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让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逐渐培养他们观察、提问、设想、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习惯,体验探究的乐趣,自我建构初步的科学知识,获得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幼儿教师应保护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捕捉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有效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是一种富有体验快乐和探究趣味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探究中获得发现,积累经验.在中班幼儿的科学微项目"蜗牛之旅"中,教师引导幼儿从兴趣、问题出发,让幼儿通过亲身寻找、照顾、探索等方式,认识并了解蜗牛.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用眼、用手、用心去获得最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根据"纲要"精神,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首先就要培育幼儿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要挖掘家长、社会和幼儿园内的资源,并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幼儿去探究。  相似文献   

4.
将儿歌作为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一种生动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调动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扩展幼儿的科学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科学集中教学活动中若能妙用儿歌,不仅能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科学现象、发展思维与语言,而且还能陶冶幼儿的性情.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巧用儿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也可以在操作环节,妙用儿歌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愿望;还可以在结束环节,趣用儿歌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经验.  相似文献   

5.
猜想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没有猜想,就不会去进行科学验证,没有科学验证,就不能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解答,最终也就没有科学探究活动。在“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的猜想,增强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幼儿的猜想常常是幼稚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如何不打击幼儿猜想的热情,让幼儿针对问题进行理性的猜想,将幼儿从“胡思乱想”带进“有效猜想”,体验猜想的乐趣,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可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中发现或推断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因此,教师提供并投放实验材料的策略至关重要。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仅为实验教具,只起到演示作用,即便为幼儿提供材料,通常也较为单一,基本上和教师的实验教具相同,幼儿不是争抢材料,就是模仿一遍教师的操作,幼儿缺乏兴趣,创造能力也很难得到发展。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教师提供的材料如果恰当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可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可以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拓展幼儿思维,有利于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中班幼儿喜欢在探究、思考中学习科学,能借助个体和活动材料去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开始萌芽。所以教师要提供他们需要的环境,适合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在操作中学会交流,在操作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7.
王含 《考试周刊》2012,(28):180-180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孙宇芳 《山东教育》2012,(Z3):69-70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但在幼儿园内,幼儿的科学玩具材料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可供探究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本文就农村资源在我园科学活动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朱亚芬 《考试周刊》2013,(99):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幼儿园。教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特点,创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采取相应的组织领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季碧婧 《文教资料》2011,(5):166-167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它可以从小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是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幼儿教师应该制订合理的科学教育教学目标和计划;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注重启发诱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和探究科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莉 《成才之路》2011,(14):26-26
开展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如何在科学活动中捕捉幼儿的兴趣,发现孩子探究的兴趣,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创造条件让孩子进行探索和研究。笔者在科学活动中对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卞莉 《中小学电教》2012,(12):135-135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科学世界,奇妙无穷,尤其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更具有吸引力。但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知识面窄,对很多充满奇幻的科学现象和自然变化不易理解。网络资源教学以其...  相似文献   

14.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严谨性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材料投放的合理科学,探究过程的尊重和接纳,评价时的客观和激励,让幼儿在似乎自由却严谨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养成乐于探索的积极情感,积累初步的科学知识,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马熙华 《广西教育》2013,(33):95-9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倡导的是尊重幼儿,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建构、自我成长,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素养。因此,幼儿教师应重视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和独特的年龄特点,使幼儿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养成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态度。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研方向应符合儿童特性,  相似文献   

16.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科学的探索情感,积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掌握易于操作的探索方法,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7.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以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下面谈谈我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指南的认真学习和探究,认真地把《纲要》和《指南》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化为教育实践,尤其在科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活动内容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及选择活动材料,可供幼儿探索与操作,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幼儿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的情况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猜测、探究、讨论问题、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尝试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态度。  相似文献   

19.
赵荣 《甘肃教育》2009,(22):29-29
一、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组织操作活动的作用 1.可以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运用实物、图片等组织幼儿动手操作,既能激发起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增加课堂练习的密度和广度。比如,在组织活动“磁铁的奥秘”时,准备的材料不是人手一份,而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摆弄。过十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知。幼儿在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的基本前提。针对幼儿这一特点,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