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习作例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各类课文,就在于它有一个“例”字。习作例文是用来引导学生迈进作文大门,进行习作模仿的文章举例。模仿,主要是仿照“例文”学习写作方法。通过读懂例文,掌握训练重点,学习写作方法,便构成了习作例文的教学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紧密结合,完成双重任务。要让学生模仿习作例文之“例”,掌握写作方法,落实训练重点,必须首先读懂例文。如果不严格进行读的训练,就不知道例文写了什么内容,不了解为了表达这样的内容,文章是怎样选择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组段从而形成优美的文章的。可  相似文献   

2.
小语第五册《基础训练2》的习作,是三年级学生的第一次命题作文。教材要求学生选择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学习习作例文《课间十分钟》的写法,写一段或两段话,表现某一具体内容。《课间十分钟》主要写了三项活动,每  相似文献   

3.
去年冬季,我校开展了“三跳”比赛活动。第二天上作文课,我让学生写这次活动。不到半课时,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原来他们都是仿照习作例文《课间十分钟》掉头换尾誊写在作文本上的。有的还无中生有地写了“爬竿”(我们学校没有爬竿设备)。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利用习作例文,一步一步启发学生写好这篇作文.首先我写出题目“记一次活动”让大家讨论。问:从题目上能看出记什么活动吗?生:看不出来。问:应加上什么才明确呢?生:应加上活动的名称。板书:记一次三跳活动。问:什么叫“三跳”活动?生:跳长绳、跳橡筋绳、踢毽子。问:把这三项活动缩  相似文献   

4.
第五册第二组教材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懂得怎样把事情写具体,即“言之有物”。本组重点课文《三味书屋》和习作例文《课间十分钟》,虽然内容有别,但在记叙方法上都体现了按一定的顺序把事物写具体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5.
《课间十分钟》是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篇习作例文,也是第五册语文的首篇习作例文。这篇课文的题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喜欢学,也容易懂。教学中,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和提示。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着重指导学生习作,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把事情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时,应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解决把事情写具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条缕式     
条缕式板书是提取课文的精髓,浓缩重点词语,作精心的排列组合,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正确理解课文,揭示文章中心。例如:《第一场雪》是习作例文,作者以写雪景来发表感想的写作方法,是本组的习作训练重点,即“怎样表达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若达到这个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7.
习作例文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的一种既是阅读教材,又是指导学生习作的文章。它体现读和写的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习作例文时,既要通过指导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剂析文章中的写作方法,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现将习作例文的特点和教法概述于后: (一)习作例文的特点 1.习作例文的内容丰富多彩。纵观小学中年级二十多篇习作例文,其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具体有以下几种:①记事类,是写学生亲身经历的、看到的或听到的事。如第六册的《捉鱼》、第七册的《小木船》、第八册的《雨中》等。②状物类,是写  相似文献   

8.
写什么?怎样写?这是长期以来学生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两大课题。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教读《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时,她板书课题后就问学生: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你们反对什么?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本次习作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习作7”的内容。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例文《写春联》主要写了小湛同学到外祖母家送年画,按照舅父的要求作对子的经过;其二,围绕例文内容,概括出写记事文章的基本要求———叙事清楚,重点突出,还要注意前后照应,为学生借鉴、迁移起到了很好的指路作用;其三,指明本次习作的题材范围和具体要求,要求学生选择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叙事清楚、重点突出。教学过程一、读例文,议例文,议中引“路”1.初读例文,感知内容。(1)默读例文,思考:从文题看,这篇例文要告诉读者一件什么事?小作者(2)讨论交…  相似文献   

10.
看图学文14 4乌1·\角楼上 15.雨(习作例丈)g 周总理的睡衣 基础训练毛 课 文16 t迪生8 古诗二首17 八我的弟弟4 寓言。则18 做风车的故事 基础训练119@记一次乒乓球赛5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习作例文)6 八群鸟学艺 基础训练57 三味书屋 看图学文8.课间十分钟 20 瑞雪 (习作例文)21 桥 基础训练Zit 文9 歹盛教22 大雪山10 一个粗瓷大碗 23.踢“鬼”的故本1二.三只W回(习作例文)(习作例文) 基础训练3 基础训练612 大海的歌24“你们想错了”13 富饶的西沙群义25 八父亲小时候的故事26 爬山虎的脚27.壁虎(习作例文) 基础训练728 游击队歌29 小交…  相似文献   

11.
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因此有必要对习作例文的教学进行探讨.下面就三年级习作例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习作谈点看法一、有重点、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小学语文第六册(六年制)课文有八篇习作例文,这些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具体.对三年级学生怎样写简单的事物,怎样记叙一件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八篇习作例文中,《金鱼》和《喇叭花》的训练重点是怎样观察事物,选择描写的内容:《松鼠》和《壁 虎》的训练重点是怎样抓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雨中》,在培养学生语感敏锐性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该教师是这样揭示课题的:师:今天我们学习《雨中》(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与什么有关?生:与雨有关。师: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生:该写清楚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得怎样,在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我们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呢?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雨,雨下得怎样,事情与雨有什么关系。师:你看,读题时这么一想,不仅能对课文内容先猜一猜,而且能帮助我们初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这还不够,猜了以后,还要在阅读中进…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这就意味着,在讲清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认为,结合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明确训练目标。在语言文字训练中,目标起着导向作用。例如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组课文,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观察周围的事物,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这就是该单元的主要训练目标,教师教学该组课文,应紧扣这个目标进行训练。一位教师教学该组课文中的《课间十分钟》一文,紧扣教学目标,安排了这样几个教学步骤:第一步:阅读思考: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目的: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②课文主要写了哪三项活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相似文献   

14.
正一、美读课题,想象"桂花雨"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散文,谁来美美地、动情地读一读课题?2.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一个词读成一幅画。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美妙的联想?(生答略)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目啊,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3.设疑:在作者笔下,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呢?【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引导学生扣住文题,通过美读和想象,把静止的文字读成流动的画面,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以及散文的表达特色,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提供了氛围。二、自读正音,读通长句1.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语五册有八篇习作例文,共计四个重点训练项目:第一、七两篇侧重于言之有物的训练;第二、五两篇侧重于言之有序的训练;第三、六两篇侧重于观察事物的训练;第四、八两篇侧重于抓事物重点的训练。每个项目都有一次循环。这四个重点训练项目,既是读的要求,也是写的要求,体现了从读到写、谈写结合的原则。现就习作指导谈谈自己的浅见。一、要突出训练重点的指导《课间十分钟》,让学生学习掌握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要始终抓住“具体”  相似文献   

16.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是怎样有顺序地具体地描写月亮湾的美景的。 3.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阅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教学过程。 xiang 一、出示课题:26.我的家乡 (说明:“乡”字先出现音节,再慢写字形,让学生注意字的笔画、笔顺。) 指读。讲解“家乡”的意思。(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 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天津,课文中“我”的家乡在哪?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 wan 我们?(板书: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指读课文。指读“湾”,“村子”(“村”平舌音,指导读好。)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第十册习作四要求:读了这篇例文(文略),大家一定会感到龟山汉墓的确是中华一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这篇例文正是抓住了一个绝字来写的。写参观记固然要按顺序,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例文就没有按参观顺序一处一处地写,而是重点写了通道、歌舞厅、排水沟,这样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