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芳,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曾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部级优课奖,在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获一等奖。形成"还本归元"的教育主张与"清简质朴"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班集体教学制度下的学生差异发展--分层教学新进展专题研讨会"于2009年12月29日在无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承办,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专家学者和无锡市部分学校的校长、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科研》2020,(3):F0002-F0002
2019年11月28~29日,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论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本届论坛以"高品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由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协作共同体、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共同主办,来自长三角各地区教科研负责人、学校教师等300余人出席了论坛。上海市教科院陆璟副院长、无锡市教育局许敏副局长分别致开幕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吴刚教授、无锡市教科院陈江辉院长分别作了《国际视野中的关键能力与深度学习》《区域高品质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赵国防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赵国防特级教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9月,是江苏省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由来自无锡市梁溪区7所学校的11位青年教师组成。工作室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追寻"张扬个性,超越自我"的发展愿景,致力于有意思、有意义的"儿童数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卜骥 《江苏教育》2012,(14):35-37
"校本发展"、"生本教育"、"提高质量"都不能离开教科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力与拥有较强"研究力"的教师群体。学校必须努力营造教师绽放生命火花的教科研磁场,极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力。那么,学校如何直面问题,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力?近年来,我们江苏省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就如何提升教  相似文献   

6.
韩建芳,男,现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无锡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第十八期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成员;先后荣获无锡市教书育人标兵、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先后获得江苏省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无锡市“三优课”评比一等奖等荣誉;已有数十篇论文在省、市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先后主持并参与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主动发展教育模式研究》下的子课题《主动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初中课程剪裁》的研究,参与了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组的研究;多次受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的邀请赴西安、山西等地讲学。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研究》2008,(6):F0003-F0003
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地处锡澄虞交界处,位于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有着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无锡市德育先进集体”、“无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无锡市课改先进学校”、“无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示范点学校”、“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和“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中职校骨干校长培训优秀学员、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他注重顶层设计,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在广泛讨论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契机,精心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各项管理制度20多项,通过狠抓落实,强力推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深化,一方面,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在学校教育和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将愈加重要:另一方面,班集体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开拓和创新.为此,无锡市已经把"新世纪班集体建设创新研究"作为"十五"教育科研的重点内容.笔者以为,班集体建设创新,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小蔓 《中国德育》2007,2(8):63-64
无锡是一片教育科研的热土,无锡的教育科研一向走在江苏甚至全国的前列。无锡教育科研的繁荣,得益于无锡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无锡的教育科研对无锡教育、江苏教育乃至全国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蒋洪兴,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校长,曾任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带领团队构建了"创中学"课程体系,创新了人才培育模式。主持"创中学:基于创客空间的新型育人模式研究"等多个省市级规划课题,主持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以项目学习推动创中学的实践研究",主编了《创中学研究》等多套丛书。  相似文献   

12.
王亚琴 《早期教育》2011,(11):35-36
我园的无锡市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生活、学习”课程构建的研究》,旨在通过推进教育科研与教研的结合,让教育科研更贴近课堂、贴近教师;通过构建园本课程,让课程更贴近生活、贴近幼儿,从而使我园“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办园特色更鲜明。  相似文献   

13.
无锡市新区旺庄中心小学前身是旺庄红蕾小学,1995年3月区划调整后更为现名。目前,学校有28个教学班,1118名学生,76名教职工。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无锡市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为推动全国中小学机器人的普及教育,落实"机器人进课堂",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近日启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展评活动。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无锡市南长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承办。4月22-25日在无锡江南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5.
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方式转换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在我国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已逐步演变成一场群众性的学校教育科研运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多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科研的兴起,极大地普及了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增强了教育实践者的研究和改革意识,推动了以校为本的教改实践,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以及教育科学领域内研究范式的转换,学校教育科研逐渐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01年起,我们对无锡市  相似文献   

16.
《江苏教育研究》2006,(7):F0003-F0003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建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96年被列为江苏名校,是首批命名挂牌的省级实验小学。“全国少先队教育实验基地”、”江苏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无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无锡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等的命名与表彰,见证了洛小一路来的成长与努力。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春节期间本刊记者木玉访问了徐沥泉先生 .徐沥泉老师 197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曾任江苏省洪泽县中学数学教师、学科组长 ,洪泽县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副主任、主任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室主任等职 .现任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员兼科研员 .研究方向 :数学教育、数学方法论、数理统计 .主要成果及荣誉 :在《数学通报》、《数学教育学报》、《数学传播季刊》及有关大学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2 0余篇 ;出版《教育管理统计基础》、《教学 ·研究·发现———MM方式演绎》专…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春节期间本刊记者木玉访问了徐沥泉先生。徐沥泉老师 197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曾任江苏省洪泽县中学数学教师、学科组长 ,洪泽县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副主任、主任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室主任等职 .现任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数学教研员兼科研员 .研究方向 :数学教育、数学方法论、数理统计 .主要成果及荣誉 :在《数学通报》、《数学教育学报》、《数学传播季刊》及有关大学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2 0余篇 ;出版《教育管理统计基础》、《教学 ·研究·发现———MM方式演绎》专…  相似文献   

19.
无树 《辅导员》2011,(4):65
太湖之滨,古运河畔,始建于1912年的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呼吸着人文气息、流淌着江南水乡灵秀、激荡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百年办学,让天一实验小学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以"美"为校训,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为学生生命美奠  相似文献   

20.
1971年出生的她,于1991年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五年制大专班。23年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她从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学技术带头人、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一路走来,享受着成长的快乐。读她的教育专著《人与教育的视界》,聆听"人,学校教育最诗意的存在""教育,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