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解放前后曾尝试过图书寄销,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售制没有推行开来.1982年7月,文化部发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重新提出寄销问题.1984年4月,经过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实行寄销制的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2.
图书购销形式由征订包销发展到寄销,是近几年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迈出的一大步。但是目前的寄销制仍局限在出版社对书店的“单方寄销”和社店“联合寄销”等形式,且都是部分品种的寄销。这些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形式,不仅发挥了“寄销”制的长处,而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种形式存在的问题。“社店直挂,全品种分配寄销”这种形式是1987年人民体育出  相似文献   

3.
寄销制在图书市场的广泛运用,使世界各国出版发行业的销售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也把寄销制作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寄销制在购销体制完善和促进图书市场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图书实行的是完全寄销制,即代理商如不能销售可无条件退货,这就把风险完全甩在出版社这一边,因此,重新审视寄销这种图书销售模式已经搬上了图书出版业的日程.  相似文献   

4.
图书发行改革是当前出版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有难度是正常的——不能局限于发行一个环节——必须很好地考虑社会效益——深化新华书店的各项改革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情——积极倡导代理制——提高一般图书的进销货总量——大力推行寄销制——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应该有大的改进——以现代科技改进发行手段——必须以图书为主业  相似文献   

5.
寄销制作为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图书市场由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更加普及。新华书店因此实现了“零库存”经营 ,不仅解除了库存积压的后顾之忧 ,而且大大丰富了其图书品种 ,使新华书店受益匪浅。出版社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版图书 ,一扫以往书不能及时全面上市的焦虑 ,将丰富多彩的图书摆上了新华书店的货架。由此可见 ,寄销制乃形势所迫 ,大势所趋。但是 ,与寄销制孪生的退货工作却奏出了不和谐的音符 ,让店社双方陷入尴尬 ,这一问题在现货图书批销中心集中体现出来。主要有 :1 退货率高 ,退货量大。这不仅包括批销中心对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国的出版社和书店,谈论图书寄销的越来越多,有关文件也较明确指出,今后要逐步推行图书寄销,现在,一部分地区正在试行。 1984年,我们曾在日本进修出版业务,参观了二十余家书店和图书批发公司,考察了日本的图书发行。在这里,我们只就图书寄销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社办发行使出版社与书店的关系,由过去单纯的总经销(寄销)变为多重经销(寄销)退货,在这种经销(寄销)、退货关系中,出版社总是处在劣势,令社办发行如履薄冰。社办发行的营销策略要围绕精品图书进行深度的市场营销和横向的网络建设,以追求双赢、多赢为目标,与经销商一道,共同建设市场、维护市场。对出版社而言,创造精品图书比创造名牌出版社更有意义。因此,图书市场营销应避免走入制造名社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日本图书流通零售体制改革在即 在日本的出版物流通方式中,一般批发至书店的图书寄销期为半年,过期滞销书可无偿退货。但是,近年来这种图书流通市场中的寄销制与退货制正在面临新的冲击,将被其他新的体制所取代。目前各种改革方案尚在争论之中,其中之一的“时限零售制”,即发至书店寄销期已过的某些图书——“时限零售本”图书,可以特定的方式降价出售的制度,已为部分企业所实行。  相似文献   

9.
自1982年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在积极推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减少流通环节的试验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根据我省历来社店关系密切这一有利条件,我们首先抓了社店联合寄销。这种寄销调动了基层书店发行浙版图书的积极性,扩大了发行量,缓解了“买书难”。  相似文献   

10.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11.
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后,出版社和发行部门本着“解放思想,厉行改革”的精神,携手合作,已开始在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而慎重的各种试验。一、改革单一购销形式的试验工作正有计划有领导地在各地展开上海辞书出版社计划全部自办发行。上海古籍出版社部分品种拟试行初版试销或寄销办法。上海人民出版社自办批发,现已建立批销关系的有21个单位,年内拟发展到30~40个,专业性的图书将全部自办发行。上海科技出版社选择农村店、城市店各一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教育出版社率先于1993年在本省范围内推行发行改革新措施:“经销包退”(“经销”同以前一样,来订数发货划款;“包退”即在一定期限内销不完的图书可直接退货,由出版社退还书款)。经销包退具有寄销制间样的优点,即解除了销售店怕积压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丢掉了库存包袱,提高了图书订数,放开手脚全方位推销,使各类好书有机会与读者见面。同时,经销包退又克服了目前管理水平与寄销制不相适应以及售后付款带来的不积极推销和拖欠货款等弊病。经销包退,实行发货收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1983年全国图书发行册数比1978年增长了70%,码洋增长了123%。发行体制改革也迈开了步子。出版社开办的门市部多起来了;集体、个体零售书店(亭、摊)有了发展;购销形式渐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包销之外,寄销、代销、试销、特约经销、自销等多种购销形式,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国营书店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等等。在图书流通领域中,束缚图书发行事业和整个出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旧体制-统购包销和国营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但是,也应该承认,旧的发行体制还没有根本变革,改革的步子还不快。  相似文献   

14.
试销作为“寄销制”的尝试,已在一些出版社和书店取得成效,这是常规的征订包销走下坡路时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书发行手段,逐渐成为图书发行的重要方式。对于基层书店,试销可以减少承担的风险,调动他们进货的积极性。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基层书店,单凭订单订货,犹如“隔山买牛”,他们情愿以高于出版社的折扣到附近的中心书店进货,这样需承担的风险更小。金盾出版社之所以出现十年辉煌的累累硕果,正是他们较早进行发行体制改革、实行图书试销的结果。金盾出版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会,迅速改变经营策略,改“坐商”为“行商”,强调“脚下出效益”。他们有一支  相似文献   

15.
县、市新华书店需要改革产权制度徐锡锦,鲁献春当前,全国新华书店的改革已从三方面展开;一是试行发行代理制,以搞活批发环节,拓宽批发渠道,切实发挥主渠道在图书流通中的作用;二是进行购销形式的改革,允许经销、寄销、包销等各种形式并存;三是推行新华书店产权制...  相似文献   

16.
图书主发寄销,就是出版社根据本社的出书情况和全国各地书店的销售情况,主动将图书分发给书店进行销售的做法。日本、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做法。如日本的东贩等发行公司,每年所主发的图书约占全国图书总量的70%左右。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由发行公司...  相似文献   

17.
我省从1982年冬季开始推行图书寄销以来,局所属全部出版社已与近三分之一的销货店建立了寄销关系。实践证明,寄销较之包销,有许多优越之处。第一,扩大了发行量,提高了满足率。长期的征订包销制,存书损失完全由书店承担。书店因担心积压,进书往往是“宁少勿多”、“宁缺勿压”。实行寄销后,书店解除了后顾之忧,敢于根据“以需订进”的原则,尽量少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近20年的发行体制改革,"一主三多一少"的目标基本实现,观察今天的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繁荣与泡沫、国有与民营、书店发行与自办发行、寄销与退货、折扣与货款的矛盾,始终缠绕在业内人士的心头.境外资本的虎视眈眈,新生代出版物的默默蚕食,尽管加入WTO还不可能在近期内影响中国图书市场格局的变化,但是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毕竟加剧了业内人士的焦虑,在某种意义上也激化了中国图书发行市场贮积已久的矛盾.中国图书发行市场明天会怎样,这一问题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下半年以来,发货店(所)和出版社发往销货店寄销的图书越来越多,受到了基层店的欢迎。但也存在寄销过量、结算误期和图书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一、数量要恰当。现在一些单位主动发货寄销,数量过多。基层店因销货有限,不得不大量退货,致使双方都不满意。最好,事先发函征求寄销数量再寄。 二、结算要及时。寄销时间一般以三个月为好,时间一到,发货店(社)应主动通知基层店结算。千万不能一发了事,增加基层店负担。  相似文献   

20.
虽说日本出版界内部矛盾重重,但是日本的出版事业毕竟相当发达的。日本同行经常提到,体制结构合理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劳动生产效率化。这“三化”,也许就是它之所以如此发达的重要经验之一。这里,只就体制结构合理化问题介绍一些情况。一、出版社逐渐向商社方向发展如前所说,日本的图书销售实行以允许退货为特征的寄销制。所以,图书能否卖掉,与出版社的利益密切相关,退货率高低成为衡量出版社经营状况好坏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日本出版社都十分重视促进发行和开拓各种新渠道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