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是最基本也最基础的一门学科,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逐渐成为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多读书无疑是完成这一教学内容最好的方法。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兴趣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方面。阅读教学贯穿于语文课堂的方方面面,不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当前小学语文老师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针对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相应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是学生了解生活、感知生活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学习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让学生乐于读,激发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使得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1,(81):60-62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小学时期的阅读和写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读与写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有效激发学生爱上读书、爱上写作,既是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需求,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和写作,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需求,从兴趣激发的角度、从"以生为本"的层面对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从"悦读"和"趣写"的语文课堂模式进行探讨,以"悦"和"趣"为抓手,创新教学思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教师普遍关注但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基于调查研究佐证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借助"手指上的阅读"这一丰富多彩的阅读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教材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在家长们喊着"减负"的今天,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变得越来越紧迫。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样遵循其他教学的原则,如"关键期""最近发展区"。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奖励。其次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样离不开兴趣和奖励。因此,老师要结合各种方法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最后,老师要巧用多种教学手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使用他们喜爱的方法去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从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本文,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处处留心,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抓住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点开展教学,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重视识字教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文章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撬开识字教学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由而可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十分重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搜集文章信息、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影响学生今后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及方式。然而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喜欢阅读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超 《成才之路》2012,(11):35-35
正在小学语文教坛耕耘十几年,我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三趣。小学低年段要着重培养阅读兴趣,小学中年级段要养成良好的阅读情趣,小学高年段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有滋有味,让学生产生兴趣,让阅读富有情趣,变成乐趣,我想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因势利导,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学周刊C版》2020,(16):45-46
阅读能力不只是对学生十分重要,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就我国目前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较弱。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和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加大学生阅读兴趣,扩展学生阅读思维。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意义,提出调整阅读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就开始着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启发者,要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善于鼓励、肯定、激发与引导,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在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有质量的语文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可以借助游戏、激励评价、契合生活、延伸阅读等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和源泉"。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激发。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在我国是最基础、重要的教学。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就必须学好语文,尤其是要注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讲解整篇文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这也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整本书导读课教学是在学生接触一本新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学生面前开启一个新的阅读世界,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期待为最终教学目标。导读课更注重的是"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经验,可以按解读封面、阅读片段、朗读目录、问题探讨等教学环节,在导读课上"导"出兴趣,"导"出精彩。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所在。在此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几种方法。一、投影激趣低年级学生总是对色彩鲜明的声像制品非常有趣 ,因而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特别有效的方法。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 ,采用投影激趣的方法。在启发谈话时 ,我说 :“同学们 ,你们熟悉青蛙吗 ?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儿的 ?”紧接着出示投影片 ,告诉他们这就是小蝌蚪。请同学们看灯片描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重视素质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小学语文阅读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兴趣培养方面也不能忽略素质教育的模式,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来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朱建红 《考试周刊》2014,(93):45-45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高低,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现在许多学生提起写作文就头疼,不知如何下笔,究竟应选取什么内容写是学生感到最麻烦的事。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提升写作水平呢?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作时有素材就得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并加以积累领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把适合学生年龄特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对于学习可能无法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辅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阅读兴趣,体验快乐阅读1.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培养阅读的持续兴趣。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动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互相问答以体验成就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