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化式述程结构”在句法、语义上都不同于其他述程结构,其内部也有差异性。它区别于同形结构的标准是述语能受程度词语修饰、补语必须是光杆形式;这类述程结构是动补结构的句法语义变体;能进入该格式的述语必须是可量化的,补语源式必须具有“大力度”的细节义。  相似文献   

2.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生的。"___V重(得)___"框架表示"话题—述题"结构,各种致使性述补式可看作是"话题—述题"结构。致使性述补式的歧义是由于派生过程不同和语用强制移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山学院学报》2016,(1):62-68
岩帅佤语述补结构分为VC式和V得C式两种语法形式(V表示述语谓词,C表示补语)。岩帅佤语VC式述补结构中,一般由动词或可以作谓语的形容词来充当述语,能做补语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象声词以及数量短语。V得C式述补结构中一般由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主谓结构来充当补语,另外岩帅佤语存在"复动V得句"形式。VC形式,V与C结合得比较紧密,C是V的预期的、恒久的、客观的结果 ;V得C形式中,V与C之间要靠t?m(得)或ti?(地)来连接,C不是V的预期的、恒久的、客观的结果。所以,V得C的语法距离大于VC的语法距离。  相似文献   

5.
湖南新化方言双及物结构分为给予义双及物结构和非给予义双及物结构两大类.给予义双及物结构的固有句法形式主要是"双宾B式"和"介宾补语式",还有动介复合A式、动介复合B式和介宾状语式等与给予义相关的其他双及物结构."双宾B式"主要是老派使用,"介宾补语式"是老派、新派常用的优势结构,"介宾补语式"中用"来"作给予介标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一、双补语的界定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述语一般只带一个补语,这个补语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它的内部又由多个语言单位组成。有时候,述语带上一个补语之后,还需要带上另外一个补语,构成以补语现象。例如:①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形式,搬到纸上来。(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②我把蚕扔到溪里去了。(茅盾《春蚕》)例①中的"到纸上"是介其词组,和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分别作补语,补充说明述语"搬"。例③中的"到溪里"和"去"也分别作补语,补充说明述语'扔"。一个述语带上两个补语,找们称为"以补语"C这问个补语属于不同的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A了去了"短语为研究对象,首先着重分析了它的语义、语用、句法特点;其次对"A了去了"的内部结构--述语"A"、程度补语"去"和两个"了"进行逐个分析;最后介绍了该短语的五种异形同义短语,以期对"A了去了"短语作出多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单句中语气词能出现在以下句法位置上:主语和谓语之间、状语之后、述语和宾语之间、述语内部、述语和补语之间、双宾语之间、双重定语之间、名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动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形容词性并列成分之后、句子特殊成分之后。句中语气词的使用受语体因素的制约、结构的制约、音节的制约、口气的制约。句中语气词并没有表达语气的功能,只有预示停顿和表达口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以往有关动词重叠式的研究,围绕汉语动词重叠式在句法分布上的一系列限制进行讨论,涉及的现象包括该结构与动词补语、否定词、体标记等成分之间的制约。此外,通过分析双音节动词重叠"ABAB"式和"AABB"式的句法表现差异,提出动词重叠式在词库和句法层面的不同特点:词库内的重叠形式能产性低且句法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句法层面的重叠形式能产性高且句法表现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卢海 《现代语文》2010,(6):92-94
河南新县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补语可能式的肯定形式有两种:"VC得"和"VC了得",这两种形式的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助词"得"位于补语之后,兼表可能性和确认语气;宾语位于述补结构之后、助词"得"之前。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位授予权行使的前提,学位授权审核既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学位结构调整、院校资源配置、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此项制度的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分配指标的行政指令有碍办学自主权的行使;纵向权力关系未获完整的法律表达;评审过程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等。欲实现学位授权审核的法治化,总体定位必须回归行政许可属性,遵循《行政许可法》设计相关规则;评审对象应当锁定特定专业,更有针对性地建立同行评审机制;监管方式应由事前指标控制转为动态过程监管,更多地发挥教育市场竞争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权限配置必须为省级学位委员会正名,实现三级学位管理体制的法定化;内容设计需要建立健全正当程序原则以及具体的程序性制度,最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学位授权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五国学位授予权的权力来源、权限与功能、审核、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显示,这些国家学位授予权均来自政府,且都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院校获得授权后,便成为学位管理的行政主体,其颁发的学位是学校学位而非国家学位(俄罗斯除外);在授权管理的审核与监督环节,大部分国家都引进了中介机构参与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3.
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的提出,对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学术兴趣有积极意义。然而,从学理和域外经验看,《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对这三种学位类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辅修不同于学位,亦不授予学位,“辅修学士学位”杂糅了“辅修”“主修”与“学位”三个概念,容易带来误解。双学士学位不同于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后者窄化了前者,导致双学士学位的覆盖面大大缩小。联合学士学位不止限于国内、国际和校际之间,还包括学校内部更具结构性、具有特定名称的学士学位类型。  相似文献   

14.
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两种类型是我国现阶段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尽管政策文件中明确表述了两种类型所培养的人才目标,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直缺乏明确的要求。这也使得各医学院校在长期的探索中虽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对其中的几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厘清两种模式的培养重点与差异,促进医学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从学位社会功能历史演化的角度阐明了专业学位是学位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从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外专业学位现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对专业学位的发展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存在思想观念偏差、教学方式陈旧、教师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强化专业学位教育地位,稳定教师队伍;二是要整合资源,组建符合专业学位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7.
综述认知模型研究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及应用。研究了粒计算认知模型、动态信任预测认知模型、Bayes信任预测认知模型采用的主要算法,介绍了认知模型在求解认知难题、虚拟人决策训练、多Agent谈判中的应用。指出粒计算认知模型、动态信任预测认知模型、Bayes信任预测认知模型是近年来认知模型的主要研究成果。因此,认知模型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并测算中部六省2002至2012年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涉外经济指标体系,分析所得的中部六省近年来对外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结论有:中部六省对外经济发展良好,增长显著;对外贸易对中部六省对外经济发展的贡献远高于外商投资;中部六省内部的对外经济水平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部六省对外经济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等。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中部六省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度;结合各省情况制定发展策略;提高对外贸易的附加值;重视外商投资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按学位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近期发出《关于开展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预示着,研究生教育结构已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存在学科依托联系,但在培养模式等方面完全不同,应采取分类培养的方式,通过科学定位、搭建不同平台、协调资源分配等手段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系统理论视角研究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的结果表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具有层次分明、类型多样、学科柔性等特征。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需要明确学位类别、建立专业学位体系,满足社会需求、扩大专业学位规模,丰富学位类型、扩展专业学位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