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13年12月,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嘉峪关市教育局成立了何军海名师工作室。在制定工作室建设方案时,我们提出的工作室定位是三个基于:一是基于研究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二是基于发展的高中青年数学教师的业务培训与能力培养;三是基于合作的名师工作室行动实践和团队建设,并以此申报甘肃省首批陇原名师工作室。2014年12月,省教育厅正式挂牌成立了"陇原名师何军海高中数  相似文献   

2.
名师工作室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为广大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有助于带动区域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本文以教育部中小学领航名师丁玉华工作室建设为例,对名师工作室"三类文化"(视觉文化、教研文化、理念文化)的建设和工作室"三类角色"(主持人、成员、学员)的修炼开展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名师工作室内涵发展的建设思路,提炼了工作室"四维建构"的建设路径,展现了粤派名师工作室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为各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程林特级教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江苏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程林农林名师工作室创建于2009年,现有校内外成员12人。工作室确立了"以名师带队,促专业发展;借地方山水,绘锦绣图卷"的建设理念,旨在"培养一批农林职教名师、带出一支优秀教学团队、产生一批教学科研成果、形成一张推广辐射网络"。工作室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激发全体成员的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已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如何从理念走向实践却依然困扰着名师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以职业学校为例,厘清名师工作室的三个基本问题: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其价值导向和功能尺度,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什么";二是要从学校的办学层面、专业建设层面和教学改革来解释其工作任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干什么";三是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构建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名师工作室建设"怎么建"。  相似文献   

5.
<正>戴耀中●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计算机学科带头人●淮安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头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淮安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戴耀中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是淮安市首批名师工作室、江苏省职业学校"爬山虎"名师工作室联盟成员、江苏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围绕一个主题,服务两大阵营,彰显三大特色"为宗旨,践行"专业引领、团队铸造,示范辐射,成果转化"的工作思路,引领职教理念前沿,努力使名师工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溧阳市苏瑜名师成长工作室是由特级教师苏瑜领衔的研修团队。苏瑜,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国培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优秀教师、常州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常州市"831"中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溧阳市第五批拔尖技术专业人才、溧阳市首批名师成长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得江苏省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溧阳市优秀工作室奖;近5年有30多篇文章分别在《上海教育科研》《中小学管理》《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名师工作室是近年来兴起的学校教研平台之一,通过领衔名师的引领带动,组建教研共同体,通过教学研讨、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网络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而开展教学研究。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对教师成长的引领和带动功能,能培养出一批学科骨干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作为福建省小学体育阮光清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在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研究与实践,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项先银,1968年生,浙江省政治特级教师。近年来,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专家,第六届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负责人,台州市第四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三门县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台州学院兼职教授,"浙派高中政治名师"培养班实践导师,台州市高考研究小组成员(2010年至今)。在  相似文献   

9.
职教名师工作室是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的共同体,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教学交流及教育研究的平台。但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重申报、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这些情况导致专业活动的缺失,削弱了名师工作室的功能,消减了名师工作室的育人价值,制约了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质量的提高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专业活动的开展,营造开展高质量专业活动的客观条件,以专业活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是名师工作室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樊裔华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8月,是启东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2015年12月,该工作室升级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樊裔华语文名师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核心成员13名,预备成员6名。"服务、团结、互助、成长"是工作室的宗旨,"建设和谐团队,培育高尚师德,教研全面成长,福泽一方教育"则是他们的目标定位。工作室以领衔人樊裔华的教学主张"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为研究方向,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樊裔华语文名师工作室承担了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室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12.
名师工作室,是“区域内同学科教师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在具有丰富经验的名师的组织引领下,通过交流、沟通、合作、分享活动来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沈阳市沈河区为了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范式,探索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师分层次专业成长的区域培训工作新模式,在2009年12月建立了首批4所名师工作室,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之后,2011年3月又建立了第二批8所名师工作室。  相似文献   

13.
<正>李建国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首批名师发展团队领衔名师盐城市劳动模范盐城市第七届人大代表理想的语文课堂,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教师的专业成长,究竟该如何快速提升呢?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李建国在教育教学行走中一直思索着、实践着……2011年秋天,一群有智慧、有激情的追梦人聚到一起,以他领衔的盐城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李建国名师  相似文献   

14.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名师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和管理下,以名师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愿景驱动、机制推动、实践带动"的"三动"策略,聚焦"团队感召力、团队牵引力、团队生长力"的"三力"模式,探讨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思想教育研究》2021,(1):F0004-F0004,F0003
"周琪工作室"是重庆市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周琪教授是该工作室首席专家。该工作室以"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理论与实践"为主攻方向,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理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师团队建设和社会服务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梅纪萍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才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魅力德育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2015年获批为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依托学校德育特色校的品牌优势,围绕"魅力德育"建设,在德育课程建设、德育教学改革、德育资源建设、德育团队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名师工作室是打造中小学名优教师队伍的有效载体.名师工作室应坚持普教、职教及科研跨界共同体"三名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名师的学科布局统筹模式;坚持课例、课题、课程"三课联动",形成区域名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坚持基于个体研修培育"自喻文化"、基于同伴合作培育"互喻文化"、基于专家引领培育"前喻文化",形成区域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师者形象的文化生态模式,由此形成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区域建模多元形态.  相似文献   

19.
<正>名师工作室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宋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立足常态,扎根课堂,采用主题式阅读与专题式研究的方式进行探索,采用网络教研和常态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室的活动,工作室"围绕智慧、突出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在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中,我们注重读书、写作和研究三大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南通市中青年名师李凤工作室,是南通市教育局于2011年首批授牌成立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南通市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为主体,以打造"无痕语文"教育品牌为追求,以初中语文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以"无痕语文"教学主张与教学艺术网站等为平台,戮力同心,取得喜人的成绩。工作室规划长远,制度严密,行动由常态化走向集约化创新发展。工作室每学年开展十多次专题活动,执教市级以上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