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星湖七星岩     
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星湖七星岩,石岩与溶洞相生,星湖同石岩共存。石岩险峻,溶洞幽幽,湖水粼粼,其山石之秀美,河泉之清澈,令人惊叹。七星岩,顾名思义有七岩。分别为天柱岩、石室岩、阿坡岩、仙掌岩、  相似文献   

2.
李欣蔓 《新作文》2010,(5):25-25
桂林,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银子岩就是这幅山水画中最壮观的溶洞。一放假,我就和爸爸妈妈飞到桂林,去欣赏这世界溶洞奇观--银子岩。走进幽深曲折、神秘莫测的洞内,我的想象也随着这雄奇幽美的景象尽情地发挥。看!洞口的乳石如同一只五颜六色的孔雀,正抖动着华丽的羽毛,  相似文献   

3.
黄石地区究竟有多少溶洞。目前尚未查清,沿黄荆山一带分布比较多;已知,东洞、西洞、飞云洞、云雾洞、桃花洞,以及桃花洞下面的无名洞等。这些溶洞的形成是与本地区的各种自然因素息息相关的,现就其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从以下岩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岩质地基评价及地基处理是关系到工程安全、工程造价、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在风化层较厚的砂岩、泥岩、页岩、花岗岩、易发育溶洞隙、地下水强烈活动的碳酸岩、软质岩与硬质岩互层上修建高层建筑,关于地基均匀性、地基稳定性、深基坑边坡稳定性方面,如何评价、如何处理的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银子岩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也有人说“:阳朔风景甲桂林”。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去桂林、阳朔旅游观光,我觉得最吸引人的景点是阳朔的银子岩。银子岩是由钟乳石长年凝结而成。进了银子岩的洞门,就可以看出岩洞内的道路曲折又潮湿,石笋、石花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数也数不清,美丽极了!整个岩洞像个大迷宫,我们跟着导游的指引,很小心地穿过一个个小洞,一不小心就会中了“头奖”。每穿过一个小洞,前面就呈现出一大片宽阔的景观,非常的壮观和美丽。听导游介绍说,银子岩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溶洞。你看!这是一派瓜菜丰…  相似文献   

6.
一、导语(首先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向往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如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泰山的日出、黄山的烟云等,然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导入新课。)同学们,也许你从小时候就昕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吧!那美丽壮观、令人惊叹的仙山;那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的秀水;那千奇百怪、令人心荡神怡的石林;那碧云翠绕、天下独绝的溶洞,多么令人追寻神往、魂牵梦绕。今天,让我们学习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它  相似文献   

7.
畅游紫微洞     
紫微洞位于巢湖的银屏山上,具有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山中岩块内部的碳酸石与水发生反应,经过千百年的积聚,形成各种奇特壮观的溶洞,以及千姿百态的乳石和石笋。  相似文献   

8.
传说古代天地间有五座仙山,其中驮着两座仙山的乌龟被龙伯国人钓起剥壳占卦,致使其漂流到北极,没入大海之中。而你绝对没有想到,我们所生活的如此厚实的大地,就象神话所讲述的水上仙山,无时不在摇动、移位、漂流…“。 早在1620年,学者贝肯就提出,大西洋两岸过去可能  相似文献   

9.
朝阳岩位于永州市西潇水之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朝阳岩。 从自然结构而言,它是由上、中,下三个溶洞和一条涧组成。由于它是“一山怒而竖石,奔与江斗”(徐霞客《楚游日记》),滨临潇水,古人便以水光石气反映云彩的,景象,其三洞又名三“天”。  相似文献   

10.
宝藏     
去年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不理想,心中非常懊恼,久久不能平静.写信告诉爸爸后,慈爱的父亲非但没有责怪,反而亲切地引导和安慰我,告诉我:"石灰岩溶洞里的岩液,经过千年百载的缓慢凝结,才形成奇姿异态的岩乳、石笋;照准一个方向下滴的水滴,经过天长日久的冲撞,能把岩石滴  相似文献   

11.
彭州葛仙山为道教名山,历史上属天师道二十四治之第五治葛璜治。葛仙山道教的起落变化,史栽不多,其具体情状散见于古代典籍之中。本文在考辨了五斗米道确属张陵所创立的基础上,对彭州葛仙山道教的兴衰进行了考证与梳理,同时还探讨了天师道在创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管理体制是旅游景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它决定着旅游景区的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本文借鉴国内几种比较成功的景区管理模式,对新乡市万仙山景区的管理体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万仙山景区条块分割、协调不力的矛盾依然存在,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景区开发层次较低。为进一步理顺万仙山景区管理体制,提出成立新乡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三级旅游管理体系,注重景区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实施两大管理模式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也有人说,远方除了遥远,还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空间上的距离,让人学会了想象和追寻。引人入胜的风景,远处有亭台,人们朝亭台走去;到了亭台,更远处有溶洞,于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终点,更更远处有瀑布……人们因此不顾疲劳不断地前进。引人走向远处。是由于亭台、溶洞、瀑布的魅力;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付出努力,为了争取更好的一个个未来的景色。这大概就是对"距离产生美"的一个解释。因为相距遥远,人们才会对有着钻石  相似文献   

14.
溶洞治理是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较常遇到的问题,宜万铁路龙麟宫隧道地质条件恶劣、穿越岩溶区、地形复杂,在隧道出口段就揭露一大型溶洞处。介绍溶洞的发育分部情况,并结合溶洞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该隧道溶洞综合治理方案,最后通过精心组织施工,取得预期效果,对岩溶区溶洞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登山之乐     
8月15日 晴 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登高以抒情怀,我很喜欢登山,喜欢那种挑战自我后,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今天会仙山一游是一次最独特的登山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宜兴南部溶洞的全面调查,阐明了岩石成分与结构、地质构造、地下水动力与水化学、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对溶洞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层面溶洞发育模式和羽状溶洞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溶洞旅游是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稀缺性与不可复制性的特点。溶洞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开发与保护的统一,传统测绘手段只能为设计单位提供2D数字绘图,不能详细反映溶洞内部细节情况,因此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可能出现在某些空间上把握不准确,造成空间浪费甚至溶洞内部资源损坏的情况。借助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通过前期控制测量,将扫描仪安置在控制点上对溶洞内部进行高精度扫描。以云南某溶洞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为例,阐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溶洞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前期现场准备及作业方法、点云数据处理、复杂表面3D建模、精度评定、作业效率分析及经验总结等,以期为溶洞旅游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开始出现“转身”与“正本”的迹象,以图在“报告”和“文学”的综合辩证运动中回到报告文学自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堰籍女作家金虹以超人的勇气和耐力,走进武当,涉身仙山,潜心修行,创作出题材独特、义理深丰、表达精细的长篇报告文学《从红尘到仙山》,为当下报告文学写作别添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中的"山"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而黄山则为华夏民族的"仙山"。在众多描绘黄山的画作中,研究新安画派和黄山画派的技法以及精神内涵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渐江、石涛开始直至刘海粟、潘天寿等,黄山的画魂被一代又一代继承和发扬。时至当代,绘画的民族化问题日益严峻,"仙山"的意指也发生了转变,成为绘画民族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