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恢复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这是他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但袁世凯政府财政枯竭、经济困难,也是其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岳麓书社出版的《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本课通过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经济的高速发展等教学案例,认识战争的危害,树立维护和平的意识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全面辨证的思维方法,阐述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3.
李华 《中学文科》2007,(4):48-4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西欧与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和史实,以及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欧共体的建立及原因。日本经济发展后政治上的新动向。通过分析评价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用经济常识观察和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各级学校教改工作的推进,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布,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正面临着七十年代末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又一次大的变革。这场变革,是在我国杜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型,以及整个国际关系与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下发生的。我们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迸行适度的改革,这是大势所趋。同时,由于这场改革的力度比较大,必然会对旧有的历史教学模式产生冲击,而使不少人在一段时期内感到难以适应,这也是很自然的。当此新旧体制转换之际…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刊载了徐新的《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文章提出的岳麓版《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教学目标样案虽然大有可商榷之余地,但却引发了从高中历史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向新教材的课时历史教学目标的具体转化问题。此前,教育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朱汉国在《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中业已涉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了。书本中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且都是对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而一个杰出人物就是人类历史的一座丰碑,他们不仅提升了同代人,也提升了后来者。这种作用是整个人类的普遍财富,这就是历史人物的激励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历史人物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刘光华 《时代教育》2007,(8Z):88-88
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学生难以理解经济问题颇有体会。他们虽然天天与经济打交道,但仍可以说是缺乏感性认识。怎样解决这一难题,引导学习可正确理解相关的经济知识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理解许多经济问题,只要抓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条线索,复杂的问题便可简单化,利于学生理解吸收,可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现谈谈这方面的教学体会,以供各位同仁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问题教学,乃中学历史教学一大薄弱环节,为帮助中学师生从全球角度认识历史与现实,更全面地看待当代世界,应本刊编辑部特别邀请,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知名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撰写了《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系列专题文章,并从2006年起由本刊连载,愿我们的这一策划借助黄先生的笔触,能够对中学的当代世界史教学多所稗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高校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这一特殊角度来考察反思性教学理论在历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作用,以期对二者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世界问题教学,乃中学历史教学一大薄弱环节,为帮助中学师生从全球角度认识历史与现实,更全面地看待当代世界,应本刊编辑部特别邀请,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知名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撰写了穴当代世界六十年《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系列专题文章,并从2006年起由刊连载。愿我们的这一策划借助黄先生的笔触,能够对中学的当代世界史教学多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关于历史教学问题,学界有诸多研究,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与文化判断力教育的关联这一角度来作探讨,以请教于方家. 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目的偏差 长期以来,关于历史教学任务和目的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笼统的。我们经常强调,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学习历史来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历史,贯穿古今,纵横世界,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这样历史知识相对于其它文综科目就更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记住如此庞杂的知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感觉到,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粗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识字教学的历史回顾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中指出:“识字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前人用的工夫特别大,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多。很突出的一个做法是在儿童入学前后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儿童认一批字——2000字左右。”这既强调了汉字教学是我国启蒙教育的起点,也说明识字教学已积累了极其宝贵、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学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历史。要想使学生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掌握好历史知识,必须打好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可见,加强和改进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抓好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学科知识结构化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突破口,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指引了方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课强调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它既是“资本主义发展”板块大概念的组成部分,也是这一课的大概念本身,从而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结构化。本文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例,就其知识结构化及教学策略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如霸主一般宣布结论.这不是历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历史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历史比较能力是指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索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思维能力。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现行高中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型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高考历史科命题中,比较也作为一项主要的能力考查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重视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以此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一、《西欧与日本》(静安区朱幽梅老师执教) 1.教学实录片段 生出示战后日本经济衰败的四幅图片,并进行说明。 (第二组资料到第八组资料展示略) 生出示资料“废墟上的日本怎样捡到转机”(摘自2003年《报刊文摘》),并说明。师:对他们的资料和观点有没有异议?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我有幸代表龙岗区参加深圳市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决赛,决赛要求围绕“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这一主题,在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自选一课进行设计。我选择了岳麓版必修II“经济体制改革”一课,试图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解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