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借着媒体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双重影响。就其积极方面看,消费主义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就其消极方面而言,主要表现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弱化"、"物化"等。应对消费主义的冲击与挑战,必须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素质,正确揭示消费主义本质;优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遏制消费主义泛滥;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引导其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物质欲求”为核心的西方消费主义思潮蔓延开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部分大学生在经济未完全独立的条件下产生扭曲消费心理,片面追求享乐,极易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要通过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培育其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同时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3.
融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形势与考验。文章通过解读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是高校思政课的应然与必然,分析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与不足,就融媒体时代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性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思潮是西方社会思潮的重要内容。校园贷的产生与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影响息息相关。消费主义思潮亦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价值观等造成现实冲击和危害。为抵御消费主义思潮侵袭,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媒体责任担当,注重家庭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消费主义思潮迅速传入国内并蔓延开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加强对西方消费主义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开展消费教育的研究,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等途径来预防和抵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消费主义不可取。消费主义作为一种负面的社会思潮,推崇的消费至上、符号价值消费、身份建构消费和盲目推崇的意义匮乏消费等消费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理性和必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动机和消费行为是否具有理性,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关系着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成效。客观认识和批判消费主义思潮、营造理性消费氛围、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和廉洁文化教育,是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提高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质量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7.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媒体得到蓬勃发展并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培育带来诸多挑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是构成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基于此,分析了融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面临的挑战,立足于融媒体优势,提出了加强校园微平台建设、提高思政教师队伍媒介素养、强化校园网络风险监管等措施,旨在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消费主义思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消费主义思潮试图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腐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使部分大学生对消费价值观认知模糊,使他们的生存模式出现世俗化倾向。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需改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具体方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齐心协力,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教育价值取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以节俭为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抓紧建设高校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二者的结合,以突出消费的象征符号意义、追求消费至上的物质主义、对消费偶像的盲目崇拜为其显著特征。消费主义滋生蔓延,大学生消费行为表现出异化现象。客观认识和评价消费主义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教育、营造健康消费观形成的环境、警惕和拒斥消费话语控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消费主义冲击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传统的节俭主义消费观到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盛行,其实质是全球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之一。当代消费文化立足于经济学视域下的价值哲学、社会符码系统和工具理性视域下的组织原则,冲击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消费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着手,培育他们健康的消费心态,形成理性的日常消费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数学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及良好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实现科技创新、迎接社会各种挑战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从数学文化视角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使教学过程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是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整个数学文化,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学实践表明,这一做法有着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发展现状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证券公司盈利的影响,结合国外优秀券商盈利模式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对比分析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提出了应降低经纪业务收入占比,发展特色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势头和"互联网+"的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展,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的结合就应运而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势如破竹。互联网消费金融相比传统消费金融有其特殊的交易方式,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利用蚂蚁花呗形象的说明互联网消费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利用SWOT-PEST模式分析法对蚂蚁花呗进行战略分析,从宏观层面上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中观层面上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及微观层面,发现蚂蚁花呗在发展中逐渐显露的问题,从而试图找到基于互联网下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通 《中国轻工教育》2019,(1):38-41,50
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结合当前思政育人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本文重在介绍"332+X"思政育人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案与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的方法与思路。尤其针对育人阵地、课程渠道、育人环节、品牌活动等几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讨论,加强建设,改进不足,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真正突出思政育人特色,充分发挥出该体系的育人功能,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践育人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需要各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配合才能科学、高效运转。协同理论是研究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以协同理论为视角研究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高校可基于协同理论的"支配原理"、"协同效应"、"自组织原理",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实践育人机制建设;依托"实践育人共同体"健全实践育人系统建设;基于"学生获得感"设计实践育人效果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由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新引进了不少高学历人才,使其整体科研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新任高学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注重教学研究、职业技能薄弱、科研与教学脱节以及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发展趋势的关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调整政策,加强科研反哺教学,服务国家建设和特殊需求,更新教育理念、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等策略,以期提升新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校科研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增加比例更高。经费的增加提升了科技发展的可能性,但经费管理方面的弊病一直是科研人员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的角度,提出解决科研经费管理相关问题的对策,如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科研人员职业自律以及强化监督的执行,从而实现科研经费高投入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圆筒形件的应力应变分析对于应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至关重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理解起来较为抽象,相关教材中也存在不尽完善之处。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对圆筒形件拉深过程进行分析,不仅完善了相关教学理论,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并且根据实际教学总结相关口诀,使得关键知识点更加易于记忆。  相似文献   

19.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本科生面向机构运动分析及设计任务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主要实践过程。在传统课程设计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任务导向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ADAMS软件"做中学"、机构运动分析仿真以及含间隙机构运动分析拓展,实现了课程设计的新模式、新内容,有效提升学生对自主学习与协作、平面机构运动理论分析以及对新问题的探索等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升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鉴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应着重从强化思想引导、深化师德建设、坚持创新导向、注重实践锻炼、突出匠心培养、加强人文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