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状况还不理想。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平台,它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帮助大学生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袭。可以通过志愿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将志愿服务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史践教学、建立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联系入手,首先揭示志愿精神如何在精神追求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由此阐述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对哈工大理学院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从顶层设计、制度构建和实施措施等不同层面构建了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联系入手,首先揭示志愿精神如何在精神追求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由此阐述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对哈工大理学院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从顶层设计、制度构建和实施措施等不同层面构建了高校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4.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价值层面的范畴。而与之对应的"担当、务实、奉献、分享"等概念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方向和动力,同时又要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依托和平台。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载体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志愿服务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通过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来发展志愿服务,并以志愿服务为平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搭建宽广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怡琨 《文教资料》2010,(20):187-189
志愿服务是在自愿付出的精神指引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无偿、公益性的服务,其产生可以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追寻深厚的理论根源。志愿服务中蕴含丰富的价值理念,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价值体系建构提供思想支撑,其广泛开展将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实践保障和搭建宽广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对策:即要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加快完善制度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的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关系,对如何更好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9.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既是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纵览古今中外,志愿服务以其独特的内涵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紧扣主题、把握重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从重视思想引领、建立完善机制、打造特色平台、拓展领域范围等方面切实推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平台,成为他们认知、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当通过理性引导、创设情境和发挥优势等途径,积极探索在志愿服务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方法,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对志愿精神的弘扬,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动式"居多,缺乏延续性,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生志愿者的视角出发,探索通过健全宣传机制,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重视志愿者的学习与培训,建立志愿者档案,巩固高校志愿服务的传统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等途径,构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途径.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正确处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志愿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精髓,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表现出浓郁的时代内蕴和积极的价值,笔者主要剖析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及实践层面上的交融关系。并探索相应对策,将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志愿精神弘扬有机结合,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志愿精神的行动指南,使公民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全社会共同的精神依托,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阐明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在多元复杂的社会形势中,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入强心针,强化培育的系统思维,厚植培育的历史视野,从而提升培育的有效性。因此,要将伟大建党精神通过思政课课堂、红色资源和以人为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发挥其对价值观培育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志愿精神是自愿、不计报酬地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我国志愿精神产生于传统的仁爱思想,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而不断传播和发展。志愿精神有效推动并促使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大学生志愿精神对践行并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承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使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南通志愿服务优良传统的影响下,南通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长为大学生志愿者先进典型群体。在志愿服务实践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关爱与奉献的人生境界、提升专业技能、培养爱岗精神,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示范效应,促进了社会正能量的集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和战略命题;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价值观教育问题已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满足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是前提,发挥思想豉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是关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是保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教育是原则.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主体和重要引领者,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必须全面把握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加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品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分类引导、实践引航和榜样引领,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