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探究省域知识产权发展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对国家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确定我国省域知识产权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和二次指派程序(QAP)对该网络进行特征刻画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省域知识产权发展关联紧密,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空间近临关系、科技服务水平和人...  相似文献   

2.
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界定了城乡互动、城乡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城乡互动发展的以城带乡模式、以乡促城模式、融合模式和网络化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城乡互动发展要营造城乡平等发展的外部环境,其目标是消除“城市偏向”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已成为城乡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刚性约束.本文讨论了我国行政区划与产业空间变迁的关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行政区划的刚性在减弱,区域政府间推动行政区划的弹性调整,形成多中心产业空间引导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空间变迁和行政区划调整的实证研究.说明现阶段行政区划调整的可能路径及其对产业空间变迁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城乡互动发展的内涵和作用机理构建了城乡互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1995—2004年的城乡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锡尔指数法对中国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解,分析了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城乡互动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动特征明显,地区间的差异仍是中国城乡互动发展水平差异的突出问题;地区内部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为例具体分析了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学术期刊地区覆盖面以及区域间论文出版关联特征,以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建设及其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方法]采用莫兰指数分析我国学术期刊空间格局,通过泰尔指数和计量方法分析 2021 年度核心论文产出数量与出版数量的区域差异及学科差异,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我国核心论文产出省域-出版省域关联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关联和异地稿源数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学术期刊布局不均衡,少数省域拥有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布局总体呈空间负相关,山西、河北为局部洼地,广东为局部高地.核心论文产出与出版存在一定的多中心态势,且后者更加不均衡,总体上华中和东北地区较均衡,华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大.学科层面,医学类和工业技术类期刊的区域不均衡性最甚.核心论文产出与出版关联关系集中在少数省域,两个"双向溢出版块"内部省域聚类特征明显,"经纪人版块"省域学术产出能力尚可,需加强自身期刊建设.期刊内部属性、科研投入是影响区域学术期刊发展的主导因素,省域学术产出越多,其学术期刊发展越繁荣,但易出现地域倾向.影响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区域内高校研究人员、经济支持、合作机构越多,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建设.[结论]我国学术期刊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性比学术产出的不均衡性更严峻,而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适当提高出版频率有利于区域学术期刊发展并促进学术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和突破点是科技支撑下的三次产业互动.科技支撑城乡统筹发展服务体系的功能、构成要素、运行原则、运行模式、运行程序、效率评价与传统科技支撑体系存在区别,作者提出了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成  李标 《软科学》2012,26(11):113-115,129
基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探讨城乡统筹与两化互动的关系及其在四川的实践路径。结果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城乡统筹是两化互动的目标,两化互动是统筹城乡的根本路径;新型工业化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依托,协调联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最后,针对四川城乡统筹在两化互动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四川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6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区域城市化发展和全面实现城乡小康社会。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城乡要素互动基本原理的阐释,并指出其阻碍因素,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要素互动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及以全面、均衡、协调为根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国家基本战略方针的背景下,都市圈空间组织作用开始由原来的行政等级联系向新的网络化关联互动发展.目前,太原都市圈的发展刚刚起步,原有的空间特征从无序生长到有序调控,正在发生着一些重要的根本性变化.在综合分析和模拟太原都市圈区域内城镇之间的要素流空间联系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集聚扩散的规划方法初步构建了都市圈城镇节点网络,依据太原都市圈自身发展特色,对其空间整合模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刘奎  王健 《资源科学》2021,43(4):764-775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采取"以地生财、以财养地"的城市土地经营模式,凭借土地出让获取土地收益,并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城市建设投资,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但土地经营对城市规模的空间扩张机制仍有待理清.基于地方政府土地收益和城市建设投资两个维度,本文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土地经营驱动的城市空间扩张理论逻辑,选择2003-2017年...  相似文献   

12.
优化城市群土地开发模式对于提高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中美城市群的土地开发模式,有助于拓宽视野,深化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本文立足比较研究的视角,从城市群建设用地的扩张模式、土地开发强度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等方面,从多个空间尺度系统地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6个典型城市群在土地开发模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美国典型城市群,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类型以边缘型为主,美国的则以填充型为主,但是中国典型城市群填充型扩张用地占比逐渐上升。②从城市尺度的土地开发强度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典型城市群呈现多中心聚集成团的空间形态,而美国典型城市群则呈现多中心带状式、网络式的空间形态。③中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耕地,而美国典型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草地。④从建设用地的景观形态上看,2000—2020年,中美典型城市群的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指数(AI)上升趋势均较为明显。本文结果整体上表明,提高土地开发集约度,建设紧凑型城市,仍是未来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可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群城市化进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标准是重要的软联通形式。立足标准合作实现城市间联动,是促进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以长三角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联合制定标准数量和经济联系强度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2016—2020年标准合作网络和经济一体化网络,揭示其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城市角色的演变规律,并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探讨长三角区域内两者空间协同演进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标准合作和经济联系拥有大致相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间地理区隔被突破,大范围共享融合得以实现,但经济一体化领先于标准合作;长三角城市群呈现出空间分异状态,网络东密西疏,中心城市以自身优势展示出较强的辐射溢出能力,核心—边缘结构显著。QAP检验显示空间中标准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格兰杰检验进一步验证两者彼此促进,互为因果。研究发现验证了标准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互促关系,拓展了标准治理研究,也启发政策层面以标准合作牵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资源科学》2016,38(11):2168-2180
旅游机会公平是新近国际旅游学术本位反思及社会伦理责任担当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人口加权距离模型研究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差异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 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机会格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似半圆环形等级圈,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衰减变化特征;② 城镇与农村人口之间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具有整体离散、外围显著的特征,差异程度比率范围大约在0.563 55~1.169 28之间,出现了城镇人口出游机会优于农村人口的资源配置“城乡错位”现象,说明乡村旅游点开发向城市集聚的市场导向特征明显;③ 居民乡村旅游的总体机会与城镇化水平呈线性正相关,而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空间机会差异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呈正态分布相关,即城镇化水平很低和很高城市的城乡差异小,而城镇化水平中等城市的城乡差异大;④ 乡村旅游空间机会的等级差异分布普遍符合幂次法则,这种相对成熟的等级发育意味着旅游机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矛盾长存,发挥制度优势、建立行政干预长效机制是推进旅游空间机会公平的必要手段;⑤ 乡村旅游空间机会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中高程度的显著相关性,既说明了本文模型实证结论的合理性,也证实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更深入具体地揭示旅游机会差异的问题本质及解决路径;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政府权力与企业资本结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增长联盟,以及社会福利领域政府干预调控的相对不足,是形成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君  李小建 《资源科学》2009,31(7):1195-1204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对农村地域景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GIS空间分析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河南巩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居住用地总面积及相应的占地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现有农村居民点分布扩展表现出规模集中化和局部分散化并存的现象;③外部调控因素对聚居斑块的作用力度不断增强,农户聚居空间形态逐步向规则化的方向发展;④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由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居住环境条件差的区域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经济发展环境较好地方集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集中指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空间区位的合理化应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合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唐健雄  马梦瑶 《资源科学》2020,42(6):1188-1198
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新的趋势,研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对推动工业旅游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31省市(不包括港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旅游示范点总体呈“东密西疏”的空间结构特征,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②工业旅游示范点与城市群分布契合度较高,呈现出以“城市群”为依托的“多核心—群聚型”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③工业旅游示范点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其邻近区域的集聚程度亦较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相关程度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热点和冷点区由东部至西部呈“圈层”式分布,存在典型的“马太效应”;④工业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资源禀赋与工业旅游示范点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政策因素、地方工业文化认同等也是导致工业旅游示范点存在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各省应借助跨省域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的辐射能力,推进工业旅游跨区域、跨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工业旅游产业集群,促进工业旅游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活用能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城镇、北方农村、南方城镇、南方农村四组,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7-2011年间各省区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人均生活用能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由于加热和制冷是居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向,收入与用能的关联表现出有趋向的空间差异;③北方高纬度区域和南方低纬度区域人均生活用能受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农村地区二者的关联性普遍比城镇地区大,其中北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份二者关联性更强,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二者的表现较为复杂;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单位收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些。由此建议,要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科技进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国家管控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塑造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管控是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论文从国家管控的视角,分析其对区域功能塑造过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以便为未来塑造良好的区域功能格局提供借鉴。五年发展规划是我国引导和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国家管控手段。计划经济体制下集全国之力促进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但扭曲了自然区位优势,削弱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非均衡发展激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由于未能产生区域联动效应,使东中西部的区域差距显著拉大。“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效地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而未来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域功能分工更为合理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