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学为本的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师生关系是融洽的、互动的、平等的,生本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深入认识了生本教育之后,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在实施生本教育过程中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郭俊平 《现代教育》2012,(11):126-126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教育课堂,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基础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老师迫切需要研究教育对策,改进教育方式.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倡导教师抓住教育的关键——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教育走向“生本”.“生本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本人从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到现在,有大半年时间了,现在谈谈我对“生本教育“理论的理解和一些实践.   一、生本教育理论的概念   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其深层含义是:以生命为本.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本身.……  相似文献   

5.
爱辉区幸福乡中学是一所农村乡级中学..历经40年的发展历练,谱写了从“普通农村中学”到“省级标准化学校”,冉到“全同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辉煌乐章。如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全体教职员工在探索生本的道路上,描绘着“践行生本理念,追求幸福教育”的蓝图。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做法从四个方面谈了对“生本教育”的认识,强调了生本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往“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现状,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广大教师探索的焦点。“生本教育”无疑是一种先进而有效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都在积极地将“生本教育”的理念引入自己的课堂。而与此同时,由于对“生本教育”理念缺乏透彻的理解和操作不够到位,使生本课堂的实效大打折扣。很多教师原来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现在需要两节课来完成,一堂课引导学生讨论,而下一堂课则还要回过头来“热剩饭”。如此一来,老师被生本课堂折磨地精疲力竭,学生也增加了不少课业负担,两败俱伤。究其原因,其实是课堂的实效不够使然。  相似文献   

8.
生命关怀:生本教育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生本教育“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赋予教育以关怀的品质,体现了教育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升华为一种关怀,关怀比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生本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它倡导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提升学生主体价值.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视野,“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无不透射出生本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揭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并积极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推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同春 《考试周刊》2010,(42):77-78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生本德育”的实质1.“生本德育”的定义。生本德育”是指“以生为本”的现代德育观和方法论、是指以学生为教育本体的学校德育 ,“生”指学生 ,“本”为人本、本体。“生本德育”是指学校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均以学生为本体、为根本的出发点。以教育对象为本体 ,围绕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主体精神实质特点、行为实际表现而展开和实施。它既是德育理念、又是德育实践 ,且区别于传统的“师本德育”。就大德育观而言 ,学校德育其范畴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法制、纪律教育等。无论…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论丛》2009,(10):2-3,12
“生本教育”是近年来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模式,是教育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资源和新方法(见2008年21期《人民教育》杂志的长篇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实验开展10年来,在全国各地(含内地和香港、澳门地区)的100多所学校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它倡导教育者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学生,把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宗旨是激扬生命,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犹如老燕不是教小燕子如何飞到南方,而是依托小燕子飞翔的本能,引导它飞向蓝天,飞得更高更远.应该说生本教育既把新课程关注人的核心理念阐述得清晰明确,又将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模式.对生本教育的理解,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14.
生本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教育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是为学生服务的。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章通过将生本教育运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提高人素质,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掌握语法知识与词汇的具体用法,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为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石,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不只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教,主要转变为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它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主要依靠学”的教育.它是一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更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刘小玲 《新疆教育》2013,(16):92-93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本文对“生本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站在教育本体论的高度,重新诠释了教育的旨归,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然而,实践层面的各种“伪生本教育”也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大行其道,师道尊严之底线屡被冲破。本研究以一节“生本教育”公开课中的罪己者、保育员、旁观者、受气包四种教师像为切入点,立体式地剖析了一个“生本教育”的课堂,重新诠释了“生本教育”的真谛,提出了师生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谋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本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20.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模式,既是一种教育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有数以千万计的学校和教师在践行生本教育,其中不少取得了卓越成效,一跃成为名校名师.实施生本教育,将会在教育教学、内部管理、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换新向好的变化. 一、生本教育必将推动教育教学理念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