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彭 《出版参考》2005,(12):32-32
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日:“陈赓,你瘦了。”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又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  相似文献   

2.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龆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相似文献   

3.
"瑴"与"(瑴)"一笔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 "瑴"音jué,双玉谓之瑴.<说文解字·玨部>注曰:"瑴,玨或从(嗀)."<左传·庄公十八年>中云:"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瑴、马三匹,非礼也."晋杜预注日:"双玉为瑴."唐陆德明释文:"瑴音角.字又作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云>云:"二玉相合曰瑴,此玉常合生故也."<国语·鲁语上>:"(僖)公悦,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三国吴韦昭注:"双玉曰瑴."  相似文献   

4.
上海露香园顾绣艺术,享有"画绣"之誉,驰名于明清刺绣艺坛.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惊叹其名:"技至此乎","非人力也."文学家陈子龙在跋中题曰:"天孙织锦手出现人间."文人谭元春在<顾绣考>中云:"上海顾绣,女中神针也."之后,顾绣成为宫廷贡品,身价更高,"人争宝之."顾绣将中国宋元以来的刺绣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急就篇》前七章所罗列的32个汉代姓名,是研究汉代姓名文化的独特材料.颜师古注、王应麟补注本《急就篇》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学术价值颇高.但是就其中的部分人名而言,颜注往往就字面立说,未能考察历史实际和版本源流,显得牵强附会;而王补也未能匡正其缺失.本文拟结合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试对篇中人名"慈仁他"进行校正. 《急就篇》第六章"慈仁他"条颜师古注曰:"仁他者,所爱及远也."王应麟补注曰:"晋罗友字它仁.《儒行》曰:"敬慎者,仁之地也."  相似文献   

6.
是温彦博,还是温彦将? 《南部新书》甲卷第22条:"温大雅,武德中为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高祖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尔!’后弟大有,又除中书侍郎.大有一作彦博."行文与《会要》相近,其注似即针对《会要》而言.《唐会要》卷五四《门下侍郎》:"武德二年四月,温大雅为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对居近侍.高祖谓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耳!’至五年三月,彦博又为中书侍郎."《旧唐书·温大雅传》略同:"武德元年,历迁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对居近密,议者荣之.高祖从容谓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耳.’寻转工部."都说与温大雅"对居近侍"的是"温彦博".  相似文献   

7.
柏杨 《出版参考》2006,(35):12-13
第一愿是取消籍贯 在三十年代之前,中国人见面,往往问曰:"老哥,吃饭了没有呀."于是被洋大人讥为吃饭的民族.有些中国同胞自己觉得脸上挂不住,认为洋大人见面时那一套,才是经典之作,美不可言.夫洋大人见面,昔之时也,还多少有点关心,所以曰"好都有都".前之时也,已退化为没话找话,曰"哈罗".  相似文献   

8.
1984年10月30曰,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为汤池纪念馆题词:"汤池是发动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支撑点之一,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刘琼 《编辑学刊》2006,(1):25-32
2003年12月,有报道曰:"大学出版社,迎来提速黄金期." 2004年11月,有报道日:"在全国100多家大学社中,年销售码洋上亿的15家左右,如外研社10个亿,北师大社、清华社6-7个亿,北大社、人大社4-5个亿,中央电大出版社4个亿."  相似文献   

10.
没人疼     
"瘦了,我都瘦了."老大对着镜子龇牙咧嘴,一边伤感地捏捏自己的脸蛋子. 刘学和老疙瘩正趴在窗户上,远眺校门外一排酒楼饭店的霓虹灯,刘学目露凶光,"谁说朱门酒肉臭啊,我不嫌臭,现在谁要给我50个羊肉串,我就是他的人了!"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秋初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的保护图书的方法.据从西晋汲郡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穆天子传>曰:"天子东游,次于崔梁,曝蠹书于羽陵."郭璞注:"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曝经书."[1]75此后更有七月七日曝衣物图书的节令性习俗风尚.暴书,亦称曝书.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成为图书展览会性质的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12.
"书社"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左传·哀公十五年>,齐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逊于齐.齐侯曰:"自莒疆以西,请致千社."这儿的"千社"也应该是书社.所谓书礼就是将家长或男丁的名字书于版图,置于社中,以便按照户数的多少及各户的情况,来平均其负担.书社和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就是士地神.  相似文献   

13.
本篇介绍诗词中比较常用的有关婚姻和夫妻生活的典故.一、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伯纳女五人,怀嬴(晋太子子圉之妻)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杜预注:"匹,敌也."《释名》卷三《释亲属》:"夫妻,匹敌之义也."李百药《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秦晋称旧匹,潘杨有  相似文献   

14.
研究应用文的起源和沿革,首先应弄清楚什么是应用文.我国学者徐望之在<公牍通论>中指出:"用于周应人事者,若书札、公牍、杂记、序跋、箴铭、颂赞、哀祭等类,我名之曰'应用之文'."  相似文献   

15.
陈赓就是我军一位战功卓著充满传奇色彩的开国大将,他两次婚姻,四子一女,充满了天伦之乐,被人们喷喷称颂. 孙女取名"怀申" 1927年,陈赓与第一个妻子王根英结了婚.1928年,陈赓由于特科工作的需要,在上海的环龙路上租了一间房子,王根英只身从武汉来到上海,为掩护陈赓开展地下工作,同他居住在一起,第二年生下了陈知非.为了避免敌探特务的追踪,陈家在短短的两年中,曾搬过五次家.  相似文献   

16.
"不可理喻"的意思是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客人愚昧、固执或蛮不讲理.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有某甲与之(指阿庆)忤,庆纠其党,欲殴之.甲惧,奔告于庆妻之父.其妻父曰:'是不可理喻,汝谨避之而已."巴金<家>八:"卖票的人告诉他们,这和普通戏院不同,不买票就不能看戏.  相似文献   

17.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第六》)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仁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它已经很久了啊." 中庸之道,被孔子称为"至德",即至高无上的品德、仁德.君子行中庸之道,执两而用中,正是在现实中适当取其长而避其短的上策.  相似文献   

18.
杂说做杂家     
查<汉语大词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叶圣陶先生曾做过一篇<要做杂家>的文章,就是我查某一词条时意外获知的.文中有曰:"咱们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咱们的知识,做好报道,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19.
"过犹不及"不等于"过头""过犹不及"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胜过)与?’子曰‘:过犹不及。’"过,过度;犹,  相似文献   

20.
[相关链接] 资耀华同志是我国金融界耆宿.一代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与之握手曰:"做了有益的工作,很好,很好."他从1926年开始投身金融界,从业金融近七十年,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金融界声望很高.解放前他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