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寓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蠡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3.
对于作家而言,年龄是一种写作资源。步入中年以后的张虹看世界的目光中少了几分纯净、诗意与唯美,多了几分冷静、沉重与无奈。从《都市洪荒》中我们不难发现,张虹小说创作的情感波澜被孤独情结、权力意识等因素所推动,这些因素同时也构成了张虹近十年小说创作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4.
宋人创作笔记的动因主要是娱乐、补史、戒世、书愤、志博学、广见闻以及备忘等,这与宋人的时代精神、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广记资讲话”是宋初承唐而来的笔记创作动因之一,但宋人笔记的娱乐性从唐代笔记更多用以娱人而转向自娱.在宋人眼中,补史功能高于助闲谈的娱乐功能,这源于他们注重理性、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宋人希望笔记创作能够有用于世,起到劝诫作用,同时读者也将是否能够有益教化作为品评标准之一.宋人借笔记以书愤,内容可分为一己之愤与家国之恨.宋人以博学相尚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创作笔记以志博学、广见闻.宋人笔记皆非一时一地所作,随手记录时自然有备忘之用,且最后编辑成书也有备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后期杂剧历史剧多以日常生活的实用目的为创作动因,如为寿星祝寿而创作、为了庆祝节日而创作、为自己辩解而创作、为攻讦别人而创作等.这对于明代中后期杂剧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第一个成功实践确立了山水题材的独立地位。他以大量山水诗改变了东晋玄言诗晦涩艰深、无病呻吟的不良文风,给诗歌注入了新的气息。这种清新明丽的诗歌风格的开创,在我国诗歌史上是一个重大转折。而这一转折的出现,也正是源于谢灵运政治上的屡屡受挫,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狂放不羁的个性思想与自身深厚的文学修养等因素。本文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从谢灵运的个人喜好和个性思想两个主观因素分析其山水诗的创作动因;第二部分则从谢灵运的出生经历、生活环境、家族传统等几个客观生活条件分析其山水诗的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7.
从眷恋乡土、家园意识、农民情结等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从招魂童年生活、实现精神还乡、物化宣泄欲望、外化创作激情等内在心理,从现代知识分子和作家为寻故土家园重建而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取向,从鲁迅乡土小说所确立的批判国民劣根性主题思想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乡土学创作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8.
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主要得益于他在艺术上自觉响应时代号召,主动投身于主流文学的激流中,从而使他找到了文学与政治、文学和道德的契合点。其次,张天翼选择童话形式是因为童话特有的幻想、夸张、怪诞的手法能为作家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讽刺幽默的天赋。此外,张天翼的创作动因还来自其童年生命体验的精神还原,他外向性格与顽童般的心灵一旦倾注儿童文学创作中,必然会留下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9.
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激发创作的原因和目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论文从内、外因素两个层面对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创作动因予以解读,以期说明她的创作动机与其作品存在状态之间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傅玄是一位由魏入晋的重要作家,其妇女诗创作成就颇大。若能从其“少孤贫”的童年遭遇、婚姻状况及其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妇女诗创作动因,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其妇女诗创作的学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是多方面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终极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动因。如果作进一步的考察,我们发现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直接动因是为了“事亲”、“事君”、“立身”而“以显父母”、扬名天下。本文试从司马迁“事亲”、“事君”、“立身”三方面来谈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李贺以其“虚荒幻诞”的“神鬼诗”而卓立诗坛.究其原因有四:祭神诛鬼的社会风俗和奉礼郎的职业生活是其创作的最根本和直接的动因;体弱多病的生理特点和忧病畏死的心理特征是其创作的主观原因;“求怪求奇”、“以丑为美”的韩孟诗风对诗人推波助澜;楚辞及游仙诗对诗人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意识流强调的是一种意识的流功性和不间断性。复杂的经历,复杂的思想,历史的反思,时代的痛苦,灵魂的反省,失落的寻求,使王蒙在创作形式上进行了探索。文章试图从王蒙运用意识流手法的动因中作些探讨,以期对我们运用意识流手法的创作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四百二十卷志怪小说<夷坚志>为洪迈历六十年时间所创,是什么动力驱使洪迈长期从事为正统文人所不屑的小说创作?对此虽有一些观点,但未成系统.<夷坚志>卷帙浩繁,创作周期长,故洪迈的创作动因复杂,是多种因素的组合,既有对小说的钟爱和好奇尚异的心理驱使,也有来自喜欢小说的社会风气和读者对洪迈的鼓励支持,兼有避祸的考虑和以小说寄寓社会人生的需要,同时征实补史和练习史笔的意图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结合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其他相关材料,小说《西游记》的创作的心理动因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他的人生经历看.其童年经验的潜藏对他后来创作的个性,作品的独特意蕴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他的才性气质的充润也对其创作有重要影响。其次,从传统和时代看,其外在辅就的心理动机也分两个层面。1、文化传统的承传与发扬:2、时代氛围的濡染与刺激。此种探讨对合理解释其主题以及某些艺术评价提供了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明代翻案剧的产生,既有历史的承传性,也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关。此外,为了迎合观众,在作品题材上的求新求异、为当时的言情大潮推波助澜等,都是剧作家不容忽视的创作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邓友梅大概是第一个没有自觉理论意识却又以风俗小说著称的寻根者。他师法老舍,力求在近代北京那种沉浸在不同层次的声色犬马之中的文化环境里发掘出民族精华来。虽然他对在小说中探讨昨天和今天的因果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但至少是非常模糊的,而“审美”始终是他小说创作的动因和目的。这就使他对传统文化接受这一问题的思考的出发点产生了某种偏差,在审美思想的指导下对历史进行反思必然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民间信仰视角对六朝志怪、唐人小说、守元话本、明清小说的创作内容、题材、方法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的内在传承演进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论析。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渗透了强烈的民间信仰意识,民众信仰的对象往往成为创作的重要题材,民间信仰的特点直接影响古典小说创作过程中对非现实情节的采用。创作者对民间信仰的对象不是简单地照搬、模仿,而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了自己的艺术天才,使其与民间信仰的原始形态有了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从作家特殊的家庭、身世和极具戏剧化的生命体验出发,探析叶广芩创作家族小说《采桑子》的深层动机,认为一种源于内心的强烈叙述欲望是其家族小说创作的最直接的心理动因,家族小说不过是她宣泄自己叙述欲望的一个闸口。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史记》的创作动机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提出著名的"发愤著书"说,故此古今学者以"发愤著书"为《史记》定论,并把"李陵之祸"作为"发愤著书"的缘起,甚至有学者把《史记》的成功归结为"李陵之祸"。但从"发愤著书"说提出的时间、《史记》前后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的不同来看,这种观点又有不妥之处。《史记》的创作具有多种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