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翻转课堂将"讲课"变成授课视频让学生课前自学,翻转后的课堂做什么?基于学生自学反馈,在课堂中如何凸显化学实验地位?通过"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做了一些探索:在问题的驱动下组织探究活动,合作交流中推动学生的思考升级,质疑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已习惯地认为: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指导者。这种理解,在语文学科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教师用组织与指导这一思想来控制学生。我们来看看这样的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课前,有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晏子去楚国,发生了哪三件事?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是想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凭借,即以问题导读,以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思想史上,"本真"是道教名词,指大道。《辞海》中释义有:犹正道,准则;真实情况,本来面目;犹天性,本性;质朴。那么作文的本性是什么呢?作文教学的正道又是什么呢?探讨写作教学的本真,必须思考三个本源问题:学生为什么写?学生写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得更好?这三个问题,都有一个关键词:学生。也就是说,写作课是学生发表见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写作课,学生只有在经历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写作能力。纵观卿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虽然只有40分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小学课程表中,似乎找不到像我们中国这样以讲读章为主的阅读(讲读)课。美国小学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每天有一个小时让学生进“阅读作业室”进行自主的阅读活动。这一个小时里,教师一般安排10—15分钟进行阅读指导,就称为“小型课”。其他时间主要用于学生自主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以及阅读以后学生的交流。美国教师的小型课上些什么内容,这种课又是怎么上的呢?下面是我们从美国教师凯尔金斯(Lucy、Mccormick.C—alkins)写的《阅读教学的艺术》(The Art of Teaching Reading)一书中翻译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小型课的两个课堂实录,通过这两堂实录一起来感受一下美国小学阅读教学中小型课的上法。  相似文献   

5.
我发现,"名著导读""班级读书会"等各种形式的导读课一般只关注整本书阅读前的指导或者读完整本书后的交流,很少关注学生个体阅读的全部过程.如何对课外阅读进行全程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扎实有效呢?编制一定量的导读推进题辅助阅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图书章节或每天的阅读进度,从文本的内容、主题、语言等方面人手,列出一些推进学生阅读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6.
陶南 《学子》2013,(1):53
阅读交流课是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交流阅读心得与感悟的一种课型。阅读交流课对于学生阅读"种子"的萌芽、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阅读交流课如何进行?笔者认为,阅读交流课应以学生自主参与、互动交流为主,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并促使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感悟的基础上明晰、升华。有效的阅读交流课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独具匠心的话题设计、和谐美妙的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跟随教研室领导到某中学调研,听了一节语文复习课,激发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复习的是初二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单元)。执教老师把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即复习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做阅读练习题。课后座谈时,这位老师问我几个问题:语文复习课应该怎样上?现在的中考阅读是教什么却不考什么,即不考所教的课本内容。那么语文老师应该怎么教?还有必要教课本吗?在工作中有很多语文老师对这些问题都很困惑。据我分析,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怎样通过学习课内文章来指导帮助学生阅读、写作课外同类体裁的文章。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们有解决传统语文教学耗能、费时、低效流弊的良好方法吗?一万五千多字内容的阅读教学任务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吗?我尝试的“自主感悟,交流提高”的阅读教改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样的问题。所谓“自主感悟,交流提高”就是还原学生一个阅读文本的主体地位,把阅读任务变成休闲欣赏延伸于课外;课内,发挥教师的导路作用,精心设问,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充分交流,使师生阅读能力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得以广化、深化和优化,从而达到真正提供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原动力之目的。课前阅读感悟布置课前任务:阅读欣赏《语文》和《…  相似文献   

9.
怎样的作文指导课才是成功的,作文指导课应追求什么?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1.追求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作文是一种交际的需要,没有交流就没有作文,所以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首先要追求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有些学生在平时能说会道,但一进课堂就金口难开,这成了作文指导的一大障碍。原因主要是因为课堂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多,老师对学生的说话要求高。学生感到拘谨、畏惧。要创设一种轻松  相似文献   

10.
"老师,马上要放假了,这次假期,我们要读什么书?"一群学生围着我迫不及待地问。每年寒暑假,我们力学小学都会分年段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诗歌、童话……当然,最多的仍然是儿童文学。金波、曹文轩、黄蓓佳、王一梅、杨红樱……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我又想起六年前的那一节儿童文学阅读交流课。六年前,我校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刚刚起步,如何指导孩子阅读?学校要求我以杨红樱的"淘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教师光强调课外阅读很重要,可到底怎样阅读,阅读什么,训练什么能力,学生根本不知道,甚至教师也心中无数。要想通过课外阅读迅速广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略。一、除营造大的阅读环境外,每周要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系统地指导学生的阅读二、要给课外阅读指导课制定明确的目标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  相似文献   

12.
一、分层质疑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谁能说一下长方形有哪些特点?正方形有什么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正方形周长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正方形的周长1.个人提出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请同学们带着你们的问题阅读P100~P101内容,要求把不明白的地方或疑问记录下来,看谁阅读得最认真,记录的最好。(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自学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动机)。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看组内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能解决的小组讨论解决,不…  相似文献   

13.
王洁 《江西教育》2005,(18):8-9
什么是课例?我们应该怎样来做课例研究呢?这里跟大家讲述一个我所见到的一个课例的“诞生”过程。一、开始:面对—个共同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共同的教学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将教学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教学问题呈现出来,是教师做…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要说,有课自网上来,不亦乐乎?不久前我听的一节《愉快地阅读,积极地思考》的课,借助于网络,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囿于教室和一个班级学生的时空限制,既有师生间、学生间的零距离交流,又有网上各个节点的多向互动,令人耳目一新。上课过程简括如下:首先进入教师阅读网,学生浏览教师课前制作的主题学习网页:1.介绍“阅读指导”。2.浅谈“感想式小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其次阅读文章,学生谈看法:学生登陆校园网的BBS,对课前浏览过的四篇文章,选择其一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回复跟帖的形式)。最后交互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5.
[案例] 复习曲线运动的有关问题。然后教师用小钢球做平抛运动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一、什么叫平抛运动(板书)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学生回答什么叫平抛运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引出第二个问题。 二、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板书) 从演示实验我们看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那么,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的物体为什么要做曲线运动呢?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  相似文献   

16.
对阅读教学现状稍加研究,我们就会强烈地感受到:学生阅读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走马观花”——耗费了大量时间,也阅读了相当数量的文章,但最终却收获甚少。学生在阅读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常常是:我应该读些什么?我该怎样进行阅读?“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多还未成为“成熟读者”的中学生的主要困惑。有鉴于此,我认为,对于阅读水平较低的中学生,亟待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阅读规范——这实际上等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学生可以借此得到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得到效果更加明显的阅读实践机会,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缪丽霞 《师道》2003,(3):32-33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的案例,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教育中思维僵化的典型了。于是,现在的老师和孩子们又都知道了“正确”的答案:雪化后变成了春天。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六”的阅读训练,又选了篇短文:《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我在上这则阅读短文时,便对这“最好的答案”试着做了新的阐释。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一上课,我便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也有部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水蒸汽……还有一个学生郑重地问:“雪化后分明变成了水,为什么说是变成了春天呢………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许多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阅读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还是解决"怎么读"的问题?长期以来,不少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读什么"上,而忽略了学生"怎么读"的指导,结果学生"这"篇文章读懂了,那"篇"文章仍不知怎么读。显然,只注重教给学生"读什么",实际上是在领着学  相似文献   

19.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学习方式。但透过这股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一:探究无效度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股脑都拉出来探究。问题过于烦琐,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势必也会影响课堂效率。一位教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读,并提出问题。汇报交流时,学生说了很多:荷叶怎么会是一柄大伞呢?“”为什么要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为什么在池塘静静举着?”“为何说雨点会唱歌?“”嬉戏”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0.
自由读写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以及体会,有必要让他们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畅谈读书收获并提出遇到的问题 ,教师借机了解学生前一阶段的阅读效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进行读书汇报课的主要目的。在内容上,往往又与读物推荐课、作品交流课,读书方法指导课有相互交融的地方:学生吟诵精美的语句、介绍故事的动人情节,本身也是对所读作品的举荐;而学生由读书而引发的感慨和启发,写在了自编作品集上,在读书汇报时互相交流了作品;在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又不时渗透着教师对读书方法的指导。因此,上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