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美宏 《教育》2012,(15):57
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新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劳动顺利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2.
<正>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过程中,想象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教育媒体融视、听、说于一体,有机结合声、光、形、色,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刨新思维能力。因此,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是培养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中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让人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由一事一人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个意境……通过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后,我领悟到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与独创性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有人曾形象地把想象作文比喻为锻炼思维,培养想象力的"头脑体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地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一般而言,想象作文的教学应遵循以下"三部曲":一、丰富表象储备丰富表象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前提。所谓想象作文,是以已有的表象材料作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想象"来写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四种能力之一。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尤其是独立创造性想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大胆革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写出具有创意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想象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思维的起点,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按模子造型。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提示,由自己独立地去创造出新的形象,即无模子造型。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地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利用插图,扩展想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教学中用好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启发想象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的时期,由再造想象往创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应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何不别具一格地在小学生中提倡"大胆想象",从想象作文入手,为学生另辟一个新的写作空间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一、命题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想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老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创造力"。亚里士多德曾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小学生拥有一颗天真质朴的童心,好玩好仿,好奇好问,喜欢幻想,幼稚的思维中富有童真童趣,其可塑性、创造性极强。那么,如何遵循儿童成长的心智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我结合南通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作文教学竞赛谈一谈我的看法。一、新颖的导入方式,让想象更加新奇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常常强调"凤头",巧妙的  相似文献   

13.
王艳平 《中国教师》2011,(Z1):26-26
<正>语文教学情境分为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等。现对这几点情境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直观情境直观情境即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提高教学效率。"直观情境"可以用"物象直观",就是运用实际事物的模拟形象来进行,包  相似文献   

14.
<新大纲>强调:"要鼓励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5.
贝弗里奇曾说过:"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雨果也曾说过:"想象就是深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关于想象作文,《语文课程标准》如是说——"写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的自主写作  相似文献   

17.
联想和想象是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思维和创造的前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和联想,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伴随着想象和联想."既然联想、想象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如此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发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黄学梅 《辅导员》2013,(22):56-56
<正>孩子们是最富于想象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训练想象力的契机,因此,阅读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呢?我的体会是:要针对教材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而且要注重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伴随着丰富想象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谭莉 《山东教育》2007,(9):52-53
美术课上只要把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挖掘出来,把他们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他们都能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那么,美术课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心画教学放飞想象 在想象的同时,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干扰,闭目静思片刻,用心用脑大胆想象自己心中的画,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然后把所想象的画在作品纸上表现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