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考作文的复习教学历年来都让高三语文教师绞尽脑汁。作文教学不外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但这些文体之中,议论文的写作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哲理性议论文几乎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而1999年的高考作文更是从历年的形象思维转向了抽象思维。总之,要做到“知彼知己”,还得从历届高考作文的命题中去找寻规律。一、记叙文记叙文的写作,大作文中出现的并不多,仅1993年的材料作文“父女对话”和1994年的命题作文《尝试》,直接要求写记叙文,还有1997年的命题作文《习惯》及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当然也可…  相似文献   

2.
据抽样分析,高考作文中记叙文的比例不足20%,能够跻身一类文的记叙文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备受冷落,议论文写作成为重头戏,这就导致了考场作文议论文“一统天下”的怪现象.试想:在千人一面的议论文里,突然冒出一两篇精彩的记叙文,那将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怎样的惊喜!这样的作文想不得高分也难.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就必须突破桎桎、大胆尝试,用灵感和智慧打造新奇巧妙的记叙文,为我们的写作园地增添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据抽样分析,从文体上看,高考作文中记叙文的比例不足20﹪,能够跻身于一类文的记叙文更是凤毛麟角。记叙文写作成为制约高中生作文水平的一大瓶颈。在作文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备受冷落,议论文写作成为重头戏,这就导致了考场作文议论文一统天下的"怪"现象。考生只局限于"八股文"式的议论文体写作,枯燥无味,缺乏真情实感,扼杀了创作的灵性,致使高考作文走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通常的作法是,初中阶段主要抓记叙文写作,高中阶段主要抓议论文写作。教师为了避免文体错乱,讲记叙文时不谈议论文;讲议论文时不涉及记叙文,“泾渭分明”。结果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写记叙文缺乏思想意境,写议论文提炼不出新鲜观点。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不妨从记叙文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结合部找找原因;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有无内在联系?整个写作教学如何拓宽视野,深化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达到意境不凡,观点新颖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60分,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其成败至关重要,被称为“高考第一大题”。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热点,人们对它的关注已经超过任何一道题的分量。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中,对作文做了修改,如“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针对考试大纲中作文的改变,知名作文专家张恒、赵学文根据考纲变化,对高考作文的临场发挥做详细的指导。(张恒:山西大学教授,数年担任省高考语文评卷作文总负…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专攻"议论文,加上议论文写作的稳妥、易操作性,使考生形成了"高考就是考议论文"的思维定势,考生因此忽视了记叙文的写作能技巧,久之就导致文章中缺少真情实感的流露.殊不知,情感是作文的生命所在.考生若能将真情实感融入到记叙文写作技法中,亦是高考作文获胜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7.
近年福建省高考考场作文规定的文体主要两种——议论文或记叙文。从历年的高考作文看,偏重写议论文的多,侧重写记叙文的少。而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大多数又都娃议论文.记叙文很难脱颖而出。为什么记叙文很难获得高分呢?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考生没能抓住高分记叙文写作的关键,而痛失了与高分议论文比肩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以致作文教学走进另一误区,即只重视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而忽视了其它文体写作,特别是忽视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其实,议论文写作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辩能力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来看,似乎记叙文更容易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也容易得到高分。然而,也有相当多的考生,写了记叙文却得了比较低的分数,主要原因就是相对于议论文,记叙文更容易偏题。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嚼头”的作文试题,审题容易出现偏差,写作起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笔者就根据最近讲评命题记叙文《整理》的体验,谈谈记叙文命题作文如何规避偏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卷心得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高考作文评卷,在六天的时间里,一共批改了两千四百多份作文,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文是议论文,得高分的大部分是议论文。记叙文在高考作文中已是凤毛麟角,得高分更是难上加难。由此看来,议论文写作是高中阶段写作训练的重中之重,这关乎学生高考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福建省高考考场作文规定的文体主要两种——议论文或记叙文。从历年的高考作文看,偏重写议论文的多,侧重写记叙文的少。而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大多数又都是议论文,记叙文很难脱颖而出。为什么记叙文很难获得高分呢?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考生没能抓住高分记叙文写作的关键,而痛失了与高分议论文比肩的机会。如果考生能够抓住高分记叙文写作的三个关键词:题目、故事、主旨,阅卷老师就会对你的作文刮目相看。一、题目——将题目化大为小,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的高考作文都是要求写议论文或者记叙文,所以这两种文体成为高中作文训练中的重点。议论文因为其模式容易掌握,所以在高考作文中也很容易拿到高分。本文探讨了现在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希望能为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提供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已经有二十年之久。但是议论文泛滥成灾,甚至出现了"四不像"的情况,而记叙文的写作却少之又少。纵观江苏省2014~2015两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组推崇的满分作文几乎都是记叙文,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记叙文写作指导,给学生营造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对学生记叙文写作出现的问题及时点...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皆为新材料作文,绝大多数考生选择议论文的文体来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但在日常的作文批改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文体不明。既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结果"四不像"。2.结构不清。整篇文章没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备考历来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作文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语文的成败。尽管师生要重视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的写作是毋庸置疑的,但写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也是大家公认的道理。而尝试“非常规文体”的写作,不能不说是一条好的途径。所谓的“非常规文体”,是相对于一般的常规文体而言的,它的行文方式是比较特殊的,构思也比较独特,给人以异彩纷呈之感。这种写作为考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16.
读画作文是作文训练方式之一。由于这种训练能有效地训练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联想力,也曾是高考作文试题的一种样式。读画作文,可以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而且各有其写作规律和方法。这里,主要从训练思维的角度,谈谈如何借画习文。  相似文献   

17.
和2004年高考作文题相比,2005年高考作文题的命题糅进了更多的新思路,从而使作文题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稍微注意,不难窥见以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些新动向。文体。2004年高考时全国还是清一色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2005年情况有所变化,这就是虽然大多数作文题还是话题作文,但北京卷明确要求以《说“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重庆则是要求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湖南卷稍宽泛一些,是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看来,文体不限已经受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这三大文体,都应该进行训练,而不能把希望一味寄托在写文体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我认为,打好坚实的记叙文写作基础,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的前提。鉴于上述原因,必须将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放在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学生面对作文题抓耳挠腮,学生最头疼的事是无话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学生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博采众长、文思泉涌,最后"下笔如有神"。一、高考作文试题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主,也间或有散文、记叙文等体裁。如何写议论文,学生都会如数家珍,论点、论据、  相似文献   

20.
张俊 《语文天地》2013,(10):18-19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就文体而言,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倾向于写议论文,全国各地考试的范文也多以议论文为主,加上议论文写作的模式化和指导的方便性,更使得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写作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2013年江苏高考首考新材料作文,评卷结果显示,全省近七成考生写的都是议论文,《扬子晚报》所登载的十四篇优秀范文,也以议论文为主。考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不敢写记叙文,高考新材料作文的优秀记叙文更是少之又少。新材料作文能不能写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值得广大师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