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习铺垫"必须有吗?传统的课堂教学分为:复习铺垫、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回家作业。复习常常是教师为学生已经做了一些要解决新问题时需要的知识铺垫,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只是把开始上课时复习的知识拿来用即可,如要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课堂教学大都先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复习内容均为与本节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堂上很少见到教师在新课中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吸引人的教学情境。这使我不禁陷入沉思:难道每一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吗?复习铺垫还需要吗?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由单一到综合 ,螺旋式上升的。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由感性到理性 ,逐步深化的。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应拾级而上 ,具有层次性。一、复习铺垫要有层次性复习铺垫旨在通过旧知识的固定点 ,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给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作好必要的心向准备。在教学中 ,常常需要作几个方面的复习铺垫。这些复习铺垫不是随意的 ,更不是盲目的 ,它需要根据新课教学的需要 ,按照难易程度 ,有主次、有层次地进行。例如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第一道例题时 ,可分三个层次进…  相似文献   

4.
复习铺垫是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做好准备,可激活认知基础和激发学习心向,是做好顺利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或顺应的预备工作。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般是复习铺垫,它事关全局,直接影响着后继教学进程的顺利展开。那么,怎样合理恰当地设计和操作复习铺垫这一首要教学环节呢?关键在于教师要明确复习铺垫的任务要求,选择、设计好复习铺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习铺垫作为新课教学前的一个准备环节,不但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而且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铺路架桥",有效分散学习难点。教师对复习铺垫环节的设计和组织,要根据数学知识演进的脉络,在准确把握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围绕新知识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固定点"或"生长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新知情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提供一个良好的认知起点。复习铺垫要追求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的效果,需要以"实、精、巧"三字为操  相似文献   

6.
复习是学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十分必要,通过复习可以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复习,以此来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丰富学生们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式,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复习铺垫能帮助学生沟通新旧联系,分散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对学生的发展不利。但我们不能因为复习铺垫具有弊端而将其一棍子打死。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适度进行安排复习铺垫,在“短、精、新”上下功夫,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使后面的“好戏”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课堂教学大都先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复习内容均为与本节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课堂上很少见到教师在新课中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吸引人的教学情境。这使我不禁陷入沉思:难道每一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吗?复习铺垫还需要吗?1.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必要吗?在教学“十几减几”中,教师为了引出“13-6”而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师(出示装有十几个球的袋子):你们知道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学生胡乱猜测一通,最后教师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告诉学生袋子…  相似文献   

9.
课常结构的优化,就是使课堂教学诸环节相互作用,让学生多“动”起来 一、复习铺垫有牵动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有课前复习,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复习产生的铺垫作用,要靠新旧知识的联系来体现。但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教师用力去引导、牵动学生,这方面,教师要用短  相似文献   

10.
会考复习的任务是既要提高学生会考成绩等第,又要为高考复习(针对理科学生)作好铺垫。如何抓好高中会考的复习,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现在的计算教学几乎不见了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取而代之的是——情境创设。目前大多计算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算法→反馈交流算法→自主选择算法。为此,许多计算课不是从“买东西”开始,就是到“逛商场”结束。现在的计算教学,很难再看到过去常见的复习铺垫了。难道,情境创设和复习铺垫真的是水火不相容吗?情境创设和复习铺垫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  相似文献   

12.
孙文军 《双语学习》2007,(8M):89-89,90
会考复习的任务是既要提高学生会考成绩等第,又要为高考复习(针对理科学生)作好铺垫。如何抓好高中会考的复习,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正是这样,数学教学或是在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中引入新知,或是在复习铺垫、激活旧知中引人新知,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凡是与旧知联系紧密、在旧知基础上生长发展的新知教学,都适宜通过复习铺垫的形式引入新课。其关键是把握好复习铺垫的度,既不可将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降低学生探索、思考、发现新知所应有的思维力度,也不可过于"粗放",使新知仍然"高不可攀",给学生的探索和思考留下难以跨越的"思维障  相似文献   

14.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是当前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方面。但鉴于小学数学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小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探索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为探索新知识做铺垫。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究竟需要哪些旧知,学生心中往往是无数的。因此,教学时要组织复习,为探索新知做铺垫。复习的内容应该是为学习新知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例如要学生探索和发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需要哪些基础知识,教师要认真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把除数化为整数以后要使商不变,被除  相似文献   

15.
必要的“复习铺垫”可以化解知识学习的难点,过细的铺垫会缩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开放的有助于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才能激发获得知识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复习铺垫是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做好准备,可激活认知基础和激发学习心向,是做好顺利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或顺应的预备工作。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般是复习铺垫,它事关全局,直接影响着后继教学进程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7.
王强 《成才之路》2009,(18):75-75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复习铺垫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环节,对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运用已有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为此,老师们致力于精心设计各种"复习铺垫",以便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同化新知识,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立美教育理念下构建了如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复习铺垫,展开审美想象——赏美墼墼创设情境,诱发审美注意——启美墼墼探究发现,丰富审美感知——求美墼墼实践应用,激发审美创造——创美墼墼回顾小结,提高审美素养——立美复习铺垫,展开审美想象——通过复习铺垫旧知,让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在欣赏美中,促进迁移。创设情境,诱发审美注意——通过创设美的学习情境,寓教于乐,诱发审美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成积极探  相似文献   

20.
中年级的复习是小学阶段的关键。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认真上好复习课,对高年级的进一步学习又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复习课中知识的铺垫。一、备好复习课,认真做好复习题每上一节复习课,都要认真设计好复习题。在设计习题时,既要照顾到知识的衔接,又要做到对新知识的铺垫。这样就应该事先了解学生知识的缺漏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在第七册中的简便算法中,先进行基本练习:25×87×4,47×99。让学生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再进行一些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