,每周6期,每期8版,是我国创办早、发行量大、  相似文献   

11.
张国富 《新闻记者》2005,(12):76-76
“老年天地”是滁州日报的一个副刊版面。创办七年来,这个版面的读者层面不断扩展。如今它不仅深受广大老年读者的喜爱,而且他们的家人、邻里以及许多分管老年工作的党政领导,各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的老年工作者,都逐渐成为该版面的热心读者。“老年天地”成了老年人的精神乐园,成了老年工作的“信息窗口”和“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12.
于平安 《出版经济》2004,(12):67-67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欧洲全国性日报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读者研究报告称,2003年法国全国性日报的读者减少了1.6%.已从2002年的852.7万人减至383.8万人。据统计,平均每5个法国人中有一个人每天阅读一份全国性日报。近10年来,法国日报的读者减少了64.1万人.减幅为7%。  相似文献   

13.
蔡跃华 《视听界》2007,(3):99-100
目前,中国老龄化形势严峻,政府已将此纳人工作日程。老年宣传已成为传媒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老年媒体瑰状 1.边缘化。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老年电视节目奇缺。今年“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建议中央电视台开辟老年节目。广播界一直有办好老年节目及频率的呼声,但步子迈得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协新闻调研中心在全国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从查找“四项公害”根源人手,进而提出治理对策。从2004年3月开始,历时3个月余,分别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广电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省广电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陕西日报报业集团、陕西省广电集团、西安日报报业集团等涵盖东、中、西部3个省的几十家新闻媒体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老年日报》放大字号广受好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闻理论刊物《今传媒》2009年2月号刊发题为《报刊字号能否“变大”些,让读者眼前亮堂些?》署名涂俊明的文章,赞扬《老年日报》去年10月将字号变大是为读者着想的的创举.该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闻窗》2006,(6):I0001-I0001
《铜仁日报》是中共铜仁地委机关报。创刊于1986年10月1日.原为《铜仁报》。创刊20年来.从周报发展到周二报、周三报、周四报.再从周四报发展到全国同类报纸中为数不多的瘦长型日报。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40岁、55岁还是60岁,从不上班那天起,你在别人眼里就是老人了。昨天,你还能穿大红下恤,挂MP3.在会上侃侃而谈;今天,不过是没想起一个电话号码,你就琢磨自己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人们就这样“哐啷”一声,从中年跨入老年,对别酒,怯流年.情味减。看孩子.打麻将.孤独坐.有些人认了,有些人偏不信邪,钱柜K歌.网上写BLOG.追明星扮偶像,当驴族.随着时代的变化.老年生活也该转轨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李梦  刘英 《青年记者》2007,(10):17-17
2004年11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由上海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跨地区跨媒体联合创办,三大背景给《第一财经日报》的出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从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调查了解来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5月17日,哈尔滨市的退休干部张玉昌和退休讲师王琚琨拿到了《老年日报》的聘书,他们作为该报首批“第一读者”进驻编辑部,参与《老年日报》的办报。据悉,请“第一读者”进编辑部,请读者作为报纸的监审是《老年日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实现“三贴近”的一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老年日报》被传媒界誉为“中国老年第一报”,是国内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老年类报纸,20年来深受老年读者信任和喜爱。这样的一张报纸怎样再进一步?《老年日报》把目光回到传统业务,回到报业最基础的工作,根据“三贴近”的原则,踏踏实实做基本功:开辟一条老年热线,认真倾听读者的心声,在报纸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聘请一批通讯员,建立一个遍布全国的信息沟通网络、通讯网络、工作网络;请进一批“第一读者”,看报纸大样,提建议、想办法,让读者进入办报第一车间。他们将此命名为“三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