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仇高兴 《江苏教育》2014,(11):66-66
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单位,都有大家普遍认同并且自觉践行的主流文化,也有形态各异的非主流文化。在学校文化中也同样存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现象。学校是由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组成的集体,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一所学校要想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组织,必须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并且在行为方式、目标追求上形成某种程度的认同和默契。这种认同和默契就是学校的主流文化。学校主流文化的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路径:一是自然积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教育语汇里并没有“学校文化”这个概念,但很多学校的文化其实一直都在延续着。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校总是让人感觉气度不凡,这就是文化积淀使然,只不过大家没有意识到罢了。二是有意为之。学校决策者通过组织全体师生广泛讨论,并结合自身的价值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共识,明确学校办学理念、愿景和办学方向,有意识地引领学校文化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即使是一些历史较长、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也开始注重在挖掘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规划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要充分发挥非主流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学校的各种力量凝聚到教书育人中来,形成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所在。社会和学校一直大力提倡和宣传主流文化对人们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的确,主流文化以其具有历史性的古今传承的巨大影响力引导着个体发展。但是,非主流文化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尝试探讨非主流文化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西的小说叙事正是摆脱主流文学的束缚,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属于自己的叙述方式和方法。东西的小说作为一种边缘化文本,实际上体现了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叛与颠覆。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非主流”这一词汇。查阅了资料后得知:“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的概念。一个事物既可以从非主流变成主流,也可以从主流变为非主流,比如以前流行的衣着打扮、语言文化等就从最初的非主流发展成主流。因此,没...  相似文献   

5.
<正>大到一个国家、社会,小到一个单位,都有大家普遍认同并且自觉践行的主流文化,也有形态各异的非主流文化。在学校文化中也同样存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现象。学校是由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组成的集体,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一所学校要想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组织,必须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渗透发展,发达国家与未发达国家在各领域的差距日益加大,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宰者,未发达国家往往没有话语权。这种不平等性就导致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交织交融,强势文化往往对弱势文化进行轻视、甚至同化。这一影响正不断地渗透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并且摒弃这种狭隘的文化偏见,提倡多元文化共生互补。  相似文献   

7.
柏涛  于瑞瑞 《海外英语》2013,(13):164-16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渗透发展,发达国家与未发达国家在各领域的差距日益加大,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宰者,未发达国家往往没有话语权。这种不平等性就导致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交织交融,强势文化往往对弱势文化进行轻视、甚至同化。这一影响正不断地渗透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并且摒弃这种狭隘的文化偏见,提倡多元文化共生互补。  相似文献   

8.
主流文化主导大学校园核心价值取向,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非主流文化却始终客观存在,并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持续影响。因此,社会转型期要增强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当前非主流文化存在社会化、功利化、享乐化、平面化和另类化倾向。所以如此,社会不良思潮是其"导火索",主流文化整合力不强为其提供了"土壤",大学生主体价值选择是其"助推器"。面对非主流文化流行的情景,高校应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来审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升主流文化的传播效果,巩固主流文化网络话语权,增强学生组织的引领作用,优化校园整体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消费化倾向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视觉化手段是它们执行这一文化策略的最重要的手段,强势文化凭借自己的技术与文化优势同化他者,使得弱势文化在他者的谋算中悄然消失。因此,应警惕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既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又要保持民族文化,使得后现代文化保持民族性、多样性、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是各级各类成人高校的重要责任。构建和谐校园应以发展学校文化为切入点,搞好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融合,进而有利于高校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苏联政治文化谱系包括主流的苏维埃文化和非主流政治亚文化两部分,也即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苏联知识分子身处两种政治文化的变迁之中,在适应其群体和个体生存的公共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理想.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主流政治文化与非主流政治文化的位移,知识分子对待苏联体制的政治态度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变.  相似文献   

12.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转型期中,我国高校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时代的运作特征,其中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本文通过界定非主流文化的科学内涵,突出高校非主流文化"社会性、变迁性、自发性、发展不平衡性"等内在特征,着力分析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寻求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递与职业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它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则主要是出于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非主流意识形态是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言的,是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正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以及影响,要用主流意识形态正确引导和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星 《海外英语》2015,(3):136-137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开放力度的加大,社会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亚文化,又称非主流文化,并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入侵了原本相对封闭的校园。这种以自我满足和自我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快餐文化鱼龙混杂,与学校教育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形成较明显的冲突,引发了校园主流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开放力度的加大,社会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亚文化,又称非主流文化,并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入侵了原本相对封闭的校园。这种以自我满足和自我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快餐文化鱼龙混杂,与学校教育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形成较明显的冲突,引发了校园主流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后殖民翻译研究指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达到过真正的平等。该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弱势文化所遇到的危机,并对如何在强势文化的高压之下谋求自身的生存提出建议。指出弱势文化应当在抵制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同时,也要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它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则主要是出于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晓静 《文教资料》2011,(18):70-71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几个时期华夏古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的传播与交流的研究,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碰撞的结果,即强势文化吸收弱势文化.并消化据为己有;而弱势文化一方随着强势文化的传入逐渐被同化.甚至成为附庸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亡,或是作为边缘文化默默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