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路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08-208
在煤矿开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工作面的接替频繁,再加上矿井的集中生产等因素,使得很多矿井的采区内区段回采多数采用调采布置的方式,这就在使得采掘工作面形成了很多的“孤岛”工作面,这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带来很多的困难。本文重点论述了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强化支护巷道顶板、对顶板压力的压力进行控制,强化两帮技术,卸压槽的开挖,以及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煤矿采煤生产中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因素性质各不相同。影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的深度因素、煤层厚度的因素及其变化、巷道围岩性质的因素、煤矿地质构造因素、覆岩岩层结构因素。针对影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开采技术因素,进行了采煤方法因素分析、采掘顺序因素分析、孤岛工作面宽度大小的因素分析、顶板控制的因素分析,还对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促进了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但在煤炭开采工作的进行过程当中,由于综采工作面常常经受多重压力的叠加,因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工作面稳定和井下巷道施工过程安全,通常使用超前支护的方法对工作面巷道进行加强。超前支护是维持井下开采工作安全,巷道稳定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但许多开采现场的超前支护工作依然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安全性不高等问题,影响了超前支护效果的充分发挥。本文将对超前支护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分析问题并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实际相结合,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促进超前支护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石草台煤矿22105回风巷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受其相邻工作面开采的影响,巷道发生严重变形,突出表现为巷道底鼓,通过实时跟踪观测调查分析巷道变形的原因为:(1)相邻22104综采工作面老顶周期来压出现周期性应力集中,运输巷与回风巷间煤柱为应力集中区域,22105回风巷顶板和负帮在高强度支护下,煤柱集中应力向回风巷底板转移所致;(2)22104综采工作面推采速度、老顶来压步距、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作为一种传统的煤矿井下作业形式,在现今的煤矿开采工作中任然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煤矿井下开采的实践中主要应用在井下硐室开挖、巷道掘进和炮采工作面落煤等工作环节,由于煤矿井下爆破的地质、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加大了煤矿井下爆破的施工难度,所以,本文主要从爆破技术与安全的角度对煤矿井下爆破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倾斜长壁采煤法回采巷道采煤系统的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单工作面和对拉工作面、工作面回采顺序、生产系统,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煤的装运特点、采场矿压显现及支护的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21)
对于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的矿山,研究井下巷道布置与露天边坡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边坡破坏后对井下巷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某露天和井下联合开采矿山,露天采矿结束后,南部边坡发生大型滑坡,影响到距离边坡较近的主斜坡道稳定性,文中分析了边坡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文中同时提出了采用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长锚索+挂网对井下巷道进行加固,用回填废石对滑坡体进行压坡脚的方式阻止边坡进一步破坏,均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东海矿现处在深井开采阶段,工作面回采阶段巷道矿压显现异常剧烈,巷道收缩变形量大,在矿压观测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优化巷道支护参数,提高支护强度,对先期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进行了优化设计,控制了巷道围岩大的收缩变形,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李季 《科技风》2014,(13):15-15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进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很多矿井均实现了深井开采(开采深度大于1000m),此时,井下矿压规律变得较为复杂,这给工作面支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加强对深井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选型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巷道底部煤层无保护开采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这种技术的研究还不是非常的成熟,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发现,巷道受下方煤层开采影响程度和工作面的采高和巷道与工作面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结合巷道下部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对不同的开采条件下巷道的应力和其中所显现的数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下方煤层开采的影响范围和活动的具体规律,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非常强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工作面上下巷受支撑压力作用下岩层移动变形的规律、工作面工作面支护参数和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顶板岩石受力改变情况、直接顶岩石破碎特征分布规律等一些参数和规律,对工作面区域岩石的稳定性进行观测。通过对壁式体系工作面支柱支撑阻力、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回缩量进行定期的观测与研究,从而了解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移动规律和来压冒落规律。通过工作面矿压观测,了解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情况,分析顶板岩层的运移规律,分析采煤空间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为确定合理施工工序、采煤参数、顶板控制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工作面的概况,由于开采初期,工作面顶板正常,在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后,工作面顶板伪顶留不住,易脱落,后来经过采取:a.缩小循环进度;b.工作面加挑长钢梁;c.工作面使用铰接顶梁;d.缩小工作面排柱距等措施,终于将工作面的伪顶留住,提高了一四0采煤队的单产,实现了薄煤层在托伪顶开采过程中的高产、高效。给薄煤层在托伪顶开采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黄重全  卢国斌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218-218,227
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系统地对大倾角(大于35°)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开采设备选择、工作面及巷道的布置、矿压显现规律、回采工艺方法以及安全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用于实际生产,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当今煤炭开采是保证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对我国的建设事业起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而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综采工作面会随着开采的进行而出现巷道受压力而变形的情况,影响了开采工作的进行。本文以实例为基础,对煤矿中综采工作面沿空回采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探讨了支护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保证煤炭开采的快速安全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针对易发火煤层孤岛小煤柱综放面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和小煤柱防灭火,提出切实行之有效的综合防灭火的观点。在采矿工程行业起到系统性技术指导作用。此套综合防灭火技术已在实践中付诸实施,理论提出又经实践验证后,总结出的比较成熟的综合治理模式,对高瓦斯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系统性的技术指导。易发火煤层孤岛小煤柱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采空区和小煤柱防灭火。我们对现采工作面采空区采用控制风量、封堵上下隅角、老空区惰化处理、压注黄泥浆、灌注三相泡沫,施工高位钻孔等措施降低回采期间采空区内自燃发火的可能性;对小煤柱侧及时  相似文献   

16.
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通过年久失修的或者废弃的巷道,称为空巷。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过空巷是煤矿开采的技术难题,这个难题到目前也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重点探讨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技术,这为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和途径,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连续开采,为相似开采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提供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煤矿巷道掘进的煤岩冲击倾向性、顶板特性、埋藏深度和地质构造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巷道从进行掘进中采用大直径的钻孔泄压和爆破解危措施来展开巷道掘进防冲技术的研究,利用钻屑法对防冲效果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泄压后,各类煤巷的粉煤含量未超标,确保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极近距离煤层开采上下层布置工作面设计、采掘面遇特殊地段构造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四老沟矿14-2#与14-3#层303盘区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动压显现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通过应用极近距离煤层开采技术,解决了困扰多年来极近距离开采带来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探索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通过对新发煤矿、张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矿压大,主运巷道所限综采支架设备无法下入井下等原因影响的条件所限制,集团公司多次深入两矿开展专题调研,考虑两矿工作面支护是液压单体支柱的传统工艺,集团公司决定引进天津鹏程支架厂的BDY-并联型滑移顶梁液压支架,来实现煤矿工艺的突破及操作工艺改进,由原来液压单体支柱支护,改为液压支架顶梁支护,本文介绍BDY并联型滑移顶梁液压支架在井下生产过程的操作使用、安全措施进行了适应范围性能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